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9-18 16:36:09
新華社濟南9月18日電 題:菏澤市定陶區:干干凈凈共迎小康
新華社記者閆祥嶺
走進菏澤市定陶區南城社區前馬莊巷,整潔干凈的道路旁,綠化樹郁郁蔥蔥,三三兩兩的村民,聚在樹蔭下聊家常。
誰能想到,眼前的綠化帶,幾年前是一條臭水溝,隔著老遠就能聞到臭味。村民張道文就住在當年的臭水溝旁,他告訴記者:“不敢開窗戶,除了臭味,蚊子還特別多,夏天門窗上的蚊子看著都嚇人?!?
當時,正趕上定陶區開展城鄉環衛一體化,看著社區糟糕的環境,社區黨支部書記馬化彬下定決心要把環境整治好,第一個動手的項目就是群眾強烈要求改變的臭水溝。
馬化彬帶領社區黨員干部籌集了資金,開始清理臭水溝。為節省開支,社區黨員干部與施工隊員一道抽污水、清淤泥、下墊層、鋪管道、回填土,把臭水溝改造成了封閉式排水管道。
之后,他又帶領社區黨員干部上街打掃衛生,街道上原本堆積多年的垃圾逐漸被清理干凈。慢慢地,越來越多的群眾加入進來,村民房前屋后的環境不斷好轉,村容村貌有了巨大改變。
社區面貌變了,群眾的精氣神上來了,大伙都想著把日子過得更好。但原本社區內不少居民依靠養鴨掙錢,效益一般不說,污染也十分嚴重,周邊群眾意見很大。
找到更好的致富路,成了大伙的期盼。在定陶區駐村工作組的幫扶下,社區確立了“改造養鴨棚,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的發展思路。馬化彬自掏腰包為社區注冊成立了以食用菌生產為主的專業合作社,建設了食用菌扶貧基地。
為確保合作社高效運轉,社區積極探索“基地+合作社+農戶+訂單”種植模式,由合作社統一購料、統一制種、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收購、統一銷售,既解決了種植戶的后顧之憂,又保證了合作社的收益。
正在大棚里忙著管理雞樅菌的馬利,是合作社的受益人之一。今年50歲的馬利曾經靠養鴨生活,上有老下有小,一年到頭忙活,日子卻過得緊巴。
2018年,馬化彬找到馬利,主動為他提供菌種、技術、銷路、資金,勸他改行。在馬化彬的幫助下,馬利承包了10個大棚,第一年純收入高達60余萬元??吹叫б孢@么好,馬利的孩子不再出去打工,把全部精力放在合作社。
為帶領社區群眾一起增收致富,合作社還為200余名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正在合作社扶貧車間加工雞樅菌的馬珍說:“送完孩子就來這里干活,一天能掙個七八十塊錢?!?
“去年,合作社收入3000萬元,發放分紅資金300余萬元?!瘪R化彬說。合作社從2015年的6個食用菌大棚,發展到現在投資兩千多萬元高標準建設的108個食用菌大棚,累計實現項目收益分紅180余萬元,幫扶了22個村莊和社區的536戶貧困戶,讓更多群眾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快車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