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7-09-20 10:08:09
新華社上海9月20日電 題:業內人士:指數化投資迎來發展新契機
新華社記者 潘清、桑彤
到6月末,公募指數型基金總數突破550只,總資產規模近5400億元。在業內人士看來,指數化投資正迎來發展新契機。
所謂指數化投資,是指通過復制并跟蹤某個證券價格指數,或按照證券價格指數的編制規則構建投資組合而進行的投資,其目標是獲取與所跟蹤的指數相關聯的某一特定市場的基準收益率。
指數化投資具備投資風險分散化、投資成本低廉、追求長期收益和投資組合透明化的特點和優勢。2011年以來,全球ETP(交易所交易產品)規模平均年增長率達18.6%,目前總規模已超過4萬億美元,其中美國市場占比約四分之三。今年上半年,美國ETP產品規模增長近15%。
在中國內地,去年四季度以來公募基金指數型產品發行數量出現快速增長。今年前8個月共有66只指數型產品亮相。行業主題、港股通、債券等指數型產品成為增量中的“主角”。
基金中報數據顯示,到6月末,內地公募基金市場擁有各類指數型產品556只,總資產規模達到5386億元。不過,與海外成熟市場相比,中國內地指數化投資的發展仍顯不足。
19日在此間舉行的“第十一屆指數與指數化投資論壇”上,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志剛援引數據說,近年來內地公募基金資產規模總量持續增長,目前已超過10萬億元人民幣。但與此同時,公募基金持有A股總市值的占比由7.92%的歷史峰值下降至目前的約3.17%。
盡管2014年以來指數型產品資產規模出現滯漲,指數化投資仍是公募基金參與A股的重要投資方式。數據顯示,到6月末公募基金投資的全部A股資產中,近四分之一系通過各類指數型產品持有。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變化是,公募基金投資者中機構持有比例上升,由2014年的30%增至目前的逾50%。
馬志剛表示,公募基金機構投資者隊伍壯大,會推動基金公司繼續完善工具型產品線布局,指數化投資需求有望進一步被激發,這將有助于改變A股市場長期存在的熱衷趨勢擇時、追逐短期熱點的狀況,有利于形成理性投資的生態環境。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秘書長鄭富仕表示,在內地資產配置需求不斷增加的背景下,作為大類資產配置重要標的的指數基金市場需求大。而市場整體收益率的逐漸走低,也為低費率、低成本的被動投資產品提供較大發展空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