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2023-03-04 15:21:03
原標題:“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明珠”!中白工業園,以產業聯通歐亞大陸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記者 張妮 環球時報駐俄羅斯特派記者 肖新新】編者的話: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白俄羅斯是最早響應并積極參與中方“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雙方共建的中白工業園也已走過十年的發展歷程,如今已成為中白合作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標志性工程,也是我國在海外面積最大、合作層次最高的經貿合作區。近幾年來,中白工業園接連遭受新冠疫情、俄烏沖突、西方制裁等“黑天鵝”事件沖擊,作為連通歐亞經貿的重要樞紐,中白工業園如何抵御危機亂象的不利影響,發揮好自身在地理區位、營商環境、研發創新等方面的優勢,持續拉動更多企業入園開拓市場呢?《環球時報》記者日前對中白工業園相關負責人及入園企業代表進行了深入采訪。
“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明珠”
“中白工業園的區位優勢非常明顯。”中白工業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鐘漢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該園區坐落于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機場附近,總面積達112.5平方公里,由于白俄羅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貫通歐亞的重要樞紐,且法律健全、政府廉潔度高、社會安全系數排名世界前列,為中白工業園及其入駐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先決條件。中白工業園的最大優勢在于政府合作層次高,通過總統令形式頒布各方面優惠措施,投資環境有保障。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入園企業在開始盈利的前十年免征所得稅,十年后到2062年所得稅減半征收;園區企業設備進口免增值稅;園區工作人員的個人所得稅比白俄本地低4%;園區管委會設立一站式服務中心,幫助園區企業辦理赴俄羅斯開展業務的手續等。
據李鐘漢介紹,中白工業園已有來自15個國家的107家企業入駐,其中,中資企業50家,占比46.73%;白俄企業37家,歐美及其他國家資本企業20家;協議投資總額13.3652億美元。入駐企業涵蓋機械制造、電子商務、新材料、中醫藥、人工智能、5G網絡開發等領域。據白俄羅斯國家通訊社報道,習近平主席把中白工業園稱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明珠”。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白俄羅斯的農副產品是中國所需,中國的加工制造和日用品制造在白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如果園區能做到很好的整合,就相當于把中國的國民經濟體系結構平移到白俄羅斯,使中、白國民經濟體系跨區跨境延伸,形成一個實實在在的產業機制。”
外部環境巨變
中白工業園的園區發展規劃共分5期,最終目標是發展成為擁有2萬多人口的產城融合的明斯克衛星產業城。經過第一個5年發展,中白工業園已完成一期8.5平方公里的基礎設施建設,2021年開始進入第二個5年發展階段,聚焦5G、無人車、新材料等九大產業。目前園區已獲批白第一個無人車試驗區及第一個5G試驗區。據李鐘漢介紹,“白俄羅斯國家館”電商項目于2022年6月在京東、抖音電商平臺投入運營,項目通過直播帶貨優質白俄羅斯產品等形式,去年累計銷售額達893.35萬元人民幣。
但近年來新冠疫情、俄烏沖突、西方制裁等“黑天鵝”事件一定程度上打亂了中白工業園的發展節奏。李鐘漢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受俄烏沖突外溢和西方制裁影響,不少中西方投資者暫緩投資計劃,中白工業園作為開發歐盟市場“橋頭堡”的優勢也發生一定變化,招商引資難度加大。園區一些企業面臨經營成本上升、融資付款渠道不暢、物流受阻、招工困難等壓力。此外,由于制裁原因,中白兩國雙向付款渠道均受到較大阻礙,導致入駐企業在資金流動方面存在較大困難,也成為潛在投資者入園的障礙。
外部環境的變化并未阻斷中白工業園的發展進程。據李鐘漢介紹,園區通過多個渠道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匯率和付款渠道不暢問題;協助園區企業擴大市場,推動機械制造類企業參與進口替代進程,深度開發白俄羅斯市場等。
這些解決方案帶來的成效直接反映在園區的招商引資和企業經營上。剛結束訪華行程的白總統盧卡申科說,根據最新統計數據,僅去年就有19家企業入駐中白工業園,截至2月22日,園區自今年年初以來又新增7家入園企業。白俄羅斯國家統計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白工業園園區企業凈利潤達3410萬白俄羅斯盧布,同比增長1.4倍。
據《今日白俄羅斯報》網站報道,白俄羅斯經濟部長切爾維亞科夫近日表示,制裁不僅是限制,也是商業機遇之窗。隨著西方公司撤離,白俄羅斯市場上出現的行業空白,為園區企業創造額外競爭優勢。園區可以迅速提高技術設備、運輸等領域的本地化水平,及時用這些產品替代下降的進口產品。李鐘漢認為,歐盟區域的供應鏈中斷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俄語區市場會存在較大的進口替代需求,未來有必要適時引進可填補空白需求的中國相關產業企業入園”。
“考慮到外部環境發生巨變,今年中白工業園將重點建設兩個平臺。”李鐘漢介紹道,一是發揮產能合作平臺作用,開發模式將由原來的大規模開發轉為以產業規劃為導向的精耕細作,打造產業集群。中白雙方在高新技術、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大數據、電子政務等方面深化了合作意向。另一個平臺是兩國的經貿合作平臺,繼續加大新興業務開發力度,培養新的創收渠道,比如探索綠色生態業務。
“白俄羅斯泥炭質美價廉,卻大部分被用于燃料及低端改良肥,開發技術和品質較為落后,而中國的土壤改良、育種栽培行業對泥炭的需求日益增加。基于此,我們以白俄羅斯泥炭為綠色生態主打產品,推進其泥炭技術改良和產品升級,對接中國市場需求。”據李鐘漢介紹,去年9月22日,中白首列泥炭班列已從白俄羅斯銷往中國市場。
外循環的重要支點
正是憑借地理區位、產業結構、投資營商環境等方面的優勢,中白工業園已成為中企開拓海外市場的重要平臺。
“國內很多大型外向型生產企業以前主要面向美國市場,在中美摩擦加劇的形勢下,中白工業園可幫助中國企業開拓更多國外市場。”中白工業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前總經理嚴剛此前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稱,中白工業園輻射歐亞聯盟及歐盟,覆蓋人口超6億,很多中國企業都通過入駐中白工業園開拓了新市場。他舉例稱,中聯重科與白企業成立合資公司,主要從事工程啟動設備、混凝土機械設備的研發和生產,打開了俄羅斯、白俄羅斯以及中亞和東歐市場的大門。
“如果說過去40年中國和歐洲的貿易主要集中在西歐國家,那么今后15年到20年的重點將是西歐加原蘇東板塊。”曹和平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新冠疫情和單邊主義給國際貿易大環境帶來較大不確定因素,中國要走更均衡的內外“雙循環”經濟發展道路。“目前外循環需要尋找新的支點,而中白工業園就是一個重要支點。”
與其他產業園不同,中白工業園還希望發揮周邊國家的科研力量優勢,打造成“一帶一路”海外科研合作平臺。中白航天高新技術產業研發中心有限公司2018年入駐中白工業園,該公司董事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國際化總師李平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多方支持下,公司入園后在中白工業園創建了海外的第一個實體研發中心,與白科學院、白國立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科院西光所資產公司等國內外合作伙伴合作運營多個國際聯合實驗室,涉及新材料、等離子體技術、新能源先進動力等,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煤化工、石油化工等技術都可轉化應用到民用領域,適合‘走出去’發展。而白俄羅斯有蘇聯‘總裝車間’的美譽,在數學、物理、機械制造、光學等很多領域都處于歐洲先進水平,雙方合作空間很大。”李平表示,近期,該公司還聯合白科學院、央企和地方共同打造數字碳中和國際合作平臺,為實現“雙碳”目標、可持續發展和“一帶一路”綠色發展貢獻力量。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園區還啟動了“星火計劃”,為初創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幫助白孵化大型科創類企業。未來,園區還將探討中醫藥走出去的可行路徑。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