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3日訊 初春時節的黎明時分,在青島小麥島公園,當紅日第一縷霞光喚醒大地與海洋,“咔嚓咔嚓”的快門聲便此起彼伏,慕名而來的市民和游客都對這磅礴勝景贊嘆不已。
近年來,青島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生態環境修復,小麥島由“破敗漁村”向“海洋之心”的華麗轉身,便是其中一個縮影。小麥島公園位于青島市嶗山區濱海旅游度假區,面積15.71 公頃,離岸150米,因島上曾經遍生青草,猶如麥苗,故名小麥島。歷史上,該區域漁村星羅棋布,本世紀初,因意向外資撤退,導致島上違建遍地、雜草叢生,長期無人問津,甚至一度淪為“漁船墳場”。
小麥島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源于一份規劃,即原青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發布的《青島市“十三五”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規劃》,其中提到,將實施小麥島生態修復工程。彼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已經成為共識。在此引領下,小麥島規劃以“綠色生態麥島,藍色健康生活”為主題,以“綠”色植物群落為基底,以“藍”色天空海洋為背景,通過保護天然礁石,修復自然地貌,從而順勢修建環島步道,整體打造休閑健身的生態綠島。
說了算,定了干。青島市、嶗山區兩級聯合攻堅,除荒草、清垃圾、拆違建,為落實規劃的“畫筆”鋪好“畫布”。工程實施過程中,始終貫徹生態保護原則,時刻尊重山體肌理,植栽設計以黑松、刺槐等高大樹種為“骨架”,以白蠟、樸樹等落葉喬木為“肌膚”,同時廣泛栽種適合生長的中低空間灌木及花卉植物。通過這種適地適樹、混交密植的方式,在勾勒出多彩視線空間的同時,實現對物種多樣性的保護,使自然山體修復整合,形成生態滿園、綠意盎然、層林盡染的景觀。
記者從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嶗山分局了解到,近年來,嶗山區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穩步推進。以灣長制為總抓手,以改善海洋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 持續開展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攻堅戰、入海排污口整治、濱海濕地修復等行動,全面壓實陸、岸、海生態環境綜合整治責任,堅持陸海共管共治,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良好成效,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連續多年達到100%。
“面子”有了,“里子”也必不可少。生態修復過程中突出海綿理念, 采用透水材料鋪設園間小路和濱海步道,整個小島仿似一塊巨大的海綿,凡有降水,就能按照設計標準對雨水進行調蓄涵養,不僅滋潤了綠地植被,還能將積蓄的雨水用于灌溉、公廁等,實現水資源的再利用,達到綠色可持續的目的。
小麥島生態修復工程開展以來,共實施綠化12萬余平方米,栽植喬木1900余株,灌木230余株,各類花卉2.2萬余平方米,成品草皮7萬余平方米,新建堤壩100米、濱海棧道園路1.2千米、擋墻砌筑790立方米,放置自然景石60噸,繪就了一幅美麗動人的近岸生態畫卷。
煥發出新生機、新活力的小麥島,以“驚艷”的姿態展現在人們眼前。來休閑的市民多了起來,或三三兩兩、聽濤觀浪,或獨自漫步、舒展筋骨;來打卡的游客多了起來,他們笑靨如花,在鏡頭里留下最美的身姿,他們腳步輕盈,在自然中享受歡樂的時光;來開直播的網絡主播多了起來,草坪上、山坡下都傳出美妙動聽的歌聲,在碧海藍天的映襯中打動了現場的觀眾、征服了遠方的朋友。
如今的小麥島公園猶如一顆璀璨的寶石,散發著誘人的魅力,吸引的人流量也變成了扎實的“人留量”,使其躋身與棧橋、嶗山齊名的青島必玩景點,高峰時每日進出島可達近10萬人次。相關部門順勢而為,在持續鞏固生態修復成果的同時,打造網紅節點,不斷提升游覽體驗,營造了具有獲得感和幸福感的生活、旅游氛圍,同時極大地提高了城市生態環境品質。
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嶗山分局管理二科負責人表示,正是因為嶗山區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斷探索生態文明建設的豐富內涵與實踐,在2022年11月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統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高質量保護,強化生產生活生態融合功能,打造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為建設山海城共融的美麗青島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