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7-03-18 16:09:03
新華社伯爾尼3月17日電
新華社記者施建國
“我很難用只言片語來概括1963年到1966年在北京度過的3年光陰,以及之后發生的一切。彼時的中國早已化作記憶,而這段留學經歷卻影響了我的一生,直到現在。”作為首位在中國留學的瑞士學生,已經退休的畢來德教授在他的短文中對當年赴華留學生涯娓娓道來。
一本匯集近20篇曾在中國留學瑞士朋友回憶文章的紀念冊——《我們記憶中的中國》發布儀式17日在瑞士首都伯爾尼舉行。中國駐瑞士聯邦大使耿文兵和瑞士國家形象委員會負責人畢得等來自中瑞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領域150余名代表出席了發布儀式。
據中國駐瑞士聯邦大使館教育處參贊席茹介紹,在中國大使館的積極支持下,瑞士新老校友定期組織聯誼活動。通過這一交流平臺,《我們記憶中的中國》紀念冊應運而生。作者們根據自身語言習慣,分別用英、法、德和中文寫作,與讀者分享其難忘的在華經歷。
紀念冊文章作者中,1981年第一次赴華留學的盧琪女士對當時的美好時光記憶猶新。留學期間,“我們參觀了上海的外灘,杭州美麗的西湖,‘東方威尼斯’——蘇州古雅別致的小巷,以及桂林那如畫的美景。我們在旅途中買了很多紀念品,還在北京專門面向外國人的商場‘友誼商店’買了瓷器和玉器。有些東西到現在還裝飾在我的臥室和客廳里。”
此后,盧琪女士又幾次訪華,并密切關注中國的發展變化,致力于瑞中婦女友好交流。2015年年底,她和幾位朋友一起,與瑞中協會和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合作,創立了“中瑞婦女論壇”。
上世紀90年代留學中國的飛雅這樣表示:“北京的國際化、不斷提升的魅力、現代化的建筑、慕名而來的游客,以及對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的強大消費力,都證明了一位市民所說,‘北京已經不再羨慕世界上任何一個城市了。’”
飛雅表示,人們在自己從事的領域內不斷實踐、創新,引導著中國從世界的邊緣走向中心。盡管有一些不足,但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正常發展道路上不可避免的。在北京,飛雅買了很多張不同版本的北京地圖,成為中國日新月異發展的見證者。
作者當中有的已退休在家,有的仍活躍在教科文領域,有的則又離開瑞士,謀生他鄉。但在回憶文章中,各個年齡段的作者仍對自己在中國的留學經歷充滿緬懷之情。他們或暢敘對中國人民友好感情,或贊嘆華夏神州的湖光山色,或敘述留學生涯的甜酸苦辣。
發布儀式上,畢得回憶起他在未名湖度過的美好時光,介紹了自己中文名字的由來。他對瑞中交流日益密切感到欣慰,表示“教育交流對人們的認知會產生強大而持久的影響力”。
耿文兵致辭說,自1963年第一批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的瑞士學生赴華留學以來,已有近2000名瑞士青年學生赴華學習。
耿文兵表示,一代代留華瑞士校友譜寫著中瑞友誼的美麗篇章,越來越多的瑞士青年續寫著中瑞民間的友好。他希望兩國青年進一步加強聯系與交流,為增進兩國人民互信與友誼添磚加瓦。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