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山東頻道
2021-03-23 09:35:03
原標題:文學角 | 紅船房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山東頻道
它不是船,但走近它,卻總能聽見隱隱的潮涌聲,如錢塘大潮般一陣強似一強,穿過悠長的時間隧道奔涌而來,如萬馬奔騰,似萬面戰鼓擂動,從百年之前那個“天然本色,秀資天成”的嘉興南湖上,一路披荊斬棘,歷盡艱難險阻和坎坷,也絲毫不減其“力拔山兮氣蓋世”的磅礴之勢……
一群目光犀利堅定、敢為人先的年青弄潮兒,懷揣著“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钡挠乱愫蛨讨?,從百年之前的上海望志路那間地方特色濃郁的石庫門樓房和嘉興南湖的那艘紅船上踏浪而來。
雖然只有13人,但他們比井岡翠竹更堅韌挺拔,比皚皚雪山更堅定不移,一步一步百折不撓浴血奮戰而來,一點一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般璨然綻放……
僅僅過了四年時間,伴著1925年2月徐徐的春風,南湖紅船上的星火便在千里之外的齊魯大地上,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濟南怒放成一束熊熊燃燒的火炬:中共津浦鐵路大槐樹機廠支部正式成立了!這是濟南也是山東省第一個企業黨支部。
從此,這個曾在1922年成立了山東省第一個產業工會的鐵路大廠,有了一個響亮而經久不衰的名字:紅色大廠。
二
走進濟南西槐樹街這個始建于1910年的百年大廠,迎面而來的不僅有它成為濟南近代工業文明遺存地標的各種歷史的和現代的建筑與產品,更能看到或聽到嘉興南湖紅船上的紅色基因是如何在此蜿蜒流淌,燦然成鐵路大廠人引以為傲的紅色歷史記憶,葳蕤成“紅色文化搭臺,特色經濟唱戲”的極具紅色基因的鐵路大廠文化,引領著這個誕生于戰火硝煙之中、見證了中國近代工業發展史的鐵路大廠,走過滄桑百年,依然枝繁葉茂,活力十足!
“我們這個廠子里,不少家都是二代、三代甚至是四代人都在這兒干。大家不愿離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與它獨有的紅色基因相關?!币言阼F路大廠工作了33年、現為廠史館工作人員的韓師傅驕傲地說完這話,一臉凝重和有些神秘地問我:“剛才聽到我們廠的上班號了吧,知道為什么是軍號聲而不是鈴聲嗎?”
“曾是軍工企業,或是生產過與軍工有關的產品吧?!闭f真的,剛才在廠門口聽到廠區里驟然響起的親切而熟悉的“噠——滴滴——噠噠噠——”的嘹亮軍號時,我還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呢!恍惚是回到了老部隊而不是來到一個百年老廠??吹焦と藗兩碇麧嵉幕疑ぷ鞣?,快速有序地通過門崗走進廠里,我禁不住有些疑惑了:從網上搜到的資料看,這個百年大廠,當初是為滿足建成后的津浦鐵路(也即現在的京九鐵路)機車、客車和貨車修理需要而配套修建的鐵路大廠,似乎沒有做過“軍工企業”的歷史,可為什么會在如今連部隊才剛剛恢復播放軍號的時代,用軍號來代替上班鈴聲?
韓師傅熱心地告訴我說,這個鐵路大廠自1910年由德國著名建筑設計者、也是濟南老火車站的設計者赫爾曼·費舍爾設計建立以來,廠名先后用過津浦鐵路局濟南機器廠、濟南機器廠、濟南機廠、濟南鐵路工廠、濟南機車車輛廠和現在的“中車山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等,曾創造并保持了年修理蒸汽機車545臺,累計修理蒸汽機車14402臺的全路最高紀錄,被譽為“萬國機車都能修”;也曾在1993年轉產制造鐵路貨車后,創造了“當年立項、當年轉產、當年出車、轉產不停產,月交貨車965輛”的紀錄,被譽為“濟南廠速度”,但卻從來沒有做過軍工企業。但在濟南剛解放時,廠子曾被軍隊接管過一陣子。二十來年前,廠里也曾把之前一直沿用的軍號上、下班聲改為了拉鈴聲,就是早年蒸汽火車頂上報時用的那個大銅鐘, 繩子一拉,就會發出清脆、響亮、悠遠的“當——當——當——”之聲。可用了沒多久,詭異的事情就出現了,廠里莫名其妙地出現了一些不安全或影響安全的事故或癥候,于是又改回用軍號作為上下班號聲。結果,直到現在,一直都平平安安的。
“真有這等奇事?”我和別一名同行老師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反問道。
“我親身經歷的,還能有假?!”韓師傅一臉樸實、謙和地強調道,由不得我們不信。
或許,這就是冥冥之中的一個提示、暗示或佑護吧。
看過該廠為紀念建廠百年、建立企業黨支部近百年而精心攝制的《紅色記憶》紀錄片后,我似乎找到了一點兒答案;見過該廠廠史館“紅色大廠”專題展覽后,我覺著我已經找到了所需的答案。
三
紀錄片中,那一幀幀浸著歷史煙云的黑白照片,那一個個印著歲月之痕的各種鏡頭,如一位位誨人不倦的學者和老師,聲情并茂地還原和講述了濟南鐵路大廠百年滄桑中,曾經飽受的屈辱和磨難,曾經創造的業績和輝煌。
它是一個大廠,也是一個老廠,但更是一個與南湖嘉興紅船前行的航跡遙相呼應的紅色之廠。
早在1921年初春,那個出生于山東諸城一個佃農家庭、曾在濟南求學并考入山東省省立第一師范學校的青年才俊——王盡美,就風塵仆仆地來到大廠“紅房子”公所,組織工友學習班,教工友們識字讀書,給他們介紹蘇俄的情況,宣傳馬克思主義,講授革命道理,發現并培養了李廣義等300多名工人骨干分子,并派出其中的代表去北京長辛店工人俱樂部學習。
幾個月之后,即1921年6月上旬,工盡美等革命先驅又以大廠“紅房子”公所為基礎,成立了津浦鐵路大槐樹機廠工人俱樂部,這是山東省第一個具有工會性質的組織,革命的火種如春雷般集聚著、壯大著。
一年后的1922年6月18日,津浦鐵路大槐樹機廠工會正式成立,這是山東省第一個企業工會組織。
“它的第一任廠長,也是該廠和濟南火車站的設計者赫爾曼?費舍爾,壓根兒沒有想到,大廠的工人們會從他的老鄉——馬克思那兒汲取營養,走上了一條反剝削反壓迫的革命道路?!睆拇?,濟南鐵路大廠的工會組織成了山東省、濟南地區工人運動的排頭兵和風向標。
時光飛逝,轉眼到了南湖紅船啟航近4年的1925年春,山東省第一個企業黨支部——中共大槐樹機廠支部誕生了。它標志著濟南鐵路大廠的工人運動從此有了堅強的戰斗堡壘和強有力的領導,紅色大廠作為山東省黨的活動中心的地帶和作用更加突出。
那個原本為廠里技術工人專屬居住的“紅房子”,也因它孕育出的紅色火種,不但點燃了濟南、山東地區工人運動的熊熊大火,而且影響和推動了津浦鐵路沿線工人運動的進程,記錄和留下了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鄧恩銘等黨的早期工人運動領導人太多的、難以忘懷的故事,而如嘉興南湖上的紅船一樣,成為這個百年大廠著名的地標性建筑和緬懷王盡美等革命先驅的一個窗口和陣地。
革命戰爭年代,濟南鐵路大廠人秉承著黨的一大代表王盡美等先驅播下的“紅船精神”之本色,叫響了“戰斗打到哪里,鐵路就修到哪里”、“鐵路修到哪里,我們就支援到哪里”的口號,在抗日戰場、解放戰爭的炮火硝煙中,都活躍著鐵路大廠人奮勇前行的身影,展示出了崇高的民族氣節和擔當精神,譜寫了一首又一首可歌可泣的時代樂章。
新中國成立后,大廠職工滿懷激情,用擔當和奉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新造“躍進型”機車,搶修了“友好號”、“毛澤東號”等多種型號的蒸汽機車,為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和鐵路運輸事業做了不朽的貢獻。曾五次獲得鐵道部競賽優勝紅旗,被省委命名“大慶式企業”,修理的蒸汽機車車型多達10余個,用戶遍布全國各鐵路局和地方20多個省區的工礦企業,創造了年修機車545臺、累計修車14402臺的全路最高紀錄,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黨員和先進人物,一大批能工巧匠。
1993年,濟南鐵路大廠人果敢轉產生產鐵路貨車,并創造了大型企業“主產品結構調整,新老產品平穩過渡,轉產不停產”的奇跡。
這些物質成就的取得,與大廠延綿不斷的紅色文化軟實力的影響和助推密不可分。
這與我們的國家,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歷程,每一步都與文化軟實力的發展密切相關是一脈相承的。
四
面對著廠史館紅色梯形展板上王盡美等革命先驅的照片和他們深情期待的目光,我真想大聲告訴他們:你們當年披荊斬棘、前赴后繼所追尋、奮斗和希冀的,如今都已如你們所愿——
百年前,山河動蕩,人民流離失所;如今,歲月靜好,百姓安康;
百年前,國弱家貧,艱難追尋世界的腳步;如今,國富民強,中國已從全球化的“后來者”一躍而成為“并行者”乃至“領跑者”,“領跑”的不僅是經濟,也包括文化。
而你們用不懈努力凝結而成的紅船精神,已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一起筑成了我們的精神高地,引領著一代又一代后來者在紅色光芒的照耀下,以“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以“堅定執著追求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的井岡精神,書寫著一個又一個新的傳奇和輝煌。
百年濟南鐵路大廠,即如今的“中車山東公司”,亦如廠區西邊那棵百年大槐樹一樣,歷練百年風雨更郁郁蔥蔥,始終開枝散葉于共和國繁榮發展的歲月長河與歷史大潮中。
作者簡介
藍茹,原名吳何岷,退役軍人,中國作協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全國公安文聯首批簽約作家,魯迅文學院首屆公安作家高研班學員。作品散見于《人民日報》《解放軍報》《文藝報》《人民公安報》和《中國作家》《啄木鳥》《山東文學》《美文》等報刊,已出版軍旅散文集《逝水如蘭》、公安題材紀實作品集《泉城俏警花》等多部作品。
來源:中國公安文學精選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