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1-09-24 09:55:09
原標題:藝海觀瀾:互聯網怎樣改變電視劇
來源:人民日報
互聯網怎樣改變電視劇(藝海觀瀾)
新媒介環境對觀眾思維方式的影響,本就是一個動態變化過程,電視劇與之適配的創作探索也將不斷演進
互聯網的普及深刻改變著人們的媒介使用習慣。我們越來越習慣于在手機上觀看影視作品。從電視到手機,看起來不過是“屏”的簡單切換,實際上包含了從家庭空間到個人空間、從按時觀看到互動點選等諸多媒介使用行為的變化。這些變化也影響著人們對影視作品的審美習慣。對潛移默化中發生的變化,一般觀眾可能并不敏感,但在電視劇行業內部,創作要正視互聯網、適應互聯網,已經成為共識。
互聯網怎樣改變電視劇創作?探討這個問題,對認識當代電視劇的美學流變,具有重要意義。
近幾年,電視劇最鮮明的變化是節奏提速。2019年,就有視頻網站根據用戶觀看數據,總結出“黃金七分鐘,關鍵前三集”的劇集網絡傳播特點,反映了觀眾審美趣味的變化。相較于闔家收看電視劇,個人觀劇場景下注意力相對集中,觀眾對信息密度、情節強度的要求變高了。近來,不少電視劇都在探索適配新審美習慣的敘事節奏。曾摘得第二十六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電視劇的《破冰行動》,在播出時做了兩版剪輯。電視臺播出版本采用娓娓道來的正敘結構,背景交代細致、完整;視頻網站版本則用倒敘結構,通過雨夜抓捕的熱開場制造懸念,又借大量閃回增加情節密度,同時在背景交代上刻意留白,以提高劇集的情節跨度和懸疑感。類似的例子還有《長安十二時辰》,通過對盛唐都城的細膩描繪,以復雜空間配合多線敘事,來加快故事節奏。不論時間還是空間,在符合藝術創作規律前提下,增加劇作內容的信息密度和情節跨度,是節奏提速的要義。
便于二次傳播的精華橋段編排是近年電視劇變化的另一顯著特征。這種橋段往往是相對獨立、可以調動觀眾情緒的強戲劇沖突。比如,《覺醒年代》中,陳獨秀送兒子延年和喬年赴法國勤工儉學的段落,兩位烈士犧牲時的場景用預敘的方式插入,與此刻意氣風發的少年形成強烈對比,造就既豪邁也悲情的情感高潮。《光榮與夢想》中,瞿秋白從容赴死的段落也有類似的情感張力。面對敵人的槍口,他泰然自若,發出了“告別了,這世界的一切”的臨終獨白,打動觀眾的心。新媒介環境下,電視劇觀眾不僅追求沉浸感、代入感,還追求互動討論、解讀文本的參與感。這些精華情節段落,往往是觀眾討論最多的部分,因為它們在傳遞信息上更高效、快捷,在遵循創作規律的前提下,能夠為作品打動觀眾創造契機。
互聯網對電視劇的人物塑造手法也產生影響,比較突出的是更加強調人物反差帶來的驚喜。這種驚喜可以來自與作品整體風格有所不同的反差人物。《山海情》中,在西北特色鮮明的人物群像之外,還塑造了一口福建口音的扶貧干部陳金山,這個人物形象就生動詮釋了“反差”的魅力。這種驚喜也可以是一個人物在情節發展中身份與立場的反轉?!稈吆陲L暴》中公安局副局長賀蕓“兩面人”身份在故事后半程的敗露,就帶給觀眾強烈震撼。通過對反差情節的捕捉、聯系、解讀,觀眾在觀劇過程中不斷修正對人物的認知,一步步探清人物的真性情。這樣的人物塑造,往往能夠在新媒介環境下調動觀眾參與討論的積極性。
電視劇注重“網感”,并不意味著電視劇創作的膚淺化、低幼化,無論怎么變,圍繞好故事和好人物來創作這一內核是不變的。注重“網感”不是迎合,而是將觀眾的審美接受問題提前納入到創作考量中來。當然,電視劇的創新探索,并不局限于故事節奏的提速、便于二次傳播的精華橋段和更加注重反差的人物塑造這些方面。新媒介環境對觀眾思維方式的影響,本就是一個動態變化過程,電視劇與之適配的創作探索也將不斷演進。
卞蕓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