來源:光明日報
2023-05-26 09:42:05
原標題:豐富“菜籃子” 裝滿“錢袋子”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豐富“菜籃子” 裝滿“錢袋子”
來源:光明日報
【一線講述】
我是我們村第一個種冬暖式日光溫室的人。我們都蘭縣地處柴達木盆地,平均海拔3100米,生態脆弱。
一次偶然機會,我接觸到冬暖式日光溫室,便被吸引了。照著書上的步驟,我開始建造墻體,編制草苫子。差不多花了兩個月時間,才建成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個大棚,一半種菠菜,一半種油菜。
嬌嫩的綠葉菜能“挨”過寒冷的冬天嗎?起初,我心里也沒底。直到看著一顆顆種子破土發芽、茁壯成長,嫩綠的蔬菜順利越冬,懸著的心才算落了地。
第二年,我又建了第二個大棚,種上了西紅柿、黃瓜、辣椒等“細菜”。在我們這兒,過冬的菜常年只有“老三樣”——洋芋、白菜、蘿卜。“細菜”可是稀罕貨,一拿到市場就被搶光,這讓我建大棚的信心更足了!
第三個、第四個……我的大棚越建越多,村里人也改變了看法:原來大棚不是“花架子”,真能掙到錢!2010年,都蘭柴源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正式成立,不但我們村的鄉親紛紛加入,周邊村民也積極報名。
隨著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原先那一套技術不夠用了。合作社聘請山東壽光技術人員給我們講解先進農業技術,帶我們走訪農牧部門并請專家出謀劃策,還引入了高效節水灌溉設施。
傳統的大水漫灌,耗水量非常大,種植成本居高不下。使用節水膜下滴灌設施后,就能根據蔬菜生長規律,適時適量地向作物根部供水供肥,實現水肥一體化;同時,在地膜覆蓋下,地表水分的蒸發速度明顯降低,耗水量減少了一大半。對干旱缺水的都蘭來說,這可太重要了。
從播種到采摘,經過反復摸索,我們形成了一套適宜在本地種植果蔬的實用技術,并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種植規模,在生態保護和不增加用水總量的前提下,減少了環境污染,提高了蔬果品質。如今,合作社一共有412棟0.5畝日光溫室自然棟,160棟鋼架拱棚,種植著布利塔長茄、杭椒、生菜、西瓜、黃瓜等36個品種的果蔬,不但能滿足本地部分需求,還銷往格爾木市場。
傳統的生產方式改變了,村民們的幸福感也增強了。不少在合作社工作的村民對我說:“在大棚里干活,風刮不著,雨淋不著,多舒坦啊!”
現在,合作社吸收了下柴源村及周邊村子的50多位村民,和他們簽訂了長期勞務合同,戶均增收將近兩萬元,這還不算入股的分紅。
未來,我們要種植更多優質綠色蔬菜,不但豐富大家的“菜籃子”,更要裝滿鄉親們的“錢袋子”!
(項目團隊:本報記者 張勝、王建宏、張文攀、王雯靜、萬瑪加、李慧、高平、王瀟、王斯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