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網
2017-12-08 16:28:12
認識鄧佳雯,要從一幀幀畫面開始。
作為一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者,鄧佳雯剛為一項以“非遺”為主題的大型活動制作了宣傳片。2分57秒的影像囊括了幾十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水族馬尾繡、古法造紙、苗銀鍛造技藝……這是自2013年開始,她帶領團隊以走遍中國的心態積攢的“非遺”素材。
鄧佳雯團隊拍攝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片。
尋找
2013年之前,鄧佳雯用不斷的嘗試,尋找自己事業的方向。在英國讀完MBA,鄧佳雯進入以出產高品質紀錄片為名的探索頻道工作。
海外求學給鄧佳雯一個旁觀者的立場,背井離鄉讓她能夠從原本的角色中抽離出來,以局外人的視角觀察中國文化在海外激起的浪花。“在海外,國家文化是最本真,最容易跟別人交流的話題。”
在探索頻道工作,她發現,西方人講中國故事,很少用中國人拍的片子,中西方人在敘事角度上的差異很大。如果中國人拍的東西西方人無法理解,那訴求傳播效果無異于緣木求魚。
鄧佳雯。受訪者供圖
為了彌合這種傳播困境,鄧佳雯飛往美國求學——看看作為文化輸出強國的美國如何做文化傳播。巧的是,去美國前,一位從事“非遺”工作的朋友將內畫鼻煙壺的“非遺”傳承人楊志剛介紹給了鄧佳雯。精致的鼻煙壺內畫瞬間吸引了她,也為她確定了未來事業的著力點。
適逢其時,鄧佳雯出國的那幾年,國家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政策支持力度。在全面普查掌握了全國87萬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后,我國建立了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體系。等到鄧佳雯從美國完成學業歸來,面對的正是一座有待挖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富礦”。
人與藝
回國后,鄧佳雯以傳播非遺為切口創業,與合伙人創辦了Great Seed(鼎坤文化傳媒)。在傳播形式上,鄧佳雯和她的團隊選擇當時還未處于風口上的短視頻,“短視頻3-5分鐘的傳播形式比較容易觸及到人。”
經過扎實的調研和尋訪非遺從業者,鄧佳雯確定了故事主題——民族多元文化的非遺手工技藝。“手工的東西是獨一無二的,手工帶著人本身的性格、情感。比如說刺繡,制作者的文化和信仰不同,繡出來的色彩也不同。比如唐卡,有時候你會發現唐卡老師畫的佛像其實跟他自己的面相很像。”
鄧佳雯帶領團隊拍攝非遺項目。受訪人提供
抓住了非遺的獨特一面,鄧佳雯認為自己找到了敘述非遺故事的一把鑰匙,而另一把鑰匙則源于“獨特”的對立面——普通。
“非遺項目本身其實是一個很窄的領域,非常有名的大師級非遺傳承人處在金字塔的頂端,鳳毛麟角。大部分非遺傳承人,處于金字塔底部,并沒有太多人知道。在國家的推動下,他們承擔了使命和責任。”鄧佳雯說道。這些人既是自帶光環的非遺傳承人,也是民間的普通手藝人。
“讓我印象特別深的是去探訪四川的藏羌織繡。去的那天正趕上端午節,藏羌織繡的國家級傳承人楊華珍老師和她織院的繡娘們正在跳藏族傳統的郭莊舞。50多歲的楊老師領著大家一起跳舞。其實,非遺跟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它不是束之高閣、脫離生活的東西,而是融入了當地人的血液里。那天我們拍到了非常好的鏡頭。”鄧佳雯感悟到,從生活的細節出發,非遺傳承人最本真的東西才是拍攝內容的精髓。
在《光福核雕》短視頻中,核雕師傅在拇指大的桃核上精雕細琢。
注重技藝、人和文化,2015年9月,鄧佳雯團隊制作的《光福核雕》短視頻躋身美國藝術創業聯盟舉辦的全球多媒體競賽前15,是唯一一個入選該決賽的中國項目。短視頻中,技藝精湛的老師傅在指肚大的桃核上雕刻乘舟眾人。刻刀與桃核的“吱嘎”摩擦聲中,乘船者在徐來清風中游玩的形象呼之欲出。
曾經,就拍攝手法鄧佳雯走入過誤區,“最開始,我們想將人物與技藝分開,后來發現效果并不好。這兩者是不能割裂的,我們希望采訪、技藝、作品等方方面面呈現一個完成的故事”。這幾年,《舌尖上的中國》《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現象級傳播也給她不少提示:“除了有深度,還要好玩,有代入感和體驗性,讓大家看到一個豐富、立體的人。”
初心
看到一些非遺項目面臨失傳的困境,鄧佳雯時常忘記自己是一個創業者,忘記自己曾經為了創業賣掉北京的一套房子。“要真正幫助一些瀕臨消失的非遺項目,傳播只是完成了整個非遺傳承的初期部分。傳播的真正價值在于將更多的資源或平臺接入進來,參與到后期非遺產品的研發、創新,讓這些非遺項目真的能回歸生活應用。完成這些閉環,才做了一件有價值的事情。”
創業初期,鄧佳雯曾試圖打造從非遺傳播到研發創新的閉環。然而,現實顯然比鄧佳雯的計劃來的“骨感”。最初,鄧佳雯團隊通過互聯網電商售賣非遺手工藝品,卻受制于產品本身的需求量,收益微乎其微;嘗試幫助非遺傳承人設計、研發、創新產品,卻因設計短板而作罷。“我覺得創業以來最大的變化,就是我不再那么理想主義了,更加務實。”鄧佳雯說道。雖然走了一些彎路,好在未忘初心。
如今,直播、眾籌......鄧佳雯為自己的公司設計了更多的發展路徑,努力探索新商業模式。然而,無論哪條路,挖掘非遺精神、講好非遺故事、跨國跨界創新傳播都是鄧佳雯堅持的初心。
鄧佳雯團隊制作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片。
非遺之于鄧佳雯顯然不只是事業上的互相成就。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
鄧佳雯將自己歸于后者,慶幸自己遇見了非遺:“很多時候我們并不知道來到這個世界使命是什么。非遺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于幫助大家去認識人生,幫助我們回答三個問題:你是誰?你從哪里來?你到哪里去?”這個過程更像是鄧佳雯對自我的探尋,更像一場尋根之旅。在一場場與非遺的相遇中,鄧佳雯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看一件非遺工藝品,人們會看這件物件本身,其實,大家真的應該看看它后面所包含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生活哲學。中國人真正需要的是根和魂的東西。我們從這個角度挖掘故事,在傳播上才會更有意義。”鄧佳雯說。
用非遺“匠人”般的精神做非遺傳播,鄧佳雯說:“既然要用一輩子來做這件事,那我不介意慢一點。”(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張潼)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