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1-05-14 15:05:05
原標題:以期刊為窗,展現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蓬勃風貌
來源:光明日報
《文史哲》創刊號封面。
《文史哲》編輯部召開作者座談會。
《文史哲》英文版封面。資料圖片
兩位女士在北京國際圖書節上翻看獲獎的期刊。陳曉根攝/光明圖片
【老中青三代編輯講述】
編者按
5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回信,對《文史哲》創刊70年來的工作成績高度肯定,對繼續辦好哲學社會科學期刊提出殷切期望。這不僅是對一本學術期刊的激勵與指示,更是對整個哲學社會科學界的鞭策與囑托。
沉甸甸的回信、熱乎乎的話語,帶來巨大感召與深切觸動。我們邀請《文史哲》編輯部負責人、幾代編輯及作者讀者代表圍繞總書記重要指示講述親歷、暢談心聲,共同探尋高品質學術期刊、高水平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之路。
辦刊“只看文章質量,不論作者身份”
講述人:《文史哲》編輯部原主編 韓凌軒
習近平總書記給我們回信了!作為《文史哲》的老編輯,我十分高興,受到極大鼓舞。
這是新中國歷史上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第二次關注《文史哲》。1954年10月16日,毛澤東主席在給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委員寫的《關于〈紅樓夢〉研究問題的信》中,對《文史哲》在新中國建立初期推動資產階級學術文化向無產階級學術文化轉型所起的重要作用,給予了充分肯定。
我今年85歲,是1978年5月12日調入《文史哲》編輯部工作的。《文史哲》的辦刊風格是只看文章質量,不論作者身份。20世紀80年代初,我編發了署名為“李振宏”的文章《封建時代的農民是“革命民主主義者”嗎?》。多年后,我看到他出版的著作《歷史科學的理論與方法》,從該書后記中才知道,當年他發表這篇論文時還是本科二年級學生,而今已是河南大學教授。
在《文史哲》編輯部工作的近20年里,我時刻不敢大意,幾乎為工作投入了全部精力,好幾次生病時,打著吊針還在審稿子、看清樣。
榮譽不僅能說明過去,也能昭示未來。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勉勵,今天的《文史哲》要積極擔起新使命——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讓世界更好認識中國、了解中國。我相信,《文史哲》全體編輯人員會加倍努力,在新時代的中國學術界繼續發揮引領作用,不負黨和國家重托。
“這份情誼是鞭策我們前進的動力”
講述人:《文史哲》編輯部教授 陳紹燕
今年是《文史哲》創刊7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強調,幾代編輯人員“在弘揚中華文明、繁榮學術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作為其中一員,我深感自豪。
要按照總書記囑托辦好高品質的學術期刊,必須發表高水平的文章,而高水平的文章必出自高水平的學者。我在《文史哲》工作近30年,主要負責中國哲學方面的稿件,結識了許多德高望重的學者,如馮友蘭、張岱年、朱伯崑、張世英、樓宇烈、方立天、方克立等。他們或賜稿《文史哲》,或為辦刊提出寶貴建議,對雜志給予關愛和支持。
在眾多學者中,我與張岱年先生聯系更為密切。1980年,在山東大學攻讀中國哲學專業研究生的我首次赴北京拜訪張先生。先生的勉勵聲猶在耳——“做研究、寫論文,一定要竭澤而漁”。1994年《文史哲》開設《國學新論》欄目,向張岱年先生約稿,先生不久便寄來了《如何研究國學》一文,對國學研究提出了綱領性意見:研究國學并不意味著復古,而是達到民族自我認識的必要途徑;研究國學并不意味著反對研究西學……2001年,《文史哲》編輯部在北京召開創刊50周年紀念會,時年92歲的張岱年先生欣然與會,對《文史哲》提出諄諄勉勵。
馮友蘭先生也十分厚愛《文史哲》雜志。20世紀80年代,馮先生住在北京醫院,抱病撰寫《中國哲學史新編》一書,張岱年先生帶我前去探望。他向馮先生介紹說,“陳紹燕是《文史哲》的編輯,你可以把書的某一章交由《文史哲》先發表”。馮先生沉思片刻,緩緩說道:“《文史哲》嗎,大名鼎鼎。如果搞個連載……”我明白馮先生是希望《中國哲學史新編》一書在《文史哲》連載,但如此重大的組稿,我無法貿然決定。后來,此事雖因各種緣故未能實現,卻令我深感馮先生對這本雜志的青睞與器重。
和馮先生、張先生一樣,眾多學者給了《文史哲》寶貴的愛護與支持。70年來,這份情誼始終是鞭策我們前進的動力。
學者辦刊,為學術生長植苗培土
講述人:《文史哲》編輯部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 培
我從2003年開始在《文史哲》編輯部工作,至今已有十七八個年頭,對《文史哲》的辦刊品格和學術編輯的職責有著深切體會。雜志是學術公器,一名編輯不應只是文章體例調整員、文字校對員,更應該對學術發展有自己的想法,能夠從稿件選擇、選題設計等方面體現對學術發展的預見性,為學術“幼苗”提供生長土壤。
2008年,雜志主編王學典和我們商議,準備就“中國文論的話語重建”這一話題做一番推動工作,并以此為題舉辦“人文高端論壇”。這個話題在上世紀90年代曾經熱過一陣子,我們再次推動,能否成功?令人感動的是,倡議迅即得到各方熱烈響應。四川大學曹順慶教授爽快地說:“我一定參會,希望學者們批評我的主張。我去當這個靶子!”曹先生的見識和心胸令人感佩。因為,只有爭鳴,才能使思考更加深入,才能促進學術的良性發展。
論壇獲得了巨大成功。隨著這個論題再度為學界關注,一個更為重要的命題呼之欲出,那就是中國人文學術的中國化問題。2014年,山東省委宣傳部在威海舉辦“齊魯文化英才”培訓班,王學典主編做了近五個小時的演講,核心意思是: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加強,重構符合中國歷史、現實及未來的人文學術話語體系將是時代賦予人文工作者的重大使命。此后的學術發展印證了這一預見。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中,對創辦高品質的學術期刊提出殷切希望,這對我們是極有力的鞭策。《文史哲》始終提倡學者辦刊。這是因為,學者們有自己的研究領域,對學術有虔誠和敬畏之情,對學術界有深入關注,更能體會到一篇文章的慧眼獨具之處。從創刊到現在,曾在《文史哲》編輯部工作過的著名學者可以拉出長長的名單。作為后輩編輯、學術研究者,我會不斷提醒自己以前賢為榜樣,勇猛精進,砥礪前行。
在這里開闊學術視野,習得創新能力
講述人:《文史哲》編輯部副教授、編輯 鄒曉東
最初進入《文史哲》編輯部工作,不無猶豫,因為我志在學術,此前從未想過做編輯。那段時間,在自我介紹時,我總是先強調自己是儒學高等研究院的教師。然而,不久之后,我便體會到了這種雙重身份帶來的“福氣”。正如王學典主編所說:“這份工作對你絕對是個大鍛煉!就拿我自己來說吧,做編輯逼著我閱讀很多非專業領域的優秀論文,大大開闊了學術視野。”
的確如此。入職以來,編輯部每隔一兩年便會舉行一次“小規模、高層次、大動作”的人文高端論壇。通過籌辦并聆聽論壇、編發相關論文,我不但輪番接受著不同學科的高規格“再教育”,而且短短幾年內就熟悉了許多不同領域、不同學科的頂尖學者及其專長——學術識見想不開闊都難。
自2015年起,《文史哲》編輯部與《中華讀書報》聯袂評選、發布“年度中國人文學術十大熱點”。一大批與時代同頻共振的大議題走進了我的視野,帶動著我更好地“認識中國、了解中國”,更有針對性地“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文史哲》人清醒地知道,古今中西交匯語境下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既不可能一味復古,也不可能自我封閉。只有立足本土傳統、面向世界學術,努力生發經得起全人類推敲的論題與理論,才是守正創新之正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歸根結底要落實到這種創新能力上。而我們,定會本著“引領創新”的初心,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