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膠東在線
2017-05-02 09:00:05
全國勞動模范,中國工匠榜樣工匠齒輪李紅新
膠東在線網5月2日訊(記者 敏勝 通訊員 遲榮民 馬學利))4月30日,中央電視臺演播廳,全國勞動模范、10千伏等電位作業第一人李紅新登上央視舞臺,《中國大能手》是由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推出的一檔以勞動者為主角的大型職業技能競技節目,現場頒發了工匠榜樣榮譽,在技能行業受到業界肯定的同時,也展現勞動者個人魅力,弘揚新時期的工匠精神。
“帶電作業充滿危險卻又至關重要,尤其是10千伏線路,與社會生產、百姓生活緊密連接,我們的任務就是保障不停電,通過帶電作業讓光明照亮千家萬戶。”國網煙臺供電公司帶電作業室副主管李紅新說。
扎根基層一線20多年,李紅新在普通崗位上創造著不平凡,每天穿梭在高山田野、大街小巷,為傳導光明的銀線“查病、防病、治病”,用責任、奉獻和青春詮釋了供電優質服務的承諾。1998年首開全國1萬伏等電位帶電作業第一人。20多年帶領班組開展帶電作業逾萬次,成為全國帶電作業次數最多的人,創造更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全國技術能手”、“中央企業先進職工”、國家電網公司“勞動模范”、“山東省首席技師”、“齊魯金牌員工”等20多項省部級以上榮譽,讓他譽滿北國江南。
帶電更換引線工作前對絕緣子進行絕緣遮蔽
“帶電超人”練就“業界絕活”
4月的煙臺,已經開始有了熱度,身著短袖,汗水還是在脊背上恣意流淌。4月26日,在西郊北皂村,李紅新正帶領著帶電作業班的三名隊員搶修一個隔離開關瓷瓶斷裂的線桿。
40出頭的年紀,1米68的個頭,“國”字臉,膚色黝紅,鼻梁上掛著的一幅深度鏡片后面,嵌著一雙認真的眼睛。“臂斗再升高一點,準備好絕緣遮板、絕緣桿……”這位膠東漢子穿著厚厚的絕緣服,正在指揮著三名隊員“協同作戰”。
只見李紅新帶著一幅手套,直接接觸高壓線進行帶電作業,嫻熟的手法,標準的動作,半個小時后,更換完新瓷瓶的李紅新從帶電作業車上下來,脫掉絕緣服,里面深藍色工裝已經被汗水浸透。“這樣的天還行,再過一個月,高溫酷暑,穿上帶電作業服和絕緣靴后,整個人密不透氣,在桿塔上操作一次,褲腿里全是汗水,整個人就像剛從水里‘撈’出來一樣。”李紅新說。
“何謂等電位帶電作業?”等電位就是指人體所帶的電位和線路是一致的,線路是10千伏,身體也是10千伏。人體正常承受的電壓是36伏,10千伏是正常電壓的277倍。“一旦發生意外,高壓電對人體放電,造成電擊傷,傷口永不愈合,只能截肢,甚至要再次或多次截肢,因此國內很多作業工人至今也不敢觸碰這個項目。”
就是這個無人敢干的“高壓項目”,李紅新在1989年入職便開始接觸,直到1996年真刀真槍地干上了。“既然小鳥能站在通電的線路上,人也應該沒問題!相信10千伏等電位帶電作業一定可以拿下!”膽大心細的李紅新,正是堅持這種嚴謹的科學態度和通俗的生活感悟,勇敢得站在了10千伏帶電作業的前沿陣地。
1996年之前,10千伏等電位帶電作業一直是帶電作業領域一個無法突破的難題。“說它難,難在操作間距小,人體要直接接觸高壓電,危險性大,操作程序復雜。”李紅新介紹說,“國內兄弟單位雖然也做過一些嘗試,但頻繁發生危險,所以當時10千伏帶電作業僅限于用絕緣桿進行簡單的帶電卡、接火工作。”
突破“高壓”封鎖,并無經驗可尋。作為攻關小組骨干的李紅新,夜以繼日,一心撲在攻關項目上。為了確保10千伏帶電操作時的人身安全和設備安全,李紅新要在操作難度非常大的情況下,自己動手研制每一種操作工具和防護工具。那個時期,李紅新和班員們沒有休息日,住進實驗室,在模擬線路上反復實驗,不斷改進。驗算的稿紙堆了厚厚的幾大箱,十幾個攻關項目進行了上萬次實驗。簡單的實驗室和兩基專門用來訓練的桿塔成為他們朝夕相處的“戰壕”和“戰友”。
同年底,“實戰”到來。李紅新心里知道,作為班長的他,必須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主動請纓,帶電更換煙萊線10千伏線桿,經過連續4個多小時的緊張作業,順利完成規定任務,第一次“實戰”告捷。
再經兩年砥礪“劍鋒”,1998年,全國10千伏配電線路帶電作業現場會在煙臺召開,李紅新和班員們在真正帶電的10千伏線路上演練,讓國內同行為之瞠目。這位兩年前“吃螃蟹的人”成為了“全國10千伏等電位帶電作業第一人”,“帶電超人”的名號和他的作業技術從此傳遍全國業界。
李紅新與班組人員在創新工作室一起研制跌落式熔斷器絕緣隔板
探索真知勇于突破創新
帶電更換10千伏橫擔、導線、電桿、柱上開關、卡、接火……如今,李紅新和班員們攻克一道道難關,突破一個個瓶頸,可以完成30多個帶電作業項目。帶電作業水平翹首全國業界。
在李紅新辦公室的“班主園地”板報上,有著這樣一句話:“作為新時期的產業工人,要干一流的工作,創一流的業績,就必須有不怕吃苦和頑強拼搏的奉獻精神。”作為帶電作業班的“莊嚴承諾”,包括李紅新在內的10多名班組成員在現實中完美地踐行。
帶電作業是一個危險的行業,需要不斷的創新和改進。成績面前,李紅新并未固步自封。他自學上網搜集國外有關資料,寫下15萬字的學習筆記。先后主持編寫了煙臺供電《帶電作業現場規程》、《輸電線路施工及檢修規程》等相關操作規范;編寫了山東省《專業普調考送電線路專業題庫》帶電部分。1998年,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出版發行一套《10千伏帶電作業教學片》,專題錄制李紅新團隊10個科目的作業情況,全國推廣學習,現場接受培訓的人已經超過7000多人,通過實戰演練,消除了帶電作業新人的疑惑和恐懼。
多年來,李紅新還帶領班組成員先后研制改造了10千伏配電帶電作業工具、220千伏線路施工工具、220千伏直線鐵塔更換絕緣子專業工具、新式飛車、新式大刀卡具等一系列工器具,及作業方法30多種,內容涉及架空線路帶電作業、電纜帶電作業和配網自動化領域,其中研發的“組合式接地棒”等7項創新成果獲得國家專利,3項成果分獲山東省優秀創新成果、山東省企業培訓和職工教育成果、省電力公司科技進步獎。
為了更好地發揮勞模作用,2011年1月,煙臺供電公司在帶電作業QC科研小組的基礎上,成立了以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國網公司勞模李紅新同志命名的“李紅新勞模創新工作室”,充分利用勞模的模范帶頭作用和集體智慧,主要進行帶電作業技術、工器具裝備的研究攻關、實施及培訓,解決生產中客戶不停電帶負荷作業、電纜帶電作業、綜合不停電作業和重要保電后備電源帶電接入等方面的技術難題。
通過對帶電作業技術、工器具設計的不斷實踐研究,李紅新團隊拓展帶電作業項目30余項,提高工作效率30%以上,特別對于農網架空線路,不但在施工上提高效率,更在車輛、路程方面節省了更多的費用和時間。
李紅新給班組成員講解資料
培育人才撒播光明希望
“帶電作業最缺的不是技術,是人才。”李紅新說,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個群體的力量是無限的。
在帶電作業創新工作室,擺放著李紅新科研團隊科研成果,“我們這些發明,都是從解決作業中的難題開始的,非常實用。”李紅新說,帶電作業班成立之初,條件差、裝備差,人員更是緊缺,只有5個人。他和老搭檔李啟江在摸索過程中吃了不少苦頭。這兩年班組來了不少年輕人,有不少是碩士、博士,人才儲備顯著提升,也帶來了很多新奇的想法。
趙閱群,2016年博士畢業,來到了帶電作業室。在李紅新的培訓教導下,已經拿到了帶電作業證。“帶電作業室,每位前輩身上都有模范光環,年輕人壓力很大,作為新人如何把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是我們要努力去實現的。”
為了提高整個班組的技術水平,李紅新對新參加帶電作業的員工,不管日常工作多忙,帶電作業室都按照每個人的特點,為他們制定培訓計劃,每個動作、每個細節,都有老師傅反復示范、反復糾正,直到新員工完全掌握為止。
2014年,煙臺供電公司還進一步整合全市帶電作業資源,李紅新作為主管,親自帶領團隊,先后對10個縣公司帶電作業實行統一的專業化管理,全面推進全市配網不停電作業。他們根據帶電作業技術難度、專業性質、電壓等級、供電范圍等進行分類、分區域管理,統籌市縣公司帶電作業裝備管理、人員培訓和績效考評。
2017年4月26日,福山區10千伏陶瓷線#3電桿帶電接火工作,福山帶電作業人員無法完成本次作業,李紅新與他的帶電作業團隊按照“市縣一體化”管理的原則,安排人員現場指導采用“蜈蚣梯”接火作業,傳授操作技巧,通過實踐培訓帶電作業技術。煙臺供電公司先后協同長島、棲霞、萊陽、招遠、牟平公司完成60余次復雜項目帶電作業,縣公司整體帶電作業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
不僅如此,李紅新定期組織市縣公司人員在養馬島實訓基地進行常規作業項目實操培訓,對常見的帶電作業項目進行細致講解,確保新老員工都能按照作業標準完全掌握,督促各縣公司從硬件配置水平上滿足帶電作業工作的需求,使全市范圍從事帶電作業的人員從30余人增長到100余人。全市帶電作業人員大專及以上學歷占60%,其中包括國家電網公司專家人才1人,省公司高級操作人才1人,高級工程師1人,高級技師4人,技師34人;持有配電線路帶電作業資格證人員92人,電纜不停電作業資格證人員10人,輸電帶電作業資格證人員15人。
煙臺作為全省4個區域帶電作業中心之一,李紅新還發揮帶電作業技術優勢,延伸作業區域,將自己先進的帶電作業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青島、威海等其他公司,幫助開展旁路法更換環網柜、變壓器等高難度帶電作業,做好特殊電纜消缺及重要保電等工作,使其帶電作業水平得到較大程度的提升,真正實現資源、技術共享,推動片區內帶電作業技術的發展。
目前,煙臺供電公司堅持“能帶電不停電”的原則,帶電作業常態化。僅2017年一季度,煙臺供電公司充分發揮帶電作業靈活、高效的特點,開展帶電作業4498次,開展復雜項目帶電作業66次,多供電量1370萬kWh,減少停電時戶數19.17萬時戶,大大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范圍,有效提高供電可靠性。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