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18-07-15 18:19:07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近日,濱州第一中學接到了來自青海海北州的喜訊——“民族班”的40名應屆高考生發(fā)揮出色,全部考上了本科,并且一本上線達36人。在山東省與青海結對的四所高中里,第一中學的一本上線率和本科上線率均為第一。
2015年,首批青海民族班學生抵達濟南
2015年濱州一中開設“民族班”,每年迎來40名海北州學生
2014年,我市與青海省海北州及祁連縣實施教育領域的“手拉手”結對幫扶工作,濱州市第一中學被確定為結對幫扶學校,開設“青海海北民族高中班”。
2015年8月,濱州一中迎來了首批海北州的40名新生。這些學生主要為海北州祁連縣學生,年齡在14到17歲之間,包括漢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等多個民族。就成績而言,他們可以說是當地的“佼佼者”。
“民族班”的開設,受到了山東省、濱州市兩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兩級財政對民族班予以大力支持,保障“民族班”的學生在濱州的學習、生活開銷。濱州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領導多次到校看望、慰問學生。海北州、祁連縣相關領導也多次組團前來慰問。
登泰山
共享勞動的愉悅
師生共同參加活動
民族班班學生感受杜氏文化
“身體健康、成績優(yōu)秀、人格健全”成為一中針對“民族班”的培養(yǎng)思路
“剛來的時候,男生平均一米六多。三年后有十好幾個一米八的大個子!平均都長了10公分。”第一中學副校長趙鵬圖告訴記者。為了做好“民族班”學生的后勤保障,學校可謂“無微不至”。每天都供應有牛奶、雞蛋,為學生營養(yǎng)配餐。學生中有部分穆斯林,為尊重這一部分學生的飲食習慣,一中專門開設了清真食堂,聘請回族廚師掌勺。
教學工作是重中之重。為此,濱州一中選派業(yè)務能力突出、學習能力強的老師,負責民族班的教學工作。針對這些學生學習習慣差、基礎學科薄弱等問題,一中的教師們“結對承包”,在學習、生活、心理疏導等方面“面對面、一對一”地教學,周末也少不了開小灶。
學校、老師們的付出,也收到了回報。“他們剛來的時候,大多相當于學校的中游偏下水平。但這幾年來孩子們進步很大,有的從年級1000名提升到了400名,有幾名同學能進入年級前十名。”第一中學民族部主任李繼昌說。比如英語學科,第一次摸底全班只有一名學生及格。經過三年的悉心教學,學生們高考時平均成績能達到98分。
除了在學習、生活上對民族班學生關懷備至,學校加強對他們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除了傳授知識,我們也希望用孔孟之鄉(xiāng)的傳統(tǒng)文化滋養(yǎng)他們的觀念。”趙鵬圖說。每逢清明、“五一”、“十一”等假期,學校還組織民族班學生在山東游學,除了濱州本地的杜受田故居、魏氏莊園、沾化冬棗園外,還先后赴曲阜、煙臺、青島、泰安等地,讓他們了解山東的風土人情和人文風光,接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
3年時間讓學生的成績和人格實現“蛻變”
民族班的學生能歌善舞
民族班師生歡慶古爾邦節(jié)
游覽魏氏莊園
3年過去,烙印在民族班孩子們身上的改變,讓老師、家長都感覺到了意外之喜。
李繼昌告訴記者,剛入學時,班里有一個學生正值叛逆期,跟家長尤其是跟父親的關系陷入冰點,經常爆發(fā)矛盾沖突。但在學校通過不斷地接受感恩教育,也讓他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學會給父母買東西作為禮物,見到父母也不再冷漠,在最近一次返校時,他還給了父親一個擁抱。“多虧了學校的培養(yǎng)!”孩子父親對第一中學的老師無比感激。
可以說,這40名學生的健康成長,是濱州一中交出的一份優(yōu)秀答卷,也為促進兩地之間的溝通交流、民族團結做出了貢獻。今年暑假之后,第四批40名民族班學生也就來校報到。針對今年情況,濱州一中也將進一步完善教學思路。“帶完第一批學生也讓我們有了底。之后的班次,我們不僅要保障每一個學生不掉隊,還要抓重點、抓尖子,爭取讓部分突出的學生沖擊名牌大學。”李繼昌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