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8-02-26 09:15:02
2月22日,五蓮縣洪凝街道紅泥崖村黨支部書記張守英挨家挨戶給村民拜年。每到一家,她都要問問村民的需求和困難。“聽聽他們對村子發展的一些建議。”過年前,她不光給村民置辦了年貨,還張羅了一場聯歡會,美其名曰“村晚”。
2月13日,張守英給幸福大院的老人發剛蒸的饅頭和豆包。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隋忠偉攝
連續五年辦“村晚”,鄰里關系和睦了
2月13日,記者見到張守英時,她正給幸福大院的老人發剛蒸的饅頭和豆包。“每個老人領八個,這樣過年就不用自己蒸了,省好多事兒。”幸福大院是她探索實施的“互助養老扶貧”項目,村里的18位孤寡老人都有了護理員,能吃上熱乎飯,看上有線電視。村里的留守婦女走進了“扶貧車間”,做煎餅、饅頭一個月能掙1500多塊錢。脫貧與解困同步解決,在日照全市進行推廣,不少外地村鎮也來進行學習。
從幸福大院走出來,她又去給村民發年貨。“大米、面條、魚等,村里每位村民都有,貧困戶和困難戶還給準備了新被子等。困難戶和貧困戶還有100塊錢過年零花錢。”張守英說,她最自豪的是村里要舉辦第五屆‘村晚’,這臺村民自編自導自演的晚會,只要是報名就能演出,年前許多家庭都在忙著排練節目。
她說,自從2014年村里首創了“村晚”節目以來,村里婆媳關系融洽了,鄰里相處也更和睦了,甚至村里過年打牌的、酗酒的也少了。
建3000畝莊園,讓村民入駐經營
為了讓互助養老站一直辦下去,張守英籌劃了許多項目。不光扶貧車間、服務站產生的效益全部用于扶貧工作,還在籌劃一個大莊園。她說雖然全村已脫貧,但還存在不富裕的村民,只有不斷去做實事才能讓每個村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這樣就不至于脫貧之后再返貧。
“今年準備在村里建設占地3000畝的紅泥百花莊園,涉及農家樂、采摘游、住宿、兒童游樂場等,讓村民在其中經營。村集體也可以拿地和房產等閑置資源入股分紅。”
毗鄰大青山的紅泥崖村,有很多種土特產,張守英把這些都看做寶貝。以前由于信息不暢,缺乏宣傳和推介,包括小米、茶葉在內的土特產不好銷售。張守英察覺到互聯網的力量,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紅泥崖村建設了電商村級服務站。村里38戶貧困戶、54口人已全部脫貧。
“紅泥崖村交通便利和地理也很便利,市區到這里車程半個多小時,青島和濰坊過來車程一個半小時。”張守英說,準備探索實施“村社一體、合股聯營”發展路徑,讓村民入股。同時,進一步激活農村自然資源、存量資產、人力資本,極大程度地釋放了改革紅利。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隋忠偉 通訊員 朱慶鵬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