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2017-10-01 11:16:10
在碩果累累的金秋季節,我們迎來祖國68華誕。一點一滴的幸福,匯成一個國家的偉大;一個個微小的改變,記錄著前進的步伐。每個人,都有一段自己關于國慶節的記憶,發黃的相片、精彩的往事、膠片中的背影,歷經歲月,款款浮現,鮮活而溫馨。一樣的國慶節,不一樣的時代記憶,我們摘錄了部分網友的照片和故事,聽他們暢談生活的變化,感受身邊的幸福,從他們生活的變遷見證祖國的快速發展。
天天都是國慶節,家家都過好日子
網友“jenifer”:小時候,村里沒有水泥公路、沒有客運班車,想看國慶節熱鬧場面必須去縣里,而國慶期間也是農忙季節,天還未亮全家人便已在稻田里忙碌,一直到太陽下山。國慶節的熱鬧對于那時候的我只是心中的期盼和念想。如今我長大成年,家鄉經過多年發展,變了大模樣,水泥公路通到村里家家戶戶門口,客運汽車從我家門口經過;不少家庭買了小汽車,想進城隨時可以開車去;收割由靈活高效的收割機操作,不再是效率低下的全家總動員;從田里解放出來的勞動力或進城務工或本地創業就業,生活更加體面而有滋味兒。隨著文化下鄉等活動的開展,國慶節的熱鬧近在咫尺。村里老人們說,今天的生活天天都是國慶節。
網友“程奮斗在奮斗”:1990年代,每逢國慶節,母親都會給我們做一盤腌菜炒肉,黃澄澄的腌菜裹著亮晶晶的肉片,這是那個年代國慶節獨有的佳品。2008年,我外出求學的第一個假期就是國慶節,回到家里,一家四口圍坐在新蓋的四層小樓里,餐桌上擺著母親拿手的紅燒肉和父親精心制作的油燜大蝦、清蒸扇貝、燒雞…… 葷菜成了過節餐桌上的主角,父親拿出紅酒,一家人把酒言歡。2017年,家里的餐桌上綠色蔬菜越來越多,母親買菜注意起葷素搭配,市場里農民自己種的土菜、飼養的土雞土鴨成了母親菜籃子里的“常客”。母親拿著ipad在廚房學起了煲湯,黨參雞湯、黃花菜肉餅湯、冰糖燉銀耳…… 家常飯吃得又飽又好又健康。我家的小餐桌折射了國民經濟的大發展,我們感謝這個時代,更感謝我們的國家。
網友“金喜順0823”:我家在中部地區,參加工作前住在農村,國慶節期間正是收割二季稻的最佳時期,每年到了國慶節就是農忙,幫著家里收割稻子,雖然感到有點累,但是很快樂,那時感覺國慶節就是“豐收節”。如今我成家立業了,雖然家里沒再種地,但我仍忘不了兒時的味道,國慶節有時間就帶著妻兒去鄉下參加勞動,干干農活,體驗豐收的喜悅。我的體會:無論歲月變遷,無論身在何處,無論是國還是家,國慶節就是豐收節,這既是老百姓一年中的大豐收時期,也是我們國家在世界舞臺大豐收的神圣時刻。
網友“夢想2號”:我喜歡過國慶節,因為家人可以相聚,可以一起出去游玩,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可以圍桌而坐,一言一語講述各自的生活,分享幸福與快樂,這是我們與祖國共同的節日。
國慶節游鄱陽湖(網友“夢昕”提供)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慶也是家慶
網友“聽塵隕落”:國慶節是我們一家三代團聚的溫暖時刻,多年來,每逢國慶節爺爺就會為我們講述祖國當年的艱難歲月,父親向我們感慨祖國的繁榮昌盛,我們小一輩則因自己的熱情和信念而為祖國歡呼。如今我已為人父,我也將承擔起向下一代講述和傳承祖國輝煌歷史的責任,黨的領導、國力的強盛、人民的幸福,讓我們有足夠的理由一直自豪下去。
網友“zcjwpzlz”:2012年的國慶節,因為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全家人聚在一起慶祝我的進步。從此,每年的國慶節都變成了我們家庭的活動日,全家一起參觀革命紀念館,游覽紀念碑,一同感受國慶氣氛,老一輩人會教育孩子們學習先輩艱苦奮斗的精神,激勵孩子們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國慶節參觀中共一大會址(網友“素色”提供)
網友“萍鄉穹堃”:記憶中的國慶節,都是一家人從天南海北趕回來熱熱鬧鬧聚在一起。前些年,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家總要輪流安排,聚餐的“檔次”也越來越高。去年,爺爺把大家叫到老家,大家一起聊天話家常,熱熱鬧鬧地過了一個國慶節。印象特別深刻的是爺爺說的一句話:年年跑外面大飯店里吃,吃個什么勁,咱們在家里熱熱鬧鬧地過個節,響應黨中央勤儉節約的號召,才是真正的“國慶”哦。
方寸之間看變化(網友“程奮斗在奮斗”提供)
有國才有家,國強家興旺
網友“湖口淤泥中的荷葉”:國運盼昌盛,家道盼富裕。從沒衣穿到挑著穿,從吃不飽到吃得好,從合租房到商品房,從自行車到小轎車,普通家庭衣食住行的變化見證的是國家的富強。國慶68周年,翻開家中的老照片,塵封的記憶感慨萬千,昌盛富裕的家國情懷油然而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老百姓實現了從貧窮到溫飽再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在舉國歡慶的日子里,我們應當銘記歷史,珍惜當下,繼往開來,不斷前進。
網友“歲月如歌小斌”:1994年的國慶節,我在讀小學,最高興的就是和小伙伴去縣城買書,記得那時走12公里的山路,在書店里看到喜愛的書時,一點都不覺得累;1997年的國慶,我坐上了舒適的班車,終于不用走路去縣城了;1999年的國慶,換上了一輛“鳳凰”自行車;2004年,自行車換成了一輛摩托車;2013年,兩個輪子換成了遮風擋雨的“四個輪子”。深深感動,自己的一步步成長、人民群眾生活的不斷提高,離不開祖國的漸漸強大,祝福親愛的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交通工具的變化(網友“歲月如歌小斌”提供)
網友“九江楊浩”:國慶假期旅行乘坐交通工具的不斷變化,讓我看到了祖國的巨變。小學時,國慶期間去九江市看燈會,班車中途要搭乘渡輪,十分不方便;中學時,縣城通了高速,國慶期間去省城南昌,一路通暢;大學時,九江通了動車,國慶去外省旅行方便省時;現在縣城即將開通高鐵,以后去全國各地旅行都可以從家門口出發。鐵路網絡四通八達,拉近了城市與城市、城市與鄉村之間的距離,拉動了區域性和整體性的社會經濟大發展。
長江天塹變通途(網友“余順杰”提供)
我和祖國母親同喜同慶
網友“篤行昌盛”:我父母1980年相戀,到1981年10月1日才登記結婚,我問他們為何要等到來年國慶節才結婚?父母回答:“能在國慶節這個好日子登記結婚,很有意義,多驕傲啊。我們早就約好,一定要和國家的好日子一起雙喜臨門。”就這樣國家的喜事和父母的喜事交織一起,這張“永久的紀念”便是父母那天結婚登記后的留影。翻看老照片,既是回憶幸福,又是感慨歲月,如今國家愈發繁榮富強,也希望父母平安喜樂。
我們與祖國同慶(網友“篤行昌盛”提供)
網友“萍水鐘輝安”:國慶于我,意義非凡。1978年10月1日清晨,我伴隨著醫院隔壁校園播放的東方紅音樂,呱呱落地,祖國的生日也是我的生日,這一天全國人民舉國歡慶,為祖國慶生,而我幸運的與祖國同過生日。我出生的那年年底,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祖國開始改革開放。我是伴著改革開放成長的一代,見證了國家的強大和繁榮。
網友“晴梔菀歌”:我與愛人是2011年國慶節結婚的,因為我倆都在鄉鎮工作,當時正趕上土地確權工作,任務重、時間緊,新婚第二天,我們就各自到田間地頭勾田畫圖了,原計劃去北京過國慶節的蜜月計劃也落空。2016年的國慶節,我們終于實現了去北京看看的愿望,實現了一次遲到的蜜月旅行。國慶節那天,我和愛人一早便來到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伴著《義勇軍進行曲》的響起,我們仰望國旗、高唱國歌,那一刻,我更明確了肩上的責任和擔當。
國慶看升旗(網友“晴梔菀歌”提供)
舍小家顧大家,堅守崗位為國慶獻禮
網友“奇峻獅山”:2014年,我成為了一名紀檢干部,這幾年的國慶假期,我都在工作一線,看著手機朋友圈被同學、朋友外出游玩的照片刷屏,心理也有點失落,自己也想來一次歡樂的國慶旅行。但是,看到領導同事都在堅守崗位,毫無怨言,我就暗暗告訴自己,把心思“回正”,把干勁“卯足”,全身心投入工作,爭取在國慶節這樣特殊的日子里取得工作上的突破,為國慶節獻上一份禮物,過上更有意義的國慶節。
網友“向陽花開兒”:我哥哥是一位人民警察,因為職業的特殊性,每逢國慶節,他都主動值班,堅守崗位。有一次,凌晨兩點,電話鈴響了,一位老人不小心掉進河里。接警后,哥哥和他的同事迅速出警,趕到現場后立即跳入水里,把人救出。節日里,哥哥雖然和家人聚少離多,但他的付出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度過一個安定、祥和、愉快的節日。哥哥,加油!
網友“陽光淥水”:國慶節到了,王龍又該忙起來了。他自從到鄉鎮工作后,每到國慶節,別人四處旅游,他則要帶領鎮村干部行走在田間地頭。這些年鎮政府大力推廣種植油菜花,老百姓的荷包也因此越來越鼓。種油菜已經是關乎當地民生福祉的大事,全鎮1.5萬畝的油菜必須在10月中旬完成播種,不能出一點差錯。王龍毅然帶著鎮村干部們在田埂上過節,為百姓刻畫著一個又一個美好的“春天”。
網友“湖口清風”:我是一名縣紀委的干部,負責官方微信的編輯工作。2015年國慶,微信公眾號剛開通不久,正處于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階段,消息推送堅持每天一期,推送內容也是精挑細選,為此,在旅行的背包里,多了個筆記本電腦,白天旅行,晚上挑選和編輯當天的微信。這樣的旅行方式已成為我這兩年的固定模式,筆記本電腦也成為我背包里的標配,陪我度過了兩年的節假日。今年,我將繼續用同樣的模式渡過擁有它的第三個國慶假期。(以上留言摘自“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留言板”|馬冬 整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