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網
2018-01-27 16:53:01
魯網1月27日訊(記者 王琦崴)近日,山東博物館迎來了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短發布衣,面色紅潤。面對人們潮水般的圍觀和詢問,他始終輕聲慢語地回答著每一個問題,并不時向周圍拱手致意。這位溫文謙虛的老者,就是中國當代藝術名匠、被贊為臺灣“人間國寶”的金雕大師——吳卿。作為當代金雕藝術領域的開拓者,也是臺灣最具活力的藝術家之一,他此行為濟南人民帶來了30件平生的得意之作,并將其中之一永遠留在了齊魯大地上。濟南之旅,不是他在大陸的第一站,也不會是最后一站。
以小博大,藝術殿堂中的“小螞蟻”
1956年,吳卿出生于臺灣嘉義鄉間。從小奔走在原野之中,讓他積累了一份對自然的向往和對生命的感悟。17歲時,他開始接觸雕刻。沒有接觸過學院的學習或是訓練,他卻能觸類旁通地積累經驗、挺高功力。18歲時,他去臺北學習紅木家具技藝,開啟了自己“微觀”天賦——超人一等的腦力和眼力,以及對手和刀的精細操控。20歲,他樹立了畢生的志向:“別人做過的,我不做,別人想做而做不到的,我來做。要為藝術而創作,為真理而創作。”
投身于雕刻藝術事業后,吳卿最初選定了色澤金黃、質地綿密的黃楊木為創作材料。“黃楊木具有出類拔萃的可塑性。木質的紋理在精雕細琢之下,似乎可以召喚出木心的靈氣。”而他鐘愛的主題是自然元素,特別是活躍在大地每一個角落的小精靈——螞蟻。“制作木雕螞蟻,讓我奠定了寫實技法,走向精致木雕。”
22歲,吳卿完成了第一只螞蟻木雕,纖毫可見、栩栩如生的作品轟動一時。28歲,他在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木雕螞蟻個展”,隨即應邀赴日本演出,不及而立便開始步入名家行列。
敢為人先,由木入金的一代先行者
“藝術家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也要有開拓創新的氣魄”。吳卿表示,自己的作品追求“精致”、“稀薄”和“寫實”。為將風格發揚的極致,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他嘗試以黃金為材料,把木雕作品升華為更為精細的金雕作品。“我選擇黃金,不是為了炫富,而是因為黃金和黃楊木一樣,具有極強的可塑性。”
“木雕和金雕最大的不同是:木頭是有機的、是生動的,雕刻木材是一道減法,一刀刀剔除、鑿空不要的部分,心中的作品就自然呈現出來;而黃金是無機的、是渾樸的,雕刻黃金是一道復雜的運算題,需要分解、組合,才能得出結果。”三年嘔心瀝血,他終于突破了技術上的難關,成為當代金雕藝術的啟蒙師與現行者。
一塊塊的足金,在吳卿的手中和刀下被雕出形狀、注入生命。他的作品“瓜瓞綿綿”被收藏于臺北故宮,這是當世僅有的一份殊榮。
手中雕刻的是金,心中修行的是經
吳卿作品的4大主題系列是:螞蟻系列、禪意系列、生態系列、生死系列。他的作品的外在特征是精致到極致:能把木材和黃金雕成吹彈可破、幾近透明的蟬翼,或是高度還原、纖毫可見的蟲肢;而作品的靈魂,則是他對自然的向往、對生命的感悟和對禪學的修持。
早在25歲時,為了陶冶心靈、提高境界,吳卿就開始學習坐禪。如今的他,對于老莊和佛學都有所悟。佛學大師、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會長釋星云(常被信徒稱為“星云大師”)和吳卿相交甚篤。
星云大師說:碾磨雕刻眼中是金,手中飛屑遺落的也是金,但他(吳卿)心中,卻不是金,而是一本本修行的經,雕刻的紛擾、不雜礙,如同面佛而修行……
兩岸情誼長存,讓“孩子”永留山東
吳卿雕的是金、修的是禪、走的是路。2010年之后,他開始頻繁往來于兩岸,用金雕藝術在海峽架起一道溝通的橋梁。他的足跡先后出現在上海、陜西、北京、浙江……“曾有不少收藏家出高價向我購買這些作品,被我拒絕了。因為,好的作品是有靈魂的,就像是創作者的孩子一樣。我是不會出賣自己孩子的。”可是他卻不吝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大陸。幾乎每到一處,他就會贈送給當地一件心血之作。
2018年看,吳卿來到濟南,將山東博物館作為《緣生秒有 隨緣自在——吳卿金雕木刻精品展》的第三站。除了展出30件精品之外,他還把代表作之一——“螞蟻聚寶盆”——贈與山東博物館,讓一群金色的小精靈齊魯大地,向人們訴說著一位臺灣藝術家對大陸的情誼。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