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18-10-26 11:58:10
青島新聞網10月26日訊(記者 任俊峰)今天,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市河長制、湖長制進展情況。
市河長制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趙興書介紹說,青島市在全面落實河長湖長四級體系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開展河湖問題綜合整治,大力推進生態河道治理、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進程,強化水生態修復,全市水環境質量不斷改善。
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保持穩定
據介紹,我市河長制的實施范圍是全市河道。湖長制實施范圍是2013年1月被省政府列入省級湖泊保護名錄的膠州少海和萊西姜山湖、23座大中型水庫、547座小型水庫以及濕地。
為推動河長制湖長制有序開展,我市成立了由25個成員單位組成的市河長制辦公室,具體負責河長制湖長制組織協調、調度督導、檢查考核工作,總體推進河湖管理保護工作。
今年以來,8位市級河長共巡河調研22次,召開專題會議9次,清理整治省級河道大沽河、15條市級河道違法活動101處,組織開展了李村河、張村河水環境治理、洋河綜合整治等工作,督促下級河長落實責任,實現執法監管常態化,有序推進河湖管理保護工作。
市城鄉建設部門去年底前組織完成了水清溝河、李村河下游、昌樂河等14處黑臭水體19.91公里的整治任務,今年組織完成了8條城區河道整治和25條城區河道49個重要節點區域河道疏通及沿岸景觀提升工作,進一步提升了水環境質量。
市水利部門組織實施了8條中小河道綜合治理、15條鄉村河道綜合治理工程。制定了《青島市河道綜合治理工作實施意見》,組織各區市開展二十多條生態河道治理工程,倡導生態治河理念。
市環保部門不斷加強水源地保護和水污染防治,完成了市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邊界標志調整設立工作和全市千噸萬人、單村聯村與省定貧困村農村水源地保護區劃定工作;穩步推進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已整治完成154個水源地環境問題,其中,市級水源地125個、縣級水源地29個,徹底取締了一級保護區內的違法違章項目。
市農業部門組織開展了農業面源污染綜合試點示范建設專項行動,大力推進水肥一體化,試點區內糧油、蔬菜化肥施用量分別降低5%、10%,化學農藥施用量分別減少5%和20%;關閉搬遷畜禽養殖禁養區內1095家養殖場戶。
目前,全市主要河流水質總體不斷改善,在主要河流和水庫設立的94個監測點位中,水質差的劣五類點位同比減少3個;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保持穩定;黃海近岸海域水質總體優良;膠州灣水質持續向好,達到多年來最好水平。
2030年前完成15條市級河道治理任務
趙興書表示,當前,我市面臨的水環境依然嚴峻,個別地表水達不到標準要求;個別河段水質為劣V類;農業面源污染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部分河道流域、區域生態補水、生態修復還有待實施。各級河長湖長巡河巡湖履職還不平衡,個別中小河湖突出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需要進行系統治理。
面對我市復雜的水問題,落實河長制湖長制任重道遠,下一步,將抓好各級河長湖長履職盡責,堅持河湖問題導向,科學治理,系統整治,管理保護并重,調度各方力量,運用綜合手段解決我市水問題。
組織實施“一河一策”、“一湖一策”。其中省級河道大沽河、市級15條河道“一河一策”已印發給相關區市及單位,“一湖一策”正在編制過程中,年底前完成編制任務。
加快生態河道治理進程。落實全市河道綜合治理工作實施意見,充分考慮水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需要,采取“生態友好型”工程方案,在完成今年各區市生態河道治理任務基礎上,全面推開生態河道治理工作,實施清淤疏浚、河岸生態修復、綠化景觀等項目的綜合整治,爭取到2030年前完成15條市級河道治理任務,各區市完成區市級河道治理任務。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