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4-21 08:49:04
濟南不少老舊小區想加入集中供暖,大部分因不是節能建筑而被拒之門外。而一些已經加入集中供暖的小區,由于不是節能建筑,仍然冬冷夏熱。為了讓這些老舊小區的居民能夠享受到“冬暖夏涼”的生活,也節約能源,濟南市建委發布《濟南市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濟南市擬到2020年底,將對2000萬平方米具備改造價值的老房子進行建筑節能改造,改造補貼資金(每平90元)由市、區財政及供熱企業各承擔三分之一。如果以每戶100平方米來計算,至少涉及到20萬戶市民。
未進行節能改造
不能加入集中供暖
近日,家住長盛小區南區的居民張先生介紹,自己家住的是老房子,而且還是頂樓,“沒有外墻保溫,可以說是冬冷夏熱。”雖然張先生家已經加入了集中供暖,冬天家里暖氣片已經燙手了,但是室內的溫度一直不高。而且每年的夏季,家里也是非常難受,“溫度非常高,每年還不到‘五一’,由于太陽暴曬,家里的溫度就很高了,有時候就要打開空調了。”
為了盡可能減少對生活的影響,張先生自己更換了了雙層玻璃,用來隔熱。張先生看到市區有些老舊小區已經進行了外墻保溫改造。他告訴齊魯晚報記者:“經過外墻保溫改造后,冬天室內的溫度至少要比沒有進行節能改造的提高4至5℃,而且夏天更為涼爽。”張先生也希望自己家里能夠進行節能改造,“能享受冬暖夏涼的生活。”
記者了解到,張先生的情況在濟南并不算少,而也有些人比張先生更為著急。近日,家住省城西南部的李先生正在跑供暖申請。李先生告訴記者,供熱企業表示,目前除了還要等待熱源和管網外,李先生所在的小區不是節能建筑小區,不能加入集中供暖。
一家熱企負責人告訴記者,省城仍然有3000萬平方米的供暖“孤島”不能加入集中供暖。而這些供暖“孤島”小區絕大部分是2007年以前的房子,為非節能建筑。根據《山東省供熱條例》規定,既有民用建筑加入集中供熱需進行節能改造,“這些小區無疑不能加入集中供暖。”
記者從濟南熱力集團獲悉,省城東部有113.38萬平方米的非節能居民建筑,雖提出供熱申請,由于未進行節能改造而不能加入集中供熱。濟南熱電負責供暖的西城,也有100萬平方米的非節能建筑提出了供暖申請,但不能加入供暖。
節能改造實施8年
至少10萬住家獲益
據濟南市城鄉建設委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是針對建筑中的圍護結構等能耗系統進行的節能綜合改造。通俗點來說,就是給以前的老房子穿上“保暖衣”,讓這些老房子可以達到冬暖夏涼的目的。
“從2007年前后,國家開始對新建建筑進行強制節能改造,沒有節能改造的不能進行驗收。”濟南城鄉建設委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因此既有節能建筑改造的建筑都完工于2007年之前。
自2008年開始,國家為鼓勵節能,對居民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進行補貼。配套國家的補貼政策,山東省和濟南市也開始出臺相關的配套補貼政策。中央財政獎勵資金為45元每平方,省財政補貼為10元每平方左右,濟南市、各區(縣)級財政共給予補助45元每平方。各級財政資金每平方補貼的100元能完成建筑節能改造,而不需要居民另外再掏錢。
據濟南建委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經過8年補貼,濟南已經有1000余萬平方米的老舊小區進行了節能改造。按照每戶100平來計算,至少已經10萬戶市民享受到了節能改造的好處。
家住七里山附近的一位居民告訴記者:“以前房子冬天很冷,夏天很熱,改造之后,冬天暖氣溫度也上升了,夏天室內溫度也不高。”
具備條件的老房子
還有2000多萬平
由于加入集中供熱需進行節能改造,因此每年申請節能改造的市民越來越多。每年政府補貼的指標都不能滿足居民的需求。
濟南市城鄉建設委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到了2016年,國家已經完成了建筑節能改造的目標,中央財政獎勵資金每平45元的補貼,省財政每平10元的補貼也取消了。
如果沒有中央、省市的各級財政補貼,居民自主進行節能改造,需要花多少錢?據一家熱企工作人員介紹,一些老舊小區居民為了加入集中供暖,每平方米要掏78元管網配套費、48元紅線內設施安裝費,還有戶內每平方120元采暖設施安裝費,和2450元的熱表安裝費。假如沒有補貼,居民每平要花100元進行節能改造,平均每戶要花10000多元。按照套內面積100平方米計算,加入集中供暖至少要掏37000多元,不少居民根本掏不起。
考慮到每年申請的市民仍然很多,濟南市還有不少有改造價值的老舊小區沒有進行節能建筑改造,濟南市建委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濟南市準備將這項工作進行下去,繼續進行補貼,對有改造價值的居住建筑進行節能改造,讓百姓實實在在地獲益。
據該工作人員介紹,濟南已經對老舊小區進行了摸底排查,具備條件而沒有進行節能改造的至少在2000萬平方米以上。根據征求意見,老舊小區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范圍,重點對2007年10月1日前建成,且在集中供熱(區域供熱)范圍內具有改造價值的老房子進行節能改造。
對不能保證繼續安全使用20年以上的既有居住建筑,不宜開展節能改造,屬拆遷范圍內的居住建筑不得列為改造對象。
近期出詳細細則
20多萬戶市民受益
據濟南市建委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從2017年到2020年底,濟南市完成具備改造價值的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面積2000萬平方米。“這2000萬為力爭達到的目標,每年的改造數量也要根據實際的數量來確定。”
據記者測算,如果以每戶80平方米來計算,約涉及到25萬戶居民。以每戶100平方米來計算,至少涉及到20萬戶居民。
意見稿指出,在老舊小區整治過程中,同步推進建筑節能改造,改善居住生活環境。按照先城區后縣鎮、先集中后零星原則,對積極性高、改造資金落實好的、同步進行老舊小區整治和淘汰小鍋爐的住宅小區,優先安排節能改造。
改造過程中,資金很重要。意見稿指出,改造資金要多渠道籌措。按照“誰受益、誰承擔”的原則,改造資金由市及縣區財政和供熱企業三方共同承擔。圍護結構(外墻和屋面)節能改造資金按每平方米90元補貼,市財政、縣區財政和供熱企業各承擔三分之一。
根據征求意見稿,個別區域供熱企業改造資金確有困難的,鼓勵社會資金參與改造,由所在縣區統籌協調解決。門窗由居民自行投資改造。
據濟南市建委負責人介紹,征求意見稿前期已經征求過相關熱企、主管部門和區縣的意見。“目前主要向社會征求市民意見。”從反映的情況來看,“居民的態度很積極也盼望早點實現。”根據相關的制度流程,征求意見稿在社會公示后,會出臺正式的文件。“隨著正式文件的出臺,濟南市還會進行詳細的解釋和制定相關的細則,方便居民申請辦理,早點讓政策惠及老舊小區的居民。”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