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早報
2017-06-20 08:42:06
中山路上不少小店文藝氣息濃厚 店面裝修店內產品都別具一格
在青島城市發展進程中,中山路曾經是青島最重要的商圈。這條引領城市商潮、匯聚金融巨頭、承載青島文脈、延續青島故事的百年老街,積淀了豐厚的城市文化底蘊。隨著東部的崛起,中山路卻變得有些冷清。但如今,當你再來到中山路時會發現,這條百年老街的兩側突然多了不少充滿文藝氣息的小店,這些店面的裝修、店內的陳設都別具一格。它們有原創、有文藝、有故事……將曾經老套的旅游周邊產品升級換代,賦予了中山路新的活力。
“小清新”走紅中山路
如果你是一位老青島人,如今在中山路上走一走會明顯感覺這條街越來越“年輕”。作為連接著棧橋、浙江路教堂、劈柴院等青島老城區標志性景點的一條老商業街,越來越多的年輕自助游背包客喜歡到中山路這里逛一逛。為了吸引游客的目光,中山路上的不少沿街商鋪開始注意打造自己的文藝特色,從店鋪名稱到內部裝修,再到店內的商品,可以明顯感覺到這里變得越來越年輕化。傳統的服裝店、海產品店在減少,更多的特色禮品店、文藝風格雜貨鋪越來越多。為了吸引年輕的顧客,有的店鋪門口會布置一個別致的小景觀,有的會把幾句流行語、心靈雞湯印在大卡片上供年輕人舉著拍照,也有許多店鋪把名字起得非常“小清新”。
“田小嫚遇上土老爺”算是中山路上文藝店里極具特色的一家,艷麗的檸檬黃色的門頭讓人很難不注意到它。走進看,各種原創的海產品包裝盒琳瑯滿目。
德式風情的百年建筑,靚麗繁華的都市,還有蔚藍透明的大海,都繪制在“田小嫚遇上土老爺”的設計和包裝中。特色海鮮產品、嶗山茶葉、高粱飴……幾乎每一個青島特產都穿上了漂亮的衣服。 “我們不想把旅游周邊產品過度商業化,就是希望每款產品的細節都印有青島元素。 ”33歲的路剛和姐姐路芳一起經營這家店,不論是店面設計還是商品的包裝他們都追求原創。
手繪地圖成原創店鋪的開始
路氏姐弟倆與“田小嫚遇上土老爺”的故事要從2010年開始,那一年,路芳辭去了從事10年的印刷工作。 “就是想尋找生活中更多的動力,在工作上有更多的主動權。”路芳說,當時因為家里沒有太多的積蓄,一心想要單干的她想從賣菜、擺攤這類投資比較小的項目著手。正當她左右徘徊時,突然接到遠在廈門的弟弟路剛的電話。 “弟弟第一句就問我青島有沒有手繪地圖。”路芳說,當時路剛在廈門鼓浪嶼經營一家雜貨鋪,主要賣旅游紀念品,從未接觸過這個領域的她聽到手繪地圖這個詞完全不懂。按照弟弟的說法,她花了3天的時間走遍了青島所有的景區,都沒發現手繪地圖。這樣一個空白的市場,成了姐弟倆努力的方向。每天路芳在外面拍老建筑的照片,路剛和他的朋友就在家里畫畫。歷經4個月,帶有道路指示和老建筑風貌的手繪地圖繪制完成。隨后,路芳背著印刷好的成品開始鋪貨。第一站她選擇了接受新鮮事物較快的大學生群里,在大學里售賣。這樣一張充滿可愛造型、充滿文藝氣息的手繪地圖立馬受到了大學生的熱捧,而在旅游景點鋪設的效果也是出人意料的好。姐弟倆掙來第一桶金。初嘗到原創的甜頭后,兩人突然發現,旅游產品加原創加文化這樣的模式或許是個發展的好路子。
青島特色產品重新包裝
2013年6月10日,路氏姐弟倆在中山路租了一家20平方米的小店鋪,取名一改傳統套路,選擇了“千遇千尋”這個帶有文藝氣息的名字,整體裝修走小清新路線。二人將店依舊定位為旅行紀念品,但為了避免與其他的雷同,姐弟倆繼續走原創路線。設計了青島旅游郵戳本,只要是你去過的青島景區都可以在本子上蓋章。又設計了青島建筑冰箱貼,五四廣場、花崗樓、德國監獄等青島的特色建筑都在其中,這樣帶有青島特色的旅游產品再次受到了游客的喜愛。
作為青島旅游的主打貨——海產品是最具青島特色的。兩人發現市面上幾乎所有的海產品包裝都長一個樣,不論是魷魚絲、鰻魚肉、蛤蜊肉的包裝都是千篇一律,大部分都是黃底紅字的塑料包裝,上面用大字體寫上“青島特色海產品”。 “這樣的包裝不符合青島氣質。 ”路剛說。于是兩人帶著團隊開始開發海產品包裝。
團隊針對每款海產品的特點,設計了不同的包裝造型,幾乎每一款產品的設計都要修改上百遍,大到字體的選擇、包裝盒的配色,小到包裝盒魚尾的造型是朝上還是朝下,都要修改再修改。不僅為海產品量身定做,嶗山茶葉也設計了一整套包裝。這樣的產品原創包裝再次受到市場的歡迎。
中山路上開家青島味飯店
在中山路開了16年店的“老人”田豐收也瞅準了這塊大蛋糕。16年前,田豐收從大連來青創業。在朋友的支持下他在中山路開了一家皮具店。“當年中山路還很火,生意比較好做。”田豐收回憶,但沒過兩年就覺得不太行。此后他又輾轉換了工藝品、珠寶、快餐店等。“在中山路待了16年,算是見證了中山路從盛到衰的過程。 ”田豐收說,為了迎合市場換了好幾個店,雖然也掙了些錢,但始終覺得不長久。做多了旅游產品包裝的他,決定自己設計包裝盒,用原創的方式再次建立了“白家小姑娘”旅游精品店,同樣受到了游客的歡迎。
他又將旅游原創延伸到餐飲業,開起了時光輪轉、胡同里、木桶魚等具有青島特色的餐飲店。“幾乎所有的店內裝修都具有青島味道。 ”田豐收說,要讓顧客在店里吃飯時拍個照片發朋友圈,人家一看就知道這是在青島的飯店吃飯。
“有內涵”的產品更長久
“中山路沿線所出現的特色類型旅游開發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出現。 ”青島大學旅游與會展管理系主任趙玉宗介紹,這種帶有文化、原創、旅游、歷史、故事等多元化的消費產品也符合旅游消費的趨勢。這種變化很大程度是受消費群體的影響,是游客本身對旅游產品提出更多的要求,以往傳統的旅游周邊產品已經不足以滿足游客的需求,對產品也有了更多的期待,而這種消費的需求也成為了新的商機,帶動了商品的轉型,也就推動了旅游產品本身的更新換代。
與此同時,技術的支持也加速了產品的改進,讓更有創意的產品得以實現。這個過程中,不論從產品的布局、展示方式和手段以及各類平臺的出現,可以讓新產品在很短時間內被大眾所熟知,打響產品的知名度,更增加了游客的認同感。例如,在旅游攻略中注入產品元素,甚至可能營造出“不遠萬里來買貨”的可能性。 “這些元素都為中山路產品升級提供了‘土壤’,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內涵’。 ”趙玉宗說。
“小清新”店助力旅游發展
“個性化、時尚化的旅游小店受到游客們的熱捧,這是青島旅游的又一個加分點。”市商務局商貿處處長徐波說,中山路兩旁新出現的“小清新”店讓這條老街重燃新的活力。“旅游周邊產品是旅游行業的重要環節,對整個旅游行業的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秘書長劉文儉介紹,不論是旅游食品還是旅游紀念品,如果不能隨著時代發展做出及時的升級轉型就會被市場淘汰。中山路出現的這幾家具有文化原創性質的旅游禮品店,正是因為順應了市場的變化,所以得到了更多游客的認可。而這幾家店的出現,不僅為中山路增色不少,更推動了中山路的旅游市場,對于整個中山路區域旅游建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劉文儉表示,中山路變得更具活力,對于整個西部旅游功能也有較高的提升,甚至可以帶動餐飲、住宿等其他行業,形成良性循環。(記者 樊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