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10-10 22:32:10
齊魯網濟南 10月10日訊 今天是世界精神衛生日,有調查顯示,目前全球抑郁癥患者已超過3億,抑郁類精神疾病已經成為全球第四大疾病負擔,抑郁癥到底是什么,我們又該如何正視并積極治療呢?
我感覺活著很難,想自殺
“活著很難 希望每天睡覺的時候就希望第二天不要再醒過來。”
一年多以前,有明顯自殺傾向的王明被診斷為中度抑郁,在王明的回憶里,那段時間,雖然工作時與常人無異,但回到家面對熟悉的人反而不愿意交流。第二天不要再醒過來的念頭持續了三個月。在家人的勸說下,王明選擇了到醫院就醫。
半年后,狀態不錯的王明停止服藥,但他沒想到這次停藥加上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讓他的病情又復發了,我們見到王明時,他即將第二次出院。
當我們問到我們能為抑郁癥患者做些什么的時候,王明說了簡單的兩個字:交流。讓我們感到驚訝的是,王明在26年的生命歷程中沒有一位可以傾訴的朋友,這也使得他在深陷抑郁情緒時難以自愈。
但是王明又無疑是幸運的,他通過專業的治療,病情得到了緩解,重拾起了對生活的希望。談起對未來的期待,王明告訴我們他想治好病,回家好好工作。然而還有絕大部分的患者沒有王明這么幸運,目前我國已確診的抑郁癥患者達到5400萬人。其中有80%的患者,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患有抑郁癥,也沒有進行過有效的治療。
雖然抑郁癥是悲觀的,但治療不悲觀
王明的主治醫生張伯全從醫32年,治療過很多抑郁癥患者,其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經過治療的患者病情復發,打算到賓館了結自己的生命,但當他聽到窗戶汽車喇叭的聲音后,心里突然升起了生的希望,這時候他通過求助110獲得了重生。
“因為我曾經告訴過他抑郁癥是可以治療的。”張伯全的一句話讓患者堅定了生的信心。記者了解到,目前大多數的抑郁癥是可以治療的。治療方式主要有三種: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物理治療。其中相當一部分可通過心理疏導即可緩解。也就是說抑郁癥的治療前景并不悲觀,所以大家一旦察覺到自己抑郁情緒嚴重,影響到正常生活時,切記要第一時間選擇積極就醫。
在30多年的從業經歷里,張伯全明顯得體會到目前社會對抑郁等精神疾病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過去所有的精神疾病。老百姓都認為他不是精神病一樣。覺得是一個羞恥感。害怕就醫。再一個就是他意識不到。是抑郁癥了。因為他想不開。所以說沒被識別出來。沒有及時治療。現在的越來越多的人都認識到了。身邊人也會發現。”
閃電新聞記者 馮尚尚 馬萌萌 濟南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