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18-11-13 09:30:11
歇業前仍有不少顧客前來挑選舊書。
即將歇業的中山公園舊書市場。(崔健 攝)
上個周六,也就是11月10日,很多濟南的愛書人像以往每個周六一樣來到中山公園的舊書市場淘書,但是呈現在他們眼前的舊書市場已經關門停業,原本柜臺上、過道中堆積如山的舊書、舊報刊,以及書畫、瓷器、老收音機、奇石等等舊貨統統不見了,市場的遮陽網已經有大半被拆下,柜臺間堆著很多雜物,整個市場顯得非常凌亂。當然,其中一個人也沒有,原本每到周末就吸引了眾多愛書人前來的舊書市場變得很是冷清。變成這樣的原因是要進行改造提升。
在11月初,中山公園就張貼出了一則通知,稱舊書市場要進行改造提升。據說,書市由于年代久遠,頂棚比較簡陋,下雨時常漏雨,攤位也已經陳舊,要加以修整、改造,未來書市將采用鋼結構基礎,樹脂瓦屋面,增加雨水收集功能,以達到遮陽、保溫、防雨效果,其他變動不大。施工周期為今年11月10日到明年1月28日,大約3個月的時間。
1 中山公園舊書市場再次歇業,讓人嘆息也引人關注
中山公園舊書市場再次“歇業”,讓濟南的眾多愛書人均發出了嘆息。因為這是濟南市目前唯一的一處舊書市場,雖然這次的“消失”可能只有三四個月的時間,但其是否能準時歸來,是否還能再次恢復到以前的那種繁盛景況,當下還難以估量。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們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中,將在一段時間內,再無一處舊書市場或舊書店,而濟南也將暫時失去一個文化符號,一處文化地標。
此次并不是中山公園舊書市場第一次停業整修。2013年,因聚氨酯彩鋼板房消防不達標被責令整改,公園決定將書市拆除重建,本許諾3個月后恢復,結果工期拖了很久才完工,一年后才恢復。當時,市場內的書攤老板有的去了齊魯七賢文化城,有的去了成通文化城,最多的一部分去了藥王樓古玩城。改造好的中山公園舊書市場雖然環境有所提升,但占地面積縮小,市場外全面禁止擺攤,使市場的整體規模小了很多,很多外地的舊書攤主就不再來濟南經營了。而市場內很多濟南的舊書攤主也為此不再將一些珍貴的舊書刊拿到市場上來,而是改在網上進行銷售,無形中使得舊書市場的影響力減少了一些,很多淘書者為此也慢慢失去了前來的興趣。2016年,又有消息稱因公園要動遷改造,中山公園書市也將永久關閉,當時市場內也是議論紛紛,在社會上也引起了關注。不過,這個動遷計劃并沒有實施。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每次改造,每次傳出市場將關閉的消息,都會對此處舊書市場起到一定的負面作用,都會喪失不少客源,加之舊書貨源的日漸稀少,也使得此處從專業的舊書市場,逐漸轉變成目前的舊書加舊貨的混合型市場。
雖然如此,濟南畢竟還擁有這么一處能讓人淘舊書的地方,而且還是一處在全國都有一定名氣和影響的舊書市場,這也可以說是歸結于濟南市本身具有的文化底蘊。除了這處舊書市場,濟南還有一處古舊書店,位于山東大學新校的南門對面。可惜的是這座掛著濟南古舊書店牌匾的書店內,并沒有多少舊書,也是以銷售新書為主,可以說已經有點有名無實。
2 濟南的舊書經營在國內曾經非常有名
很多人不了解,在上世紀90年代,濟南的舊書經營在國內還是非常有名的,其代表就是濟南古舊書店,這是在全國古舊書店界比較“牛”的舊書店之一,全國很多藏書家都來店里淘過舊書。而濟南古舊書店也曾經出過很多令藏書界震驚的珍貴古籍,也說明了其深厚的實力,也間接說明了濟南在舊書經營方面方面少為人知的深度。
可惜的是,當下,隨著中山公園舊書市場的關閉,濟南已經沒有一處專門經營舊書的場所,這不只讓濟南的很多愛書人,很多喜歡在周末去中山公園舊書市場淘書的市民感到惋惜和無奈,也讓濟南失去了一處能體現濟南舊書文化深度的地方。濟南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舊書店的缺失,讓其喪失了一些文化光芒,失去了一些能體現城市文化品位的元素。
不可否認的是,在當下傳統單一的紙質業態逐漸失去吸引力的時代,舊書店顯得有些“落伍”,經營狀況更是不樂觀。但是,對于一座城市,還有大量的喜歡讀書、藏書的人來說,舊書店更多是一種文化情懷和所謂的“初心”。
根據中國新聞出版部門此前的統計數據,目前,中國古舊書店總數僅為36家,其中2/3的省份僅在省會城市有1家古舊書店,濟南就在這2/3之中。
徜徉在舊書店內,在如山的舊書堆中慢慢翻檢,慢慢去發現,在那些發黃的書頁中尋找,對于那些喜歡舊書的書友們來說,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和心去發現,去感受那份老紙散發出的“舊”魅力和歷史的厚重感,是在一般的書店和網絡購書時無法體會到的。
3 在“全民閱讀”的大背景下,舊書店更具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經濟日報》上發表過一篇題為《從舊書店看城市文化底蘊》的文章,其中寫道:“為什么城市中不能缺少舊書店?至少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舊書店里的書便宜,能給更多人提供看書買書的機會。在倫敦,定價幾十英鎊的新書,在舊書店幾英鎊就能收入囊中,不少書跟新的沒什么兩樣。
其二,風格各異的舊書店的存在,方便書的流轉和知識的傳播。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倫敦的圖書館數量不少,但這并不影響舊書店的存在。圖書館主要是借閱圖書,舊書店卻能使圖書以極低的價格更快更方便地流通。
其三,倫敦舊書店的書多半以人文社科類為主。這些書籍可以極大地提高市民的人文素養,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從而在潛移默化之中,更好地提升城市氣質。
其四,舊書店是鄉愁的依托。倫敦的舊書店,多半是歷久彌新的老店,隨便一間不起眼的鋪面,可能就有幾十甚至上百年的歷史,書店本身就是城市發展的標志。
這篇文章是作者在倫敦時的感想,但可以讓我們了解到舊書店的價值,明了舊書店對于一座城市的必要性。而且,舊書店不僅讓愛讀書者獲益,還能讓更多的經濟不寬裕的人買得起書;為挽救歷史文物、資料提供了一個場所;為教科書的循環使用作出貢獻……在當前提倡“全民閱讀”的大背景下,舊書店更具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只是,在當下這個電子信息化的時代,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環境下,除了北京、上海等幾座大城市的國有古舊書店外,其他城市的舊書店大都經營情況不是很好,有的甚至是勉強維持,這和市場的大環境、貨源的日漸匱乏,加上讀書氛圍的減弱有著很大的關系。不過,不管怎樣,對于很多愛書人來講,舊書店的吸引力及其所帶來的樂趣是無法取代的,是他們一處不能或缺的心靈港灣。
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越來越少的人愿意靜下來閱讀一本紙質書,就算是很多能堅持閱讀的,也大都是進行電子閱讀,這也是近年來一直引起不斷討論的話題之一。現在很多人就是需要閱讀,需要購買紙質書刊,也大都選擇網購。而這也可能是舊書店尋求的新的一條生存、發展的道路。非常有名的孔夫子舊書網就是最好的例子,因為其巨大的成功已經說明了舊書產業并不會消亡,而在變換了一種經營平臺和方式后,會煥發出一種新的生機。
中山公園舊書市場的絕大多數攤主可以說就是這樣兩條腿走路的,一是在市場內擺攤賣書,另一條是在開辦網上書店,兩者互補,使其舊書經營還是能獲得不錯的收益,才能使其一直維持著這種生意。
4 呼吁相關部門采取措施,從政策、資金、環境上對古舊書業進行扶持
對于一座城市來說,需要有一些實體舊書店,因為舊書店在很多時候會成為一座城市的文化坐標。二手書市場的存在,既能充分利用圖書資源,滿足很多讀者的文化需求,又可解決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
面對舊書市場不斷萎縮的現實,專家學者紛紛呼吁相關部門采取措施,從政策、資金、環境上對古舊書業進行扶持,使其成為圖書發行市場的有益補充。城市的文化主管部門有著不可缺失的責任。從房租的減持政策上給予舊書店一定的優惠措施,讓書店的經營能夠獲得政策上的扶持,這是一個重要的文化責任。對于那些書店的主人來說,他們不僅是在從事一個商業行為,更是從事一個文化行為,通過這樣的行為,能夠看到整個城市文化薪火的源遠流長。既然如此,文化主管部門應該進行有效的支持。如果不支持的話,舊書店只能消失,一座城市的文化氣息自然就會減少,失去很多文化品位。
有位專家曾說過:“舊書店這樣的文化符號給人的是人文關懷,寄托著一個城市的文化鄉愁。”
一家舊書店,往往會成為城市記憶的一部分,從而融入城市文化的內涵中。舊書店,不僅是一座城市一片寧靜的角落,也是提升一個城市文化品位與層次的標志。
但愿,隨著經濟的發展,隨著文化氛圍的加強,濟南中山公園的舊書市場能很快恢復,更希望濟南能出現更多的舊書店,能為濟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點亮更多的文化燈火,在信息時代依然能為人們帶來文化的溫暖,能再次成為濟南的文化符號!
原標題:舊書店何時能再次成為濟南的文化符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