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19-01-14 10:10:01
在濟南的小清河畔,有一個村莊,名叫“四風閘”,建村于宋代,原名四橫閘,因地處趙王河建有四個閘口而得名,宋代杰出詞人辛棄疾就出生在這里,如今,在村中的辛棄疾故居,他的點點滴滴正在被還原。
辛棄疾故居大門是巍峨的四柱三門石坊,穿過石坊為六角碑亭,石碑上方刻的是辛棄疾畫像,下方寫著:“辛公稼軒,名棄疾,字幼安,宋高宗紹興十年五月十一日卯時,出生于濟南府歷城縣四風閘村。”碑亭后,辛棄疾塑像高高聳立,頭戴儒巾,身披戰袍,內穿護甲,腰跨寶劍,昂首挺胸,目視遠方,那個胸懷壯志、意氣風發的青年英雄,又在眼前鮮活起來……
1161年,金海陵王完顏亮把都城從燕京遷到了開封,準備提兵南下。而金王朝占領區內,農民紛紛起義,同金軍展開了斗爭,濟南府內耿京率領的起義軍為當時最強大的一支。反金起義軍的成員大多是貧苦農民,知識分子卻仍然在彷徨、觀望,沒有一人參加到農民起義的洪流中來。在這種情況下,辛棄疾毅然決然地率眾起義。
他把四風閘村和附近幾個村莊的農民群眾組織起來,對眾人大聲喊道:“鄉親們,金朝要讓咱們去打自己的同胞,有良心的人誰也不愿干。咱們去投奔耿京,保家保國,抗擊金兵!”說罷,辛棄疾跨上戰馬,頭也不回地向大路奔去,眾人緊跟在他身后。耿京見辛棄疾到來,高興地說:“咱們義軍中,什么能人都有,就是沒有文人,你這一來,馬上就得掌管起全軍的文墨印信。”說罷,便把大印交給辛棄疾,任命他為“掌書記”。
1162年,時年23歲的辛棄疾代表義軍辦完聯絡南宋朝廷的事返回北方,剛到山東境內,就得到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殺死、義軍潰散的消息。此時他臨危不亂,快馬加鞭趕到叛徒張安國就任偽職的濟州府,沖進去挾住張安國直奔南宋邊境。這番壯舉震動南宋朝野,連南宋皇帝也連連稱贊,為他波瀾壯闊的一生抹上了最富有英雄主義色彩的一筆。
辛棄疾不僅是一只熟稔軍事、勇冠三軍的“戰狼”,也是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開一代詞風的偉大詞人。辛詞現存600多首,是兩宋存詞最多的作家。其詞多以國家、民族的現實問題為題材,抒發慷慨激昂的愛國之情。如《水龍吟》、《水調歌頭》、《滿江紅》等,表現了恢復祖國統一的豪情壯志;《菩薩蠻》、《破陣子》等,表現對北方地區的懷念和對抗金斗爭的贊揚;《賀新郎》、《摸魚兒》等,表現對南宋朝廷屈辱茍安的不滿和壯志難酬的憂憤。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如今,人們吟誦著他那氣吞山河的詩詞,將他的愛國精神代代相傳。
原標題:辛棄疾:金戈鐵馬戰沙場 雄心壯志寄詞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