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2022-08-03 10:49:08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7月30日至8月6日,東盟迎來一個重要的會議期,柬埔寨作為輪值主席國將主持召開東盟外長會,東亞峰會外長會、東盟—中日韓外長會和東盟地區論壇也將在此期間舉行,預計來自39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外長及代表將聚集柬首都金邊參會。此次東盟系列會議是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東盟首次恢復線下會議。除東盟成員國內部互動之外,中美俄等域外國家外長參會尤為引人關注。據中國外交部消息,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將于8月3日至5日出席中國—東盟(10+1)外長會、東盟與中日韓(10+3)外長會、東亞峰會外長會和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并與多國外長舉行雙邊會晤,但沒有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計劃。
“東盟會議在緬甸、烏克蘭危機的陰云下召開。”美國“外交學者”網站1日稱,如何應對地區和國際危機是對東盟的考驗。法新社稱,周三舉行的東盟外長會預計將對去年4月就緬甸問題達成的5點共識缺乏進展表示遺憾,將要求采取“具體行動有效且全面落實5點共識”。
除緬甸問題外,多家媒體認為,南海局勢也將繼續成為東盟外長會上的熱點話題。“美國之音”2日援引專家的話稱,南海并非柬埔寨希望在此次會議上討論的話題,但菲律賓在新總統馬科斯的領導下將提起南海問題。法新社提及,柬埔寨10年前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時,曾與菲律賓和越南在圍繞中國和中國在南海問題的立場方面存在分歧,最終未能發表聯合公報,但有分析認為,柬方此次會努力避免出現類似情況。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亞太文化研究室主任許利平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次東盟外長會是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進行的,安全和經濟發展依舊會是主要議題。首先是新冠疫情大流行未結束,如何促進本地的經濟復蘇和增長、尤其是疫情下的合作,是首要議題;第二個是俄烏危機帶來的輸入性通貨膨脹,還有糧食危機、能源危機;第三個則是美國“印太戰略”的步步逼近對東盟的挑戰。此外,此次會議也會對東盟共同體進行評估,為即將到來的東盟地區論壇以及年底的峰會做準備。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外長和美國國務卿都將于8月3日抵達金邊,據俄塔社報道,俄羅斯外長將于4日抵達金邊。“外交學者”提到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訪臺灣引起中國方面強烈反應的這一背景,并認為,在俄烏沖突下日益加劇的戰略動蕩以及美俄、美中之間的緊張關系將為本周會議蒙上陰影。三國外長都將出席東亞峰會外長會和東盟地區論壇,它們之間的對立情緒無疑將影響會議進程。新加坡《海峽時報》評論稱,東盟外長在討論疫情下經濟復蘇、加強區域合作時將重點討論如何繼續強化東盟的“中立性”。顯然,東盟并不想在大國競爭中受沖擊。
許利平提到,佩洛西的這次亞洲訪問可謂一場“麻煩之旅”。東盟最大的紅利就是和平與穩定,佩洛西的訪問在東盟國家看來是非常不合適、也是不受支持的,因為會給東盟地區帶來很大的不穩定因素。許利平表示,在復雜的、不確定的國際形勢下,東盟應該會扮演一個“中間者”的角色。美國非常清楚東盟是不會選邊站的,但從雙邊層面,美國很可能夾帶私貨,畢竟它在這一地區有同盟國,在安全議題上有其優勢。在“印太經濟框架”方面,東盟也有7個國家加入,美國可能會有新動作來加強和這些國家的協調。他認為,整體上來說,美國不會放棄在安全和經濟議題上對東盟施壓,但效果不會很好。
據美聯社此前報道,雖然美中俄外長將在金邊參會,但“沒有跡象”顯示美國國務卿會與中、俄外長舉行雙邊會晤。王毅與布林肯不會會晤的消息也被中方證實。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日透露,王毅此行將應約會見老撾、文萊、日本、斯里蘭卡、新西蘭等國外長,就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但沒有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計劃。當被外媒問及中美外長不舉行會晤是否反映中方對美方不滿時,華春瑩進一步表示,關于中方近期在一系列重要問題上的立場,我們已經通過各個渠道、明白無誤地向美方清楚地闡明了立場和態度,希望美方能夠準確領會有關信息,不要有誤解誤判。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副所長張騰軍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雙方沒有外長會是因為美方沒有為外長會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他表示,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所說,中方其實已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不斷向美方喊話,美方已完全接收到了信息,但布林肯仍在發表錯誤言論,這就說明他沒有誠意,或者至少沒有傾聽中方相關訴求的意愿,從這一點上來講,我們跟他談恐怕也沒有太大的必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