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說古談今
2019-03-27 00:09:03
山東青島是個時尚的國際大都市,然而您或許并不知道,“青島”這個名稱,其實最先是指一個小島 ,以后又成為一個小漁村的名字。這個小漁村小得你都想不到,到底會小到什么程度呢?只有三四戶居民!
青島舊稱“膠澳”,別稱“琴島”、“島城”,青島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沿海,膠東半島東部,瀕臨黃海,隔海與朝鮮半島相望,地處中日韓自貿區的前沿地帶;東北與煙臺毗鄰,西與濰坊相連,西南與日照接壤。
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
青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國際性港口城市,被譽為“東方瑞士”。青島風景美麗,氣候宜人,是我國著名的避暑勝地,有很多非常好的旅游景點,如八大關、棧橋、海底世界(水族館)、第一海浴場、總督府、天主教堂、基督教堂、五四廣場、奧帆中心、啤酒博物館(國際啤酒節)、信號山公園、小青島、嶗山等等。
青島八大關
那么,您知道青島市名“青島”是怎么來的嗎?
“青島”的名稱的最早出現,從現在已發現的典籍文獻來看,最早有明確記載是在明代中葉,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即墨縣志》“島嶼”條目中記載,“青島,縣西南百里”,是說“青島”位于即墨縣城西南一百里的大海之中。在“山川脈絡圖”和“七鄉村莊圖”中都標注有這個海中的小島嶼。《膠澳志》說:“青島,在青島灣內不足一海里”,因“山巖聳秀,林木蓊清”,故名“青島”。
“青島”原來是指膠洲灣海口北面的海中小島(就是今天的小青島),面積僅0.012平方公里。小青島也叫琴島,因島上綠樹成蔭,終年郁郁蔥蔥而得名“青島”。
小青島
從明朝開始,“青島”這個地名開始從大海中間逐漸移到了陸地。“青島”北面的海灣稱為青島灣,灣邊的村莊稱為青島村,村南的小河稱為青島河,村東南的山稱為青島山。《膠澳志》說:“青島村,初為漁舟聚集之所,舊有居民三四戶,大都以漁為業。”
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六月,清廷在膠澳設防,膠澳就是現在青島市區當時的名字,調派登洲鎮總兵章高元移駐膠澳。建總兵衙門于青島村旁。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三月,即德國侵占的前半年多,膠澳鎮的商貿店鋪已達60余家,成為一個繁華的小鎮。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德國派兵侵占了膠澳。1898年3月6日,德國脅迫清政府簽訂了《膠澳租借條約》。1922年,中國從日本人手中收回了膠澳租借地,定名為“膠澳商埠”(直屬中央政府),同年先后頒布《膠澳商埠章程及青島市施行自治制令》,這是稱為“青島市”的最早記載。
1929年,膠澳商埠局撤消,原膠澳商埠的轄區被命名為青島特別市。
可見,“青島”這個名稱是由島名到村名,由村名到區名,最終成為市名的。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康鵬,圖片來自網絡)
下載齊魯壹點客戶端,關注本壹點號——說古談今,就能查閱以前的文章并能第一時間看到更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