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2022-12-06 17:12:12
民生工程是快速提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民眾獲得感的重要途徑。9年多來,一大批合作項目穩步實施,幫助共建國家民眾改善了生活、增加了收入,形成了接地氣、聚人心的合作成果。
“五橋進一步方便了我們的出行”
從空中俯瞰馬爾代夫胡魯馬累島,五座橋如玉帶橫臥碧波之上。橋上車水馬龍,特意留出的人行道上,行人不時駐足停留。去年底,由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五橋項目通車,大大方便了當地民眾的生活,也成為胡魯馬累的一張新名片。
胡魯馬累島意為“鄰近馬累之地”,是為疏解馬爾代夫首都馬累用地緊張而分階段填海開發的島嶼,也是馬爾代夫最重要的新興城市,被當地譽為“希望之城”。然而,長期以來,胡魯馬累一期島和二期島之間只有一座臨時搭建的木樁小橋作為通道,居民出行十分不便。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在兩座島嶼之間建設的五橋項目,成為方便當地人生活的“夢想之橋”。
五座橋最長跨度53米,工程雖小,技術含量卻不低。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克服了高溫、高濕等不利施工條件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確保順利竣工交付。五橋項目業主艾哈邁德·納西夫評價說:“中國企業執行力強、對進度把控細致、對質量和安全要求嚴格。我們的合作又一次取得了成功。”
“過去小橋附近的道路簡單鋪了沙土,晴天車來車往,沙塵四起;雨天坑坑洼洼,又臟又亂還不安全。”家住馬累的服裝設計師烏維什因工作需要,時常在胡魯馬累一期島和二期島之間穿行。他說,隨著五橋建成,再也聽不到人們抱怨兩島之間的通行狀況。“感謝中國企業。幾年前,中企還承建了中馬友誼大橋,從馬累到胡魯馬累不再需要坐渡船。如今,五橋進一步方便了我們的出行。”
五橋項目讓馬爾代夫兩個人口密集的填海島嶼實現互相連通,帶動了周邊地區商業、文化旅游業發展。當地青年哈桑在胡魯馬累二期島上開了一家餐廳,沿著1號橋向北直走不到200米就能到。“橋梁通車后,我的小餐廳每天顧客絡繹不絕,營業收入增加了不少。”哈桑說。
“五座橋就是最好的觀景平臺。”家住胡魯馬累一期島的居民古瑞莎說,五橋項目完工后,一家人閑暇時會帶著孩子去橋上散步,“平時出行便利了很多,節假日的生活也更加豐富了。”馬爾代夫姑娘妮娜說:“中國企業在胡魯馬累承建了住房、橋梁等項目,豐富了這座城市的面貌,改善了我們的生活。”
“再也不用為水發愁了”
走出房門,嶄新的水管從院子一角探出頭來。擰開水龍頭,清水汩汩流出。沒幾分鐘,巴卜馬力克就打了一桶水回屋。他又拎起滿滿一桶水走進羊圈,倒進小羊們的食槽。“有了自來水,用著真方便,再也不用為水發愁了!”
今年早些時候,中國電建集團港航建設有限公司承建的毛里塔尼亞德哈供水二期項目通過驗收,家住東胡德省小鎮廷貝德拉的巴卜馬力克家第一次用上了自來水。
毛里塔尼亞地處西非,氣候炎熱干旱,降水量少且地下水儲量小。“住在這一帶,用水一直是個大問題。得套上驢車,來回走幾公里去露天水井取水。一家人總是在煩惱怎么喝水、怎么做飯。”巴卜馬力克家里有3個孩子,還有年邁的老人,取水是家里的一項重要任務。“不僅取水麻煩,也很難保證用水衛生。現在好了,在家擰開水龍頭就有干凈水。”
德哈供水項目覆蓋東胡德省全境,將德哈地區較為豐富的地下水資源輸送到內馬、廷貝德拉、提跟尼、樂溫那等多個市鎮,累計鋪設鑄鐵管道總長度約326公里,PE管道約250公里。據了解,項目日供水量可達1萬立方米,能解決近34萬人的飲水問題。
項目竣工儀式上,毛里塔尼亞水利和水處理部部長穆罕默德親自品嘗了管道供應的第一口水,對工程效果給予高度評價。“德哈供水項目成功實施,改善了居民們的生活條件。大家可以更便捷地喝上干凈衛生的自來水,充足的水源也會促進畜牧業發展,對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義。”
因為德哈供水項目,巴卜馬力克還學了一項技能,謀了一份工作,多了一份收入。“自從中國企業來到這里,我們獲得了不少工作機會。我跟中國朋友學會了開車,現在已經很熟練了。”巴卜馬力克說。加上新養的小羊,他算了算,收入比以前提高了好幾倍,“孩子上學、老人贍養的問題都能解決了”。
“現在省去了取水時間,大家有更多的精力去工作了!”巴卜馬力克說,項目實施期間,中國企業還為當地居民捐贈生活和醫療物資,幫助改善當地基礎設施。“希望更多中國企業來毛里塔尼亞建設更多惠民項目!”
“人們愿意來這里就醫”
南蘇丹湖泊州首府倫拜克市的基爾·馬亞爾迪特婦女醫院(以下簡稱“基爾醫院”)由中國援建,投運后一度受戰亂影響而破敗。2017年起,中國政府向基爾醫院實施技術援助項目,派遣技術專家赴南蘇丹開展日常修繕、維修保養和技術培訓等服務,讓醫院煥然一新。
在第一期項目已幫助醫院恢復部分功能的基礎上,第二期技術援助項目組從2019年起對醫院整體設施進行了維修。
電力短缺嚴重影響醫院正常運營。第二期技術援助項目組組長張笑天介紹,項目組利用醫院現有條件進行了電路改造,通過柴油發電和兩處太陽能供電設備,實現了手術室24小時電力供應。
“以前醫院條件有限,有時候手術時只能用手電筒照明。項目組引入太陽能技術,讓手術室實現全天供電。項目組還為我們翻新醫院,安裝調試新型數字X光機等醫療設備,極大改善了我們的醫療條件和工作環境。”基爾醫院醫生杜特說。
為實現醫院可持續化運營,項目組還編制培訓教材、操作手冊、維護保養手冊等材料,開辦土建、電力、給排水、醫療器械維護、X光機操作等專業培訓,為醫院培養各類技能人才,提高醫院獨立運營能力。
醫院后勤員工馬奎參加了技術培訓項目,還全程參與了各項附帶工程實施。如今,他已能獨立進行土建作業施工,處理日常維護和修繕事宜,被人稱為“工程師馬奎”。“從中國朋友那兒我學習到很多技能,這是很棒的工作經歷。”馬奎說。
“醫院整潔美觀,人們愿意來這里就醫,這令我們感到驕傲。”醫務人員馬爾博說。
“感謝你們為醫院改造和技術培訓等作出的貢獻。”南蘇丹衛生部次長維多利亞·阿尼布·馬朱爾專門寫信向中國專家致謝。她表示:“在中國的無私支持下,南蘇丹的醫療條件得到顯著改善。期待中國援朱巴教學醫院改擴建二期等新項目順利實施,幫助南蘇丹提高疾病防治能力,增進民生福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