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商報
2023-08-14 09:50:08
原標題:煙臺蓬萊水城:千年古港 海防重鎮
來源:山東商報
原標題:煙臺蓬萊水城:千年古港 海防重鎮
來源:山東商報
丹崖山上,古老的蓬萊閣聞名遐邇,千百年來吸引著八方游人。丹崖山下,作為古代重要的商業貿易港口、軍事堡壘要塞,蓬萊水城也曾是“北方第一港”,名重一時。從商港到軍港,從登州港到蓬萊水城,走過一段壯闊的歷史變遷。“建筑是從大地生長的藝術。”走在這片神話與歷史交織的厚重土地上,一座座古樸的建筑,以及波光粼粼的小海,目之所及,歷史、文化與藝術在這里凝固成城。
1982年,蓬萊水城與蓬萊閣一起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2005年開始,蓬萊市委、市政府投資5億多元,征用土地376畝,分批搬遷水城居民600余戶,本著保護性開發、合理利用的原則,恢復蓬萊水城明代古軍港的歷史風貌。今天,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通過建筑看見一座古港的變遷,也循著抗倭英雄戚繼光的事跡,探尋那段屬于水城的波瀾壯闊的歷史。
◎文/圖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許暢 發自煙臺蓬萊
“北方第一港”
“蓬萊、方丈、瀛洲”,是先秦神話中位于東海的三座仙山。秦始皇東巡、徐福東渡等典故,讓蓬萊之名為天下所熟知。據載,漢武帝東巡時,曾臨海遠望蓬萊山,并在彼處筑城,便稱蓬萊。至明朝,一段“八仙過海”的神話故事,又讓這座膠東半島最北端的小城多了一份奇幻色彩。
唐朝在絕大部分時間里,地方上實行州、縣兩級制度。史書記載,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高祖李淵初設登州,文登為治所。神龍三年(公元707年),蓬萊成為登州治所。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登州治蓬萊,有蓬萊、黃縣、文登、牟平等4縣。后來,古登州城形成了“一府三城”的格局,分為府城、水城和沙城。這里的水城,說的便是今天講的蓬萊水城。
蓬萊水城古稱登州港,城依山傍海而建,位于蓬萊閣東南,總體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為丹崖山,再往西是田橫山,西南有紫荊山,南有廟山,成為這座古代著名海港的天然屏障。如今,蓬萊水城與丹崖山上的蓬萊閣古建筑群,組成了蓬萊閣景區的主要景點。采訪當日,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登上丹崖山,適逢平流霧之景,得以在置身“人間仙境”之余,于云霧繚繞間遠望水城全貌,從水門到小海,一片翠色掩映中,水城建筑群盡收眼底。
由于瀕臨渤海、黃海,又相望朝鮮、日本,讓蓬萊在史書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史書記載,唐朝中期以后,蓬萊憑借地理位置與政治地位,登州港一躍發展為中國“北方第一大港”。唐宋時期,其與泉州、明州、揚州并稱四大通商口岸。這里既是唐代日本、朝鮮“遣唐使”頻至的登陸地,也是東方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
蓬萊閣景區文物部副部長劉莉告訴記者,唐代以前,登州港是一片較大的水域,“水面面積相當于現在的三四倍”,后因為海水后退,更多陸地顯現出來。今天,我們所稱登州港屬于狹義上的稱呼,“從廣義上說,古代登州范圍內的海港都叫登州港”,“通過這種人員的往來,物資、文化的交流,帶動了這座港口城市的發展。”
今天的蓬萊水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海軍基地,周長2248米,面積達27萬平方米。記者看到,蓬萊水城有南北二門,南門名為振揚門,與陸路相連。北門名為水門,是水城與海上的出入通道。水城中的小海,碧波蕩漾,是一處水面開闊的港灣,面積7萬平方米,是古時停泊船只的港灣。而今,小海退去貿易船只往來的嘈雜與戰船往來的喧囂,滿目青山綠水,游人如織。
海防要塞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在蓬萊水城東炮臺南面城墻不遠處,見到一段明代水城城墻遺址,目測長約四五米,寬、高一米有余。城墻遺址現存部分為夯土所筑,上面長滿青草。“我們現在看到的水城,是在‘刀魚寨’基礎上擴建的,保留的是明代風貌。”劉莉對記者說,“宋代中葉以前,這里基本是一個貿易港口。港口功能的變化,是從宋代中葉以后開始的。”地理位置上,蓬萊與遼東半島隔海相望,距離較近。據載,宋仁宗慶歷二年(公元1042年),為了防御北方契丹族從海上來犯,時任登州郡守郭志高修建了一座港口,名為“刀魚寨”,這便是蓬萊水城的前身。登州港逐漸從商用之港轉為軍用之港。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得知,刀魚寨是在天然港灣的基礎上,依托丹崖山的山勢,圍建起的一座馬蹄形的海港。“因為港內停泊外形酷似刀魚的戰船”,故名。彼時,刀魚寨置有刀魚巡檢,水兵300人,“常年駐扎在廟島,港里主要停泊戰船、操練水軍等。”關于刀魚寨,曾任登州知州的蘇軾曾在文章里寫:“自國朝以來,常屯重兵,教習水戰,旦暮傳烽,以通警急。”蓬萊,如此逐漸成為一座邊防要塞。
劉莉對記者說,至元朝,刀魚寨的基礎得到繼續保留。元末明初時,倭寇頻對山東半島進行襲擾,“史書記載,沙門島曾遭到倭寇數以千計的進犯。”為防御倭寇,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在“刀魚寨”的基礎上,明政府修建了碼頭和土城墻,奠定了今天蓬萊水城的雛形。明萬歷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總兵李成勛在蓬萊水城夯土城墻外面包砌磚石,同時增筑敵臺,水城規模得到進一步完善。
據介紹,水門以外的海中筑有防波堤,水城內筑有平浪臺,上建太平樓,同時又有碼頭、炮臺、敵臺以及水師營地等軍事防御設施。其中,防波堤主要是減輕海浪對港內的沖擊,同時可以減少泥沙涌入港內;港內的平浪臺則是用小海清淤時挖出的泥沙修筑的,其主要作用也是減弱涌入港內的海浪的沖擊力,同時使得泥沙在此沉積,便于清淤,最終保證“即使外面風浪很大,水城內部仍然風平浪靜。”
“由于平浪臺正對大門,就像水城的‘影壁’,自門外看不到水城內部,也起到一個保護軍事機密的作用”,“關鍵時刻,平浪臺上可以架設大炮,作為炮臺、敵臺的火力支援。”。劉莉告訴記者,“現在水城天橋的關門口,原是從丹崖山向東延伸而來的一段山梁,明朝洪武九年于此處經人工鑿通,修建了現在的水門。”
水門建起來后,海水得以引入城中,形成了小海。小海南寬北窄,是水城的中心。后來,人們將城內的畫河改道城外,使其成為一條護城河。最終,蓬萊水城形成了“城中有水,城外有護城河,‘城圍水、水環城’的格局。因城中有水,故俗稱‘水城’,歷史上也叫作登州水城。”
英雄足跡
沿蓬萊水城城墻,自北往南行,遠眺海岸之余,一座仿古建筑群映入記者眼簾。據工作人員介紹,那里便是戚繼光紀念館。蓬萊,正是戚繼光故里。2019年6月,蓬萊水城內的戚繼光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記者得知,戚繼光紀念館是在原備倭都司府的基礎上重新布展的。彼時,明朝政府在蓬萊水城內設置總領山東海防的備倭領導機構,蓬萊水城由此得名“備倭城”。
明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明成祖朱棣在沿海設立6個備倭都司,“山東是最早建立的一個。”記者在戚繼光紀念館大門一側見到一塊石碑,碑上的文字這樣介紹:“山東備倭都司主管山東地區海防備倭事務,其辦公及居住場所位于蓬萊水城。2010年,‘備倭都司府’在原址基礎上,按照明代正二品官衙規制修復完工。這是中國首座明代海防軍事指揮官衙復原建筑。”
記者見到,戚繼光紀念館大門正對的影壁上,雕刻著戚繼光的詩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從大門進入,抬頭可見,正上方一塊紅色匾額上以雄勁的筆體寫著“民族英雄戚繼光”七個大字。
這是一座中軸對稱的五進仿古建筑,風格古樸莊重,五進院落彼此串聯呼應,構成一個有機整體。整座建筑群包括“將門世家”“勛垂東南”“望著幽燕”“一代戰神”“流芳華夏”五個主題,每個展廳按序而建,系統而鮮明地展示了“矢志報國、保境安民、革故鼎新、使命擔當、克己修身”的戚繼光精神內涵,再現了戚繼光山東海防備倭、閩浙沿海抗倭、薊鎮戍守邊關等人生場景。
追溯戚繼光的人生軌跡,可窺見他與蓬萊及蓬萊水城的交集。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6歲的戚繼光隨祖母從山東濟寧回到蓬萊。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戚繼光赴京世襲登州衛指揮僉事。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繼光升署都指揮僉事,總督山東備倭。
萬歷十三年(公元1585年),58歲的戚繼光回歸蓬萊故里。在他人生最后的兩年時光里,他捐修蓬萊閣,教導后代讀書,整理案牘等。如今,古老的蓬萊水城成為一段波瀾壯闊歷史的見證,在這里,民族英雄戚繼光的名字與事跡,還在時常為世人提起,引人敬仰。
【點擊】
古老的帆影
在蓬萊水城西南,蓬萊古船博物館(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面朝小海而建,這里是目前我國陳列古船數量最多、種類最豐富的博物館,也是目前為止我國唯一陳列有外國古船的博物館,以實物向世人直觀地展示著這座古代海港的歷史變遷。記者沿小海之畔前行,從遠處便望見博物館頂部的平臺之上,幾艘木船的桅桿高高聳立,令人想到那從古代時便揚起的風帆。
蓬萊古船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近百年來,蓬萊水城先后經歷了三次大規模清淤,分別為1964年、1984年和2005年。其中,在1984年清淤工程中,清理出1條元代戰船。2005年,又清理出1條明朝戰船和2條朝鮮半島高麗古船,2012年5月18日,歷時四年,在發掘古船的遺址上建設的蓬萊古船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步入展廳,眼前映入碩大的古船以及古船構件遺存,是館內最矚目的存在。如今,四艘古船已成為研究蓬萊水城與登州古港歷史的重要媒介。記者了解到,一號元代戰船“殘長28.6米、殘寬5.6米、殘高1.2米、船體呈流線型,有14個水密艙,頭尖尾方……是我國已出土古船中最長的一艘”,該船出土時,還一同發現了鐵錨、木錨、石錨、銅炮、鐵劍及大量陶瓷器等物品。此外,二號古船為明代戰船;三號古船為明代高麗貨船,是目前我國發現的第一條外國古船,“古船平底,方頭方尾,兩端上翹,呈短肥狀,有10個艙。”
展臺上的一根長8.2米、寬0.43米、厚0.41米的明代紫檀木舵桿,在1984年出土于蓬萊水城小海。木頭一端表面刻有描述木體狀況的說明文字,可知此木為明永樂十年六月選用的造船材料。這根尚未雕琢使用的名貴木材,曾目睹了蓬萊水城的繁華貿易,也見證了蓬萊水城的今日蛻變。
當年,從古登州港出發,經廟島群島到遼東半島老鐵山的“登州水道”,是古代我國北方地區開展貿易往來、軍事活動的海上交通要道,同時也是與東方諸國互通往來的重要航線。記者在館內見到許多從該水域打撈上來的歷代文物陳列,有外表布滿水草、貝殼的陶鬶、陶碗等。同時作為當時重要的“陶瓷之路”中心之一,出自各大名窯的瓷器由此經海路一路東行,展廳中藏有一件磁州窯的云龍紋白釉瓷罐,罐體完整,線繪流暢,富有特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