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海新聞網
2024-07-20 14:03:07
近年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加快邁向小康的步伐,以提高村鎮牧民群眾生活質量及產業發展能力為重點,優先打造一批美麗村鎮,江千鄉恰曲納村就是其中之一。
從甘德縣城出發,沿著草原蜿蜒的公路驅車行駛80多公里后,一塊寫有“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的標牌映入眼簾,這里就是恰曲納村。論地利,恰曲納村發展其實沒有明顯優勢。從甘德縣城出發,一個半小時車程才能抵達恰曲納村,這里并非交通樞紐,也非旅游勝地,只是個坐落在山坳里的藏族自然村落。
“我們以前住的房子主要是彩鋼房,有的條件差的還是土房,沒有廁所,沒有自來水……”談到恰曲納村多年前的情況,村民可昂告訴記者。通過和可昂聊天,記者了解到,以前村里沒有硬化路、路燈、文化廣場,房子也是在草灘上隨意建,上廁所就地解決,所有的硬件設施幾乎為零……
恰曲納村地處甘德縣江千鄉東北部,距鄉政府19公里,平均海拔3900米,全村共有313戶1137人,這里的居民們世世代代靠放牧為生。那么,恰曲納村近幾年是如何發展奔小康的呢?
隨著上海援青資金的投入,5年前,恰曲納村開始蛻變。恰曲納村駐村第一書記熊軍介紹,2019年開始,果洛州援建省份上海市投入資金對村子進行整村改造,實施了住房修建、道路硬化等一系列工程。2020年,恰曲納村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項目立項總投資2600萬元,集中實施了老舊房屋改造、新建橋梁、主干道街面及沿街庭院整治等項目。
根據恰曲納村村民生活習慣和未來生活需求,房屋被分為了“整治提升”和“新建控制”兩類,開始施工建設。“新建控制”類是在提高建筑設計標準的同時,建筑體現藏式民居的風格,做到水、電、暖齊全,并給每個庭院賦予了不同的功能與特色,體現了“一院一品”建筑特色。
除了住房條件的飛躍,村子配套設施的改善也十分明顯,日處理垃圾2噸的低溫熱解設備,將徹底解決生活垃圾無處去的問題;總長3.4公里的村內道路,實現了標準化建設,解決了村莊內道路體系不完整、道路寬度不足、缺乏公共停車位等問題;百盞太陽能路燈,讓村民們告別了抹黑夜行的歷史;遍布在整個村子各個路口的監控探頭,24小時監控保護著村民的生活生產安全。
隨意在村子里行走,整潔寬敞的道路、小巧精致的牧民庭院、設施齊全的文化廣場……環境優美、生活幸福的新農村景象躍然眼前。“現在村里的道路硬化了,還新建了文化廣場,生活越來越有勁頭了!”可昂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生活的村子,如今改頭換面后能變得如此美麗。現在,他不僅住進了新房子,家具、家電也一應俱全。
安居還需樂業,硬件設施改善了,如何帶領村民增收致富成了村干部的心頭之事。“首先需要改變的還是村民的思想觀念,在產業發展的帶動下,再激發牧民的積極性。”駐村第一書記熊軍說。
近年來,恰曲納村通過“黨建+企業+合作社+牧戶”的發展模式,逐步發展產業經濟。2015年,利用州級扶貧資金120萬元,建設恰曲納村扶貧加油站,年純收益12萬元;2016年,利用產業到戶資金176.64萬元,購置了果洛君念火鍋商鋪,每年分紅資金11.02萬元;2018年,利用州級循環資金100萬元入股雪山牧業,產生年效益6萬元;2018年至2019年,利用光伏扶貧資金98.43萬元建設光伏電站,2022年累計發放困難救助資金21.6萬元;2023年累計開發47個公益性崗位,發放工資49.1萬元……
五年前,恰曲納村務工和經商的人數只有8人,目前這一數字已經增長到300多人,占全村青年人口的90%。集體產業也形成了以特色文化產業加工、扶貧加油站、火鍋店、千畝飼草基地等為主的多種產業融合發展。
“以前只是放牧,沒有固定工作,收入也不算高。”可昂對記者說,“現在村里的新房很多,裝修需求增多,我外出學習了房屋裝修技術,現在每個月能有6000多元的收入呢!”
此外,為推進農業農村的信息化發展,恰曲納村積極加快“數字鄉村”建設。據了解,2022年,江千鄉黨委、政府以“數字鄉村”建設為抓手,率先在恰曲納村試點,全面建成“數字鄉村”助力推進鄉村振興和村級治理。
經過多年的幫扶和努力,如今的恰曲納村一天天變化很大:村民不僅住進了新房子,還在當地實現就業,解決了長期生計問題,山村有了“小康示范村”的模樣,遠近聞名。“鄉村振興一定是全面振興,振興路上既要讓村民家里美起來,還要讓村里的產業興起來,這樣恰曲納村的村民才能穩定地富起來,鄉村才能真正振興。”熊軍說。(記者:孔令磊 曹茂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