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報網-青島日報
2017-02-08 16:04:02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2月7日上午,青島蘿卜·元宵·糖球會進入開幕以來的第三天,海云廣場上唱響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茂腔,吸引了眾多的老年“票友”們前來賞戲。
茂腔是青島地方戲,更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茂腔距今有200多年的歷史,主要活躍在山東省東部的青島、煙臺、日照、濰坊等地區的幾十個縣市,被譽為“膠東之花”,曾有“肘鼓子”、“周姑子”、“軸棍子”、“正歌子”等名稱,發展到后期被稱為本肘鼓、冒肘鼓、茂肘鼓等。
茂腔是流行于山東省濰坊、青島、日照等地的漢族地方戲曲,最初為民間哼唱的小調,稱為“周姑調”,傳說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稱“肘子鼓”。又據說是因民間藝人肘懸小鼓拍擊節奏演唱而得名。
茂腔大約在清代道光年間已廣泛流傳于山東半島一帶,流傳過程中吸收本地花鼓秧歌等唱腔和形式形成“本肘鼓”。早期茂腔的唱詞完全口語化唱腔單純易學,伴奏樂器簡單,易被市民、農民所接受。
茂腔共有140多個劇目,較完整的有108個,代表劇目有“四大京”、“八大記”等。特別是《東京》、《西京》、《南京》、《北京》、《羅衫記》等傳統劇目,久演不衰,深受群眾喜愛。
自上世紀四十年代初,人們漸漸不大喜歡冒肘鼓每番句末“打冒”的唱法,隨著劇種發展和唱腔的變化,演員在演唱中也因此而逐漸減少了八度翻高次數,只在花腔演唱段中使用"打冒”使唱腔形式更趨合理,人們根據“打冒”諧其原音并取其茂盛之意,“茂腔”的叫法也逐漸為戲班和群眾所接受,從此,“茂腔”便取代了唱腔每番“打冒"的“冒肘鼓”。
茂腔曲調質樸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深受山東半島居民的喜愛。茂腔中女腔尤為發達,給人以悲涼哀怨之感,最能引起婦女們的共鳴,故茂腔俗稱為“拴老婆撅子戲”。
早期的茂腔演唱只流行于農村,藝人世家多以農業為主,在農閑時才搭班巡回演唱。之后,一些組織穩定的職業社團相繼出現。
青島解放后,人民政府對茂肘鼓進行搶救,將流散的藝人組織起來學習,并將茂肘鼓正式定名為“茂腔”。1950年2月、8月分別成立青島市金光茂腔劇團和青島市光明茂腔劇團。
建國初,由于各級政府的扶持,茂腔開始進入昌盛時期,鄰縣不少演員流入高密,成為藝人云集之地,農村劇團多達44處,能堅持常年演出活動的就有21處。在這些民營劇團中,陣容較強的有“群力”、“民樂”、“勝利”三個職業民營劇團。
全國解放后,黨和政府十分重視茂腔劇種的發展,通過戲曲改革,在縣里成立了專業茂腔劇團。這些在舊社會被反動統治階級所鄙視,被誣之為“下九流”、“唱小戲”的藝人們揚眉吐氣,成為新中國受人尊重的文藝工作者。
當時高密的茂腔演唱活動相當興盛,造就了一大批新一代茂腔演唱藝人、名家,為茂腔的傳播、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茂腔的名字是解放后定下的,它過去一直被叫作肘鼓子;但細究起來,這個叫法卻又不甚準確。肘鼓子,因其演唱時肘懸小鼓拍擊節奏而得名。據專家考證,肘鼓子是山東地區和蘇北一帶地方戲的一個總稱。這些地方戲原本同屬于花鼓秧歌的范疇,后來因為溶進了具有本地特色的語言、民歌小調和勞動號子等新元素,而形成各自的表達方式和唱腔,于是也便有了各自的名稱。
1950年,黨和人民政府將部分肘鼓藝人組織起來,并先后成立了光明茂腔劇團和金光茂腔劇團,肘鼓子從此也被正式定名為茂腔。“茂”為冒肘鼓"之“冒”的諧音,去其“冒調”之意,取其聲情并茂之蘊涵。
茂腔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和生命力,與人民生活密不可分。但隨著市場經濟和現代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及藝術觀賞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城市中的年輕人對茂腔已比較陌生,專業演出隊伍也日漸萎縮。雖然茂腔在鄉村還有雄厚的群眾基礎,但發展和傳承的問題同樣嚴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