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泉邊
2018-06-18 20:32:06
文|王海軍
果真是端午節快要來到了,一年一度粽葉飄香的日子不期而至。
那日,到故鄉泰安的范鎮采訪一位民間藝人田老先生,我即被他那出神入化的雜耍技巧和幽默詼諧的神態所折服,又聞到了他果實累累的后院生長茂密的艾草一陣陣的芬芳與清香。
驀然間,體味到新的一年的端午節又熱情向我們靠近。
聞到大街小巷超市、小飯攤賣粽子的馨香味道,每每刺激著我味蕾,鉤起兒時我們家過“午蛋午(端午節)”一幕幕的甜蜜往事。
更懷念端午節當天媽媽給我們蒸的一大鍋香香甜甜的糯米飯……
在兒時的記憶中,咱們北方人大抵是不太會包粽子的。
一來沒有那適合包粽子的粽葉;
二來大部分人對自家包粽子的工藝和技巧也不甚精到。
況且,當時的經濟生活條件吃那香甜碾膩的粽子,也是一種比較奢侈的享受。
記得小時候每年一到端午節,善良慈祥的媽媽就會一大早就起來。
在上班前的空閑里,把破舊平房的家中拾掇得干干凈凈。
在小院大門的鐵柵欄上,拴上一把把清翠、芬芳的野艾葉,據說是能夠起到除魔驅邪,呵護全家人健康的功效。
剩下的野艾葉媽媽就放在一個半大的鋁盆里,將自家飼養的母雞下的即新鮮又光滑的雞蛋放進盆子。
用蜂窩爐子將雞蛋煮成一鍋黃橙橙、綠瑩瑩的滾燙的水,頃刻,那煮熟的雞蛋也會掛上一層黃綠的色澤,煞是好看清亮。
吃起來即有雞蛋的嫩鮮,也有艾草的芳香味道,據老人們傳說吃這樣的艾葉雞蛋,皆可防病健體。
我們姊妹五個一人都能分到兩個煮熟的雞蛋,在那個物質生活貧乏的年代,也是一種太大的恩賜了!
其實,吃艾葉雞蛋僅僅是端午節分享美食的一個部分,真正的精彩看點還在后面。
當我們如饑似渴抑或垂涎欲滴地大口朵頤艾葉蛋時,媽媽卻沒舍得吃一口雞蛋,而是,繼續著為自己的兒女釋放著舔犢之情。
身體羸弱的她把前一天晚上泡好的糯米在水里淘洗干凈;
墩上家里平常蒸干糧的大鋼精鍋,點燃廚房的大鍋底,鋪好篦子、籠布;
將糯米分勻平攤好,按上幾十枚大紅棗;
待糯米飯蒸到大約一半熟之際,再在米飯上撒上一圈圈絳紅色紅糖,一切工作夜行將就緒了。
不大會兒煮熟的糯米發出淡淡的清香,混合著大紅棗和紅糖的馨香與甜蜜。
一揭開鍋蓋,登時熱氣騰騰,煙霧氤氳,整個廚房、乃至整個工廠宿舍區,都被這種溫馨和甜蜜的氣氛包圍甚至感染。
一種濃濃的親情和節日的情愫,淋漓盡致地釋放出來……
此刻,年幼且不諳世事的我們,并沒有關心媽媽的辛勞與付出,每一個人都急不可耐地盛上一大碗糯米飯,美滋滋大口吃起來——
香噴噴的糯米飯上面鋪著紅棗,咬開時紅紅的棗在中間雪白的糯米飯里顯得特別地紅艷,顯得特別跳躍與搶眼。
紅糖把周邊的糯米飯浸染成暗紅色,顯得特別地熱情奔放。
整鍋甜蜜芳香的糯米飯,深沉中蘊含著熱烈,沉靜中蘊含著奔放,淡雅而不失熱情,恰恰把媽媽對子女的那份愛憐、關懷和呵護之情表達出來。
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快快樂樂、爭先恐后地品味著香甜美味的端午節之美食,那份真情其樂也融融,那份愛其深也真摯悠長。
那美妙幸福的場景盡管過去多少年,卻仿佛就發生在昨天!
如今生活條件好了,端午節到超市買粽子,權且看作對這越來越淡化的傳統節日的一種留戀和應景罷了。
可是,隨著歲月的流逝,我愈發懷念童年時媽媽包為我們蒸的糯米飯。
多少年過去了,原來美好的一切已成難忘的時光記憶,那一分思念在我心中生根開花,像奔騰的泉水鐫刻在我生命的里程之中,永不枯竭……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