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愛濟南客戶端
2022-08-12 11:32:08
原標題:立秋≠涼快!濟南市五院提醒:“秋老虎”發威,謹防中暑
來源:愛濟南新聞客戶端
立秋以來,部分地區下起了絲絲小雨,但高溫仍不時殺出個“回馬槍”。秋老虎”發威,不可小覷。今年,高溫天氣更是一浪高過一浪,溫度之高和持續時間之長頻頻刷新記錄,涉及的地區也越來越多,高溫紅色預警更是成為熱搜刷屏。“熱死人”亦不再是高溫難耐的形容詞,而是真實事件的描述,熱射病已成近期大眾關注的熱點。但熱射病不等于中暑,它只是重癥中暑所致的疾病之一,在熱射病發生之前有些癥狀和體征需高度警惕,處理得當可避免病情進展,挽救病人的生命。
先兆中暑
高溫環境下,出現頭暈、頭疼、四肢無力、口渴、多汗、心慌、胸悶、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體溫正?;蚵杂猩撸ㄒ话悴怀^38.0℃),可伴有面色潮紅、皮膚灼熱等。此時應及時將患者運送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分和鹽分,短時間休息后癥狀即可消失。
輕癥中暑
除上述病癥外,體溫38℃以上,面色潮紅,胸悶,有面色蒼白,惡心、嘔吐、大汗、皮膚濕冷、血壓下降等呼吸循環衰竭的早期癥狀。
重癥中暑
重度中暑按臨床表現不同可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三種。
1、熱痙攣
主要因高溫引起大量出汗,水分和鹽分丟失引起的電解質平衡失調所致。表現為全身肌肉痙攣及劇烈疼痛,以腓腸肌最為明顯,痙攣一般呈對稱性,時而發作,時而緩解,輕者不影響工作,患者神志清醒,體溫多數正常。
2、熱衰竭
主要因高溫引起外周血管擴張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環血量減少而致,起病迅速。表現為頭暈、頭疼、心慌、多汗、口渴、惡心、嘔吐,隨后出現皮膚濕冷、面色蒼白、暈厥、血壓短暫下降,體溫多不升高。老年人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現熱衰竭的比例較高。
3、熱射病
多數患者起病急,少數有前驅期,表現為無力、頭疼、頭暈、惡心、嘔吐和多尿。典型癥狀為急驟高熱、體溫常在40℃以上,皮膚干燥、灼熱而無汗,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等,如體溫超過41℃且持續時間較長,可合并多臟器功能衰竭和彌散性血管內凝血,預后較差。
出現重癥中暑時,應立即送入醫院,治療原則是降低體溫(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糾正水和電解質紊亂,積極防治休克、腦水腫等。熱痙攣患者口服含鹽飲料即可,必要時可靜脈推注葡萄糖酸鈣液。熱衰竭患者,首先在陰涼處平躺,補充水鹽后一般可恢復,有時靜脈注射50%葡萄糖液可有助于恢復。
預防中暑
夏季太陽短波輻射最強烈的時間是10時—15時左右,應盡量避免在強烈陽光下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特別是午后高溫時段和老、弱、病、幼人群。在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時,要避免長時間在陽光下曝曬,同時采取防曬措施:穿淺色或素色的服裝,戴遮陽帽、草帽或打遮陽傘。
1.注意補充水分
在高溫天氣里,不論運動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體的攝入,不應等到口渴時才喝水。如果需要在高溫的環境里進行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至少每小時喝2~4杯涼水(500-1000ml),水溫不宜過高,飲水應少量多次。高溫天氣時,不要飲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飲料。這些飲料會導致失去更多的體液。同時,還應避免飲用過涼的冰凍飲料,以免造成胃部痙攣。
2.注意補充鹽分和礦物質
大量出汗將會導致體內鹽分與礦物質的流失。流失的鹽分和礦物質必須得到補充以滿足人體正常的需求。運動飲料可以幫助人們在流汗的過程中補充身體所需要的鹽分與礦物質。如果正在進行低鹽飲食,在喝運動飲料或服用鹽片之前,應當咨詢醫生。
3.注意飲食及休息
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飲食盡量清淡,攝取足夠的熱量,補充蛋白質、維生素和鈣。多吃水果蔬菜。保證充足的睡眠。睡覺時避免電風扇或空調直吹。
4.隨身攜帶防暑降溫藥物
如:藿香正氣水、仁丹、十滴水、風油精等。當已經感覺到自己的心跳加重且胸悶憋氣,尤其,已經感到頭暈、意識模糊、虛弱,甚至暈倒的時候,要立即停止一切活動。迅速找到背陰或涼爽通風的地方休息。
(愛濟南記者:陳尚瑞 通訊員:胡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