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
2025-02-24 09:55:02
原標題:國資容錯機制步入落地驗證關鍵期
來源:中國證券報
原標題:國資容錯機制步入落地驗證關鍵期
來源:中國證券報
□本報記者 楊皖玉
近日,國資基金容錯機制實踐邁出重要一步。《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科技創新創業投資母基金直接股權投資實施細則》發布,其中,針對種子直投、天使直投單項目,該母基金允許出現100%虧損。
在業內,允許直投基金單項目出現100%虧損,對于國資背景母基金來說不多見。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這或是國資基金容錯機制里程碑式的探索。
對此,廣州開發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表示:“即使面臨失敗,也能在寬容的氛圍中重新出發。”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意義在于鼓勵國資基金大膽投資高風險、高收益的早期項目;對于相關國資基金考核評價與容錯機制,核心在于落地實施。
引發行業熱議
近日,廣州開發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發布《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科技創新創業投資母基金直接股權投資實施細則》。細則第三十二條風險容忍機制顯示,建立直投資金風險容忍機制,在受托管理機構盡職盡責前提下,種子直投、天使直投單項目最高允許出現100%虧損,按照直投資金投資整個生命周期進行考核。
允許直投基金單項目出現100%虧損,在國資背景母基金相關管理細則中或為首次出現。此舉引發行業熱議。
“為創新企業提供更加寬松的發展環境,鼓勵企業大膽創新、勇于突破,即使面臨失敗,也能在寬容的氛圍中重新出發,持續探索前行。”廣州開發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在細則政策解讀中如此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意味著該國資背景母基金鼓勵直投基金大膽投資高風險、高收益的早期項目。“為了保證國資基金保值增值,過往基金管理人在投天使階段、早期階段的項目時會和企業進行對賭回購,這一舉措有利于緩和投資人與早期企業之間因對賭回購引發的緊張關系。”某投資經理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此前,《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科技創新創業投資母基金管理辦法》就已對盡職免責情形作出詳細規定,對已履行規定程序作出投資決策、進行基金投資且勤勉盡責未謀取私利的,如因不可抗力、政策變動、行業風險或發生市場(經營)風險等客觀因素造成投資損失的,不追究決策機構、受托管理機構和主管部門等相關人員的責任,不作負面評價。
近兩年,山東、武漢、南通、揚州、無錫、合肥、滁州、西安、深圳等地均出臺了有關創投機構投資風險補貼的政策條款,針對風投機構的損失予以補償,嘗試為地方股權投資“松綁”。
母基金研究中心表示,就母基金行業來看,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舉措主要可以分為三類:給予創投機構投資風險補償、完善基金考核機制(如設置較高的基金容虧率)、出臺對基金管理人本身的盡職免責政策等。
國資容錯核心在于落地實施
自2024年以來,政府引導基金、國資基金容錯機制受到政策、市場等各方關注。
2024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優化政府出資的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改革完善基金考核、容錯免責機制,健全績效評價制度。健全符合創業投資行業特點和發展規律的國資創業投資管理體制和盡職合規責任豁免機制,探索對國資創業投資機構按照整個基金生命周期進行考核。
此后,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出臺的有關推動中央企業創業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政策,以及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均提到與央企基金或政府引導基金容錯責任機制相關內容。
2025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促進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第十六條內容為:“建立健全容錯機制。遵循基金投資運作規律,容忍正常投資風險,優化全鏈條、全生命周期考核評價體系,不簡單以單個項目或單一年度盈虧作為考核依據。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鼓勵建立以盡職合規責任豁免為核心的容錯機制,完善免責認定標準和流程。”
“要真正推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就必須尊重基金行業規律,在考核評價、容錯糾錯方面進行制度創新。關于考核評價與容錯機制,核心在于落地實施。”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教授胡波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要按照《指導意見》要求,建立并完善政府投資基金違規投資責任追究制度,明確責任追究和責任免除的條件、程序、決策主體,真正做到依法追責、盡職免責、精準問責。
2024中國母基金50人論壇圓桌論壇上,蘇州天使母基金總經理孫遠東表示:“現在有觀點說容錯不對,用盡職免責更準確。我認為,具體的詞語不重要,重要的是落到實際。具體落實到一些部門時,要觀察政策能否真正高效執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