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膠東在線
2021-07-09 08:23:07
原標題:紅色精神煥發時代力量!原創舞劇《地雷戰》煙臺首演
來源:膠東在線
膠東在線7月8日訊(記者 賈楚航 王向榮 通訊員 侯俊南)7月8日,由中共海陽市委、煙臺大學、膠東(煙臺)黨性教育基地共同出品的原創紅色舞劇《地雷戰》在煙臺舉行新聞發布會,該劇于當晚7:30在膠東劇院首演。舞劇《地雷戰》由北京舞蹈學院教授田露擔任總編導,由著名作曲家亢竹青作曲。煙臺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李玲,煙臺大學宣傳部部長于秀國,海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濤,膠東(煙臺)黨性教育基地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周振彥出席發布會,海陽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趙中國主持發布會。
楊濤在發布會上介紹了海陽紅色文化的發展情況和舞劇《地雷戰》的創作背景。他指出,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之時,海陽市委、市政府深入挖掘“地雷戰”文化內涵,與煙臺大學合作,邀請北京舞蹈學院田露教授、著名作曲家亢竹青老師以及在舞劇劇本、舞蹈表演、音樂制作、服裝設計、舞美設計、造型設計等領域具有高水準的人士共同組成主創團隊,吸納海陽大秧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傾力打造了原創紅色舞劇《地雷戰》。通過生動形象的藝術形式,將“地雷戰”近距離呈現在大家面前,讓黨員干部群眾在身臨其境中感悟人民戰爭的偉大力量,在與歷史的對話中傳承紅色精神。
楊濤表示,海陽人民素有革命斗爭精神,他們樂觀向上、敢為人先,用血肉之軀鑄就的“地雷戰”精神,已經深深根植于血脈之中,成為代代相傳的紅色基因。與電影《地雷戰》不同的是,舞劇《地雷戰》通過豐富的舞蹈韻律、鮮明的人物形象、準確的音樂塑造,將海陽人民骨子里的地雷戰精神、智慧、品格精準地刻畫凸顯出來,充分展現了海陽人民不屈不撓、浴血奮戰、不畏強敵、以弱勝強的精神品格,彰顯黨領導下人民戰爭的巨大偉力。
煙臺大學宣傳部部長于秀國介紹了煙臺大學挖掘膠東紅色資源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情況及舞劇《地雷戰》的排練情況。該劇從策劃到公開上演歷時近兩年,創作團隊多次深入海陽考察采風,尋找創作靈感并大量收集與之相關的歷史資料、民間故事和舞蹈素材,并與演出團隊師生一道,反復打磨劇情結構、人物塑造、舞蹈動作。60余名參演師生經過三個多月的刻苦排練,力求每一個舞蹈動作和表情都完美無缺,力求讓現場觀眾充分感受到這部大型紅色舞劇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北京舞蹈學院教授田露在介紹舞劇《地雷戰》的創作情況時表示,該劇從藝術創作層面更多的考慮是把地雷戰精神與海陽大秧歌元素結合起來塑造劇中人物,傳遞革命前輩那有著鮮活生命力的、有情感共鳴的精神世界,讓當今一代感悟到國家歷史的厚重感,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到是革命志士用熱血染成了膠東這片紅色的熱土。
發布會上,膠東(煙臺)黨性教育基地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周振彥說,海陽地雷戰是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的光輝典范,其精神內涵在當下仍然歷久彌新,有著永不褪色的時代價值,是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舞劇《地雷戰》的推出是藝術教學領域的一次大膽創新和嘗試。充分發掘和開發地雷戰紅色文化資源,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凸顯地雷戰精神的時代價值和教育意義,符合新時代黨員干部教育的工作要求,也必將會進一步提升我市黨性教育水平,引導黨員干部群眾從歷史中汲取前進力量,凝聚強大共識。
舞劇《地雷戰》創作中為何運用了海陽大秧歌元素?煙臺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李玲表示,主要基于以下兩方面考慮:一是地雷戰主要發生在海陽地區,其中趙疃地雷戰遺址2019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后,與首批國家級非遺文化海陽大秧歌,形成了海陽市有代表性的文化標志。二是海陽大秧歌粗獷奔放、熱烈歡快,作為一種風格獨特、集歌舞戲于一體的民間舞蹈,穿插在舞劇《地雷戰》的故事背景中,與故事中跌宕起伏的劇情相得益彰,進一步彰顯了海陽的地域特色。
作曲家亢竹青透露,舞劇《地雷戰》的音樂在創作中將具有海陽特色的民間小調、秧歌劇調以及具有音樂性的民間方言賦予民族搖滾樂的音樂風格和精神內涵,形成了融合電子、民族、電聲、大管弦樂在內的包容性音樂氣質。
紅色舞劇《地雷戰》首演結束后將繼續在膠東劇院面向社會進行演出,之后還將陸續到濟南、北京等地進行巡演,最大限度推向全國,更大范圍地傳播海陽紅色文化,為紅色資源賦予新的時代價值,讓紅色精神煥發新的時代力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