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聲在線
2019-07-06 10:48:07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孫敏堅
臨近暑假,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林學院教授王森的行程早已排得滿滿當當:廣西河池市嫁接的核桃去年已經開花,但掛果情況很不理想,要去現場“把脈問診”;廣東廣州市試種的中秋酥脆棗總是不長個兒,得去找找原因,沒準能突破酥脆棗向南推廣的技術瓶頸……
除了大學教授,王森還有好幾重身份:湖南省派科技特派員、岳陽市林業局首席專家、瀏陽市大圍山鎮金鐘橋村榮譽村民等等。10余年來,他始終深耕經濟林科研教學實踐的第一線,在祁東、鳳凰毛都塘村、長沙縣、岳麓區蓮花鎮等地開展科技志愿服務,毫無保留地向當地農民傳授果樹種植技術。
可誰曾料想,這位資深林業專家曾經一門心思想著“逃離種樹的命運”。
今年47歲的王森是河南靈寶人,自小就和果樹打交道。澆水、施肥、修剪枝葉……王森都是一把好手,但他“最怕種樹”。“每次要走上幾里路給蘋果樹澆水,冬天給蘋果樹修剪枝葉,手和臉都得凍壞。”王森笑言道,“我就盼著用功讀書跳出農門,再也不用回去種果樹了。”
沒想到,上了大學,他讀的還是果樹專業。在大學期間,憑借過硬的理論知識和扎實的實踐技能,王森經常和老師一起帶隊下鄉實踐。王森強烈地感覺到了基層對林業知識的渴求,而每當看到自己的汗水變成林農們的笑臉時,王森感覺“從中找到了自信”。慢慢地,他開始真正喜歡上了林業。
2000年起,王森在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林學院攻讀碩士、博士。2005年,一則來自祁東縣的求援信息讓他和南方鮮食棗結下了不解之緣。
當地的種植戶找到了一種酥脆可口、核小多汁的棗樹新品種,試種了幾畝,但掛果情況不是很理想,于是向中南林科大求助。王森在導師謝碧霞教授的鼓勵下,每天“泡”在棗樹林里尋找解決問題的鑰匙。
“傳統上認為南方不宜種棗,因為棗成熟的季節正好趕上南方梅雨季,很難保證棗子的產量和品質。”王森和研究團隊選育優良單株,通過避雨栽培技術避免先天不足;同時,王森還找到了一種“木質化棗吊結果”技術,可以大大延長棗樹的結果期。
王森通俗地解釋說,棗樹一般每年開一次花、結一次果,如果開花期趕上雨天,就很難結果子。而使用“木質化棗吊結果”技術改良后的棗樹,可以在花瓣被雨打落后再開一次花、再再開一次花……直到掛果為止。
“因為這種棗一般在中秋前后掛果,脆、甜、核小,所以得名中秋酥脆棗。”王森介紹說,“傳統15片-30片葉子結一個果,而我們的實驗田可以每兩片葉子就結一個果,產量可以提升十幾倍。”這項技術也榮獲我國林業行業最高科技水平獎項——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不僅如此,王森還發現了“氨基酸差異”對棗樹品質和產量的關鍵性作用,發明了專利“一種亞熱帶地區棗樹坐果劑”,并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推廣實踐證明,這種營養調節劑可使每畝增產鮮棗100余公斤。
王森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株中秋酥脆棗樹一年就能掛果,4至5年進入豐產期,一畝地每年產棗250公斤以上。按每公斤鮮棗售價20元計算,每畝可收入5000元以上,而棗樹的產果期長達50至100年,是名副其實的“搖錢樹”。
2010年,祁東縣將中秋酥脆棗產業定為該縣的農業支柱產業,王森和他的團隊更是傾囊相助,為貧困戶免費送樹苗、送肥料、送技術、送服務。目前,祁東已種植6萬余畝棗樹,帶動當地上萬人脫貧。王森還指導當地不斷延伸棗產業的產業鏈,建立棗酒深加工基地,最大限度地保障種植戶的收益。
2015年,祁東的中秋酥脆棗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而具有耐濕、耐旱、耐貧瘠品質和抗病蟲能力的中秋酥脆棗,非常適合湖南的丘陵地貌。在王森和團隊的積極推廣下,目前,全省種植的15萬畝鮮食棗樹中,中秋酥脆棗占10萬畝左右。近3年來,中秋酥脆棗在我省的產值超過9.3億元。
種上幾畝棗、摘掉“貧困帽”的故事,在三湘各地精彩上演,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湖南省優秀科技特派員、湖南省最美志愿者等各種榮譽也紛至沓來,但王森格外清醒:“湖南鮮棗產業有今天的成就,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而我從一個普通農家子弟能成為大學教授,卻是土地給我的回饋。我愿意用林業科研人的薪火持續溫暖這片土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