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2017-09-09 08:23:09
江西省修水縣是秋收起義的重要策源地和率先爆發地,是秋收起義主要軍事力量的集結地和出發地。在修水,中國共產黨創造了黨史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上的“三個第一”:一是創建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支工農革命軍隊(后改稱工農紅軍)——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這支軍隊成為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和中央蘇區的紅軍核心力量;二是誕生了中國共產黨第一面軍旗,標明軍隊番號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公開打出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第一面革命旗幟;三是打響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三大武裝起義之一的秋收起義正式爆發。
修水縣城
修水縣地處江西省西北部,依山傍水,風景優美,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的說法。作為革命老區,全縣有10余萬優秀兒女為革命事業獻出寶貴生命,其中在冊烈士10323人。
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形勢圖
1927年,毛澤東寫下了著名的《西江月·秋收暴動》詩詞,詞中的“修銅一帶不停留,便向平瀏直進”的“修”字,指的就是修水。這首詞真實反映了秋收起義的率先爆發地,以及起義初期部隊的進軍路線。
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部舊址
根據中共中央及其軍事部和江西省委的指示精神,1927年8月底9月初,盧德銘警衛團、平江工農義勇隊和駐在銅鼓的蘇先駿率領的瀏陽工農義勇隊等3支主要部隊,在修水縣屬的修水、銅鼓兩縣交界處的山口鎮,召開了建軍編師大會,史稱“山口會議”。
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團部舊址
1927年8月底9月初,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組建之后,第一團團部就駐扎在師部北側的鳳巘書院。
瓷碗
1927年,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駐扎在修水時用過的瓷碗。
望遠鏡
該望遠鏡是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副師長余賁民用過的望遠鏡,國家一級文物,現收藏在秋收起義修水紀念館內。
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軍旗誕生處
1927年9月初,何長工同志根據他在法國勤工儉學時見過的蘇聯紅軍使用的旗幟的旗樣,提出了設計草案,經過陳樹華、楊立三的反復修改,最終設計出了軍旗的樣式,并報告師委會獲得一致通過。
修水裁縫趕做軍旗(國畫)
軍旗設計好的第二天,何長工等人和修水縣黨組織找來三四十名可靠的裁縫和針線工來到修水縣城熊氏宗祠,不分晝夜趕制出100面軍旗、1000多個紅袖套和大批紅領帶。
七個銅板
部隊給制作軍旗的裁縫及工人發工錢,一人領了10塊銅板。至今,秋收起義修水紀念館里還保存著7塊銅板,是當時一名叫朱菊英的裁縫留下的。
秋收起義誓師大會遺址
1927年9月9日凌晨,秋收起義誓師大會在修水縣城紫花墩舉行,隆重舉行了授旗儀式。
軍民動員大會
1927年9月10日(中秋節)上午,秋收起義部隊在修水縣渣津鎮福星橋旁的大沙洲組織召開聲勢浩大的秋收起義軍民動員大會,并先后取得了攻打修水朱陂(朱溪)廠、平江龍門廠的勝利。
秋收起義部隊回師修水駐地舊址墻上的標語
1927年9月11日“金坪失利”后,盧德銘總指揮率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部及其第一團,經修水上衫鄉書堂村回師修水東港臺莊、三溪坳一帶休整,這是目前全國僅存的留有秋收起義部隊所書標語正文及落款的革命舊址。
紅色文化進校園
近年來,修水縣充分發揚秋收起義革命精神,大力開展紅色革命傳統教育,在修水縣第一小學、第二小學成立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組建少先隊盧德銘中隊和少先隊甘特吾中隊。
紅色精神代代傳
學校經常組織少先隊員參觀秋收起義紀念館和革命舊址,傳承紅色基因,接受紅色革命傳統教育。
(江西省修水縣紀委)
【紀檢人·鏡頭/手記】專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