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2023-12-28 11:29:12
原標題:截至目前,煙臺市生態環境部門已審批836個建設項目,保障有效投資1600億元
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截至目前,煙臺市生態環境部門已審批836個建設項目,保障有效投資1600億元
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綠色亦是驅動城市產業升級的重要引擎。昨日下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綠色護航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
記者從昨日的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煙臺市生態環境局聚焦“堅定不移服務重點項目、堅定不移服務企業發展、堅定不移改善環境質量”三大工作任務,實現了環境質量與經濟發展的雙擴雙擁:對104個掛圖作戰重點項目、1156個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實行臺賬化管理,保障了1600億元的有效投資。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煙臺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自覺把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經濟有機統一起來,讓綠色引擎為城市的跨越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和后勁。
1小時內響應
12小時內解決問題 保障1600億元有效投資
環境影響評價是在發展中守住綠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線,對于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發揮著重要作用。
如何既守住生態底線,同時又兼顧發展,深入一線、靠前服務尤為重要。
煙臺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德勝介紹,為精準做好環評審批服務保障,市生態環境局已對104個掛圖作戰重點項目、1156個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實行臺賬化管理、安排專員一對一靠前服務,定期調度進展,提前研判項目的環境可行性;深入60余家企業調研發展狀況,幫助企業出謀劃策,積極協調解決項目開工建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以日前出臺的排污許可三項制度為例,市生態環境局主動幫助企業申領排污許可證。先是組建排污許可技術服務小組,構建及時、準確、專業的咨詢響應機制,做到1小時內響應、12小時內解決問題;再是優化了受理窗口前移、臨期提醒等服務舉措,建立“一家企業、一個人員、一管到底”的排污許可企業幫扶機制,對每一家申請排污許可證的企業,都安排專人走到現場,幫助企業梳理排污許可證申請材料,普及排污許可制度相應法律法規要求。
環評審批是建設項目依法開工建設前必須完成的重要一環。如何在保障生態安全的前提下,推動重大項目、企業項目盡快落地?
答案是:優化和簡化環評文件編制。王德勝表示,為推動重大項目盡快落地,市生態環境局推行“不見面”審批,環評、排污許可受理窗口全部前移到區市,方便企業“就近辦”,并將涉及陸域環評、海洋環評、輻射環評、入海入河排污口設置等多個事項的,統一納入一本環評文件,實現一次審查一個批復“集成辦”。
要素保障則是一切政策制度實施的根本。為確保重大項目落定、落好,市生態環境局提前介入新上重大項目,為項目總量指標缺口提前謀劃。截至目前,全市生態環境部門已審批836個建設項目,保障了1600億元的有效投資。
提升監管效能
全市非現場執法比例達到30%以上
護航經濟發展,環評審批流程在“簡”的同時,也意味著要更“嚴”。
為此,近年來,生態環境局嚴格執行項目環境準入條件,嚴把項目審批關口,對不符合要求的建設項目一律不予通過審批。
“嚴”的另一措施,則是加強中介機構監管。對此,市生態環境局建立環評文件“紅黃藍”分類管理制度,并對69家環評單位實施分類亮牌,將獲得“紅牌”較多的編制單位列入重點監管對象。目前,還對全市環評單位開展全覆蓋現場檢查71家次。“其中,我們對3家環評單位和4名編制人員失信記分。”王德勝在發布會現場介紹,所有失信單位或個人均會上傳至信用平臺,落實“一處失信、全國受限”的跨地區環評失信懲戒機制。強化業務培訓指導。出臺排污許可審查內部程序、技術支持機構管理辦法、監管實施意見等三項制度,完善排污許可全鏈條“一證式”監管體系,深入開展“全面培訓、全面核查、全面提升”工作,對企業和環保管理人員4600人次進行培訓,有效提升了企業的環境管理能力和污染防治自覺性,促進排污許可提質增效。
當然,為避免“一刀切”的現象發生,也為了更好地服務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市生態環境局在減負方面還出臺了相關的政策。
王德勝介紹,首先是嚴格執行《山東省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煙臺市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和一般違法行為減輕行政處罰事項清單》文件要求,對符合輕微免罰的違法行為不予處罰。據統計,2023年全市輕微免罰案件19件,從輕處罰案件11件。
實施智慧監管,則是“人性化”執法的又一體現。依托山東省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智慧監管系統和企業端APP,鼓勵企業環境問題線上整改,線上審核,遠程智能監管,目前已有14447家企業上線企業服務端。
用“一張清單”差異執法,正面監管。利用企業環境信用評價機制杠桿效益,對納入正面清單的238個企業或項目充分信任和支持。目前,全市非現場執法比例達到30%以上,在加大正向激勵力度的同時,讓自覺守法企業普惠受益。
50個項目“打捆”審批
節省費用40余萬元
環評改革只有持續深化,綠色發展才能穩步提檔升級。也正因如此,煙臺在萊山經濟開發區開展生態環境部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改革試點工作,對符合規劃環評和“三線一單”要求的建設項目,在環評形式、審批流程上大幅優化簡化,實現審批時限再壓減,大幅降低了項目落地的制度性成本。
為了推動減污降碳研究。積極探索減污降碳協同經驗模式,完成黃渤海新區“三線一單”減污降碳協同國家級試點、碳排放納入規劃環評省級試點,在全市深入開展“三線一單”減污降碳協同管控研究,進一步推動全市空間優化布局。
毋庸置疑,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讓煙臺的營商環境越優、越好、越“人性”。為此,煙臺市決定對產業園區內同類型小微企業和同類型基礎設施項目實施環評“打捆”審批。目前,已對指導招遠市50條河道水域綜合治理項目進行“打捆”,為企業節省時間2個月,節省費用40余萬元,真正實現了審批時間再縮短、環評費用再壓縮、企業負擔再減輕。
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以綠為底,高質量崛起的煙臺,正繼續以奮進者的姿態走在前、當先鋒,書寫新時代的煙臺“綠色答卷”。
YMG全媒體記者 童佳怡 通訊員 謝楠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