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州日報
2020-09-10 06:21:09
環衛工顏柏青榮獲“廣州市道德模范”稱號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這位環衛工一干27年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道嵐 通訊員穗文明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自1993年來到廣州,顏柏青在廣州黃埔區城管局車隊垃圾收運崗位上一待就是27年。
從清晨6點鐘開始,他每天要跑80多個垃圾收運點,收裝處理垃圾超過20噸。他勤勤懇懇,不言臟累,27年如一日,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去換取城市的干凈。這位廣州市道德模范、全國勞模、黨的十九大廣東省代表、“中國好人”說:“作為一線環衛工人,我的一舉一動既不驚天動地,也無需面臨生死抉擇。但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我都提醒自己不忘初心,腳踏實地,只求擁有一個無悔的人生。”
敬業愛崗 風雨無阻從無怨言
出生在湖南一個偏遠山村的顏柏青,高中畢業后先在隆回縣的一所小學當代課老師。1993年秋,帶著對廣州大都市的向往和激情,他離開從教3年多的講臺,因緣際會成為黃埔區一名垃圾收運工。當時,環衛工的工作臟臭忙累,工資低過工廠打工仔,社會地位非常低,經常被人喊作“垃圾佬、垃圾婆”,做保潔的幾乎都是外省人,本地人都不愿意干。家里人得知后都極力反對,老鄉們甚至把他當作茶余飯后的笑料調侃。
作為一線收運工人,顏柏青每天的任務就是跟車出去外面收運垃圾。1993年剛從事環衛工作時,相對代課教師來說,這的確是一個很苦、很累的職業,有點不適應。當年他收運廣州標致汽車生產廠時,環衛工具比較落后,清理垃圾時,各環節都要靠人力完成,垃圾必須一鏟一鏟往高處拋進車廂裝車,環境比較差、勞動強度大。每天早上6點就要到崗,晚上9點多才下班,無論刮風下雨還是烈日炎炎,年年如此、天天如此,即使這樣,顏柏青還是堅持下來了。當時垃圾收運點比較分散,既負責集中清掃內街內巷垃圾,又要將垃圾裝車,經常從早干到晚,第2天又繼續新一天工作,勞動強度、工作量可想而知,但為了給大家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他頂烈日、迎寒風,始終風雨無阻、從無怨言。
27年來,他始終自覺把嚴守勞動紀律放在首位,上班從不遲到早退,從不請事假,偶爾老家有急事也都利用年休假。他負責的垃圾收運線每天跑至少70-80個收運點,多時跑100多個點,日均收裝垃圾量都在20噸以上。在每天做好垃圾收運工作的同時,他還堅持把各個垃圾收運點打掃干凈,把垃圾桶清洗整潔。
廣州近年人口不斷增長,垃圾量也在增加。顏柏青負責黃埔最東邊滄聯社區的垃圾收運,那是一條最苦、最累的收運線,每天收運垃圾20多噸,由于單位的運輸車輛比較少,又沒有后備車輛,司機、收運工每天收車回來都要自行做好車輛保養及洗車工作以確保第二天正常出車。雖然環衛工作既臟,又累,還臭,從不被別人看好,但他十分珍惜,硬是堅持了下來。
全國勞模 金字招牌恒心鑄就
“勞動模范就要終生模范勞動”,這是顏柏青的人生座右銘;“凡事迎難而上,越是困難的地方,越是要主動完成”,這是他一貫工作態度。27年里,他有15年住在垃圾壓縮站一間10多平方米的簡易房間,夜間義務守護機械設施,每遇刮風下雨,他總是主動檢查站內電源開關、線路等設備的安全。
起初,也有人跟顏柏青講,不用太較真,隨便應付就行了,不會有人檢查。但他想,如果不把場地清理好,灰塵、污水、臭氣日積月累,問題越來越嚴重,這不僅影響市容整潔,更會給居民生活帶來很多不便。他常說,做垃圾收運工,臟是很臟的,臭也一點不假,但總要有人去做。正是秉持著這樣的信念,不管再苦再累,他都自覺嚴格按要求做好每個環節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不減工、從不偷懶。
為熟練掌握車隊現代化機械設備操作技能,他利用業余時間跟各個崗位同事學習,還考取了專業資格證書,如今已成為車隊的多面手,垃圾機械裝卸、垃圾壓縮站操作、抽糞、洗車、洗桶等,這些技能他都能熟練掌握。
后來,他工作時間長了,經驗也多了,周圍的同事們都把他當成“教練”了。每次新的收運工過來工作,領導就要求顏柏青做好“傳幫帶”,因為只有讓他帶才能帶出好思想、好作風。對于每位新同事,他都耐心講解工作要點、技巧方法,把自己多年來的好點子、好經驗都毫無保留傳承給“徒弟”們。
27年來,時不時有老鄉為他介紹好工作。黃埔當地也有企業老板見他工作吃苦耐勞、做事有條理,給出比當環衛工人高出幾倍的工資請他跳槽,他都婉言謝絕了。
在他被評為廣州市“優秀城市美容師”和勞模后,很多保潔公司更是把他當作行業競爭的金字招牌,紛紛到車隊請他去公司做管理,開出的工資待遇也比現在高得多,但顏柏青仍然不為所動。他的執著,令人動容。
忘我工作 善待朋友愧對親人
2010年廣州亞運會,黃埔有一個場館,每天都要迎接不同的客人,為了給外來客人留下好印象,他白天負責日常跟車收運,晚上還要加班負責體育館周邊保潔和收運垃圾工作,從不讓垃圾過夜,并把每天用過的垃圾桶清洗干凈,不留下異味。每天加班加點,他一心一意把工作做好、做出色,高標準,嚴要求,沒有半句不滿,得到了上級領導的一致好評。
還是那年的亞運會,在開幕式當天早上,他接到愛人從湖南老家打來電話,說父親生病住院而且較嚴重,叫他無論如何趕緊回家。他心里焦急萬分,當時亞運足球、籃球這2個大型賽事的比賽場館就在黃埔,為了比賽期間讓場館周邊環境隨時保持整潔,不想因為個人原因而影響到整體工作安排。他只好對愛人講,你們好好照顧老人家,等忙完亞運就休假回家。
就這樣,全員滿勤、加班加點完成任務直到亞運會結束,家里人才告訴他,父親在愛人給他打電話后第3天就去世了。愛人告訴他,父親臨終前說,“柏青那邊的工作很有意義,不要再打擾他了”。家人尊重老人家的遺愿,沒有將父親去世的事及時告訴他。每每想起,他非常愧疚,但對于工作,他又是無怨無悔。
每年春節,考慮到單位這個時期保潔任務更加繁重,而外省同事又多,為了照顧他們能與家人團聚,他和車隊幾個“前輩”總是主動把休假機會讓給同事們,20多年里他僅回老家過春節三四次,曾連續12年沒有回湖南老家同父母妻兒過年。
每當同事家有急事請假或生病時,他都主動頂班;同事家中有難事,只要用得著的,他都會主動前去幫忙;同事生病住院,他知道了也會前去探望。每逢發生自然災害,單位倡導捐助活動時,他都主動參加、盡力而為。這么多年來,他和同事們親如一家,同事之間團結友愛。曾有人說他“怎么那么傻,什么事都往身上攬”,他總是一笑而過:“同在一起工作,便是一家人,一家人又怎么會計較這些呢。”
就是靠著這一份執著和堅守,顏柏青清潔了大地、扮靚了城市,用“繡花功”樹起一塊環衛戰線上的標桿。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