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7日訊 近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聚焦新石器時代重要考古新發現,通報了內蒙古后城咀石城遺址、山東滕州崗上遺址、湖南華容七星墩遺址、湖南澧縣孫家崗遺址等4項重要考古成果。
山東滕州崗上遺址是海岱地區(考古學對山東半島的一種說法)發現的大汶口時期面積最大的史前城址,于1955年由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張知寒教授考古發現,這一發現推翻了此前史學界所謂的“山東無彩陶”的觀點,豐富了對魯南地區乃至整個海岱地區大汶口文化階段中心性聚落內涵的認識,對史前文化考古學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1977年崗上遺址被授予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東滕州崗上遺址考古工作成果介紹
崗上遺址位于山東省滕州市陳崗村,其中大汶口文化城址面積約40萬平米。2020年,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崗上遺址北部居址區和南部墓葬區進行了考古發掘,總發掘面積約1000平米。
2020年度發掘區位置示意圖
大汶口文化紅燒土密集區示意
細碎燒土墊層
通過對居址區的發掘可以初步復原房屋的修造方式,即對原始地面進行整體燒烤,再對低洼處填充較大燒土塊,其后鋪墊細碎燒土粒,最后挖掘基槽及柱洞。
大型墓葬M1
南部墓葬區共發現墓葬12座,均為土坑豎穴墓。墓葬以大墓為首呈三排分布,根據墓葬規模、有無葬具、隨葬品數量大體可分為大、中、小型三類。其中,發現的四人合葬大墓,葬式較為特殊。大蓋板下為并排聯棺,4人均隨葬象征軍權的玉石鉞,從隨葬鉞的數量、材質、體量可明顯看出身份等級的差異。大中型墓葬有大量陶器及較多玉器出土。有放置大口缸、豬頭、豬蹄骨的習俗,人骨多有局部擾亂現象。
出土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