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4-12-06 10:50:12
原標題:臨沂加速新質產業集聚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臨沂加速新質產業集聚
來源:大眾日報
□ 本報記者 杜輝升 劉元迪
11月29日,記者從臨沂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臨沂將打造“一城一都一基地”,加速新質產業集聚。
臨沂市深入踐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著力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激發高質量發展綠色動能,能源綠色低碳發展邁上新臺階。
實施“一加一減一倍增”,能源綠色屬性更加鮮明。一是清潔能源“加速”發展,綠色供給實現躍升。臨沂市持續推動清潔能源開發建設,截至2024年10月,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實現突破900萬千瓦,居全省第3位,“十四五”期間實現翻番。其中,全市生物質發電裝機51萬千瓦,全省第1;光伏發電裝機604萬千瓦,全省第2。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連續3年超過煤電裝機規模,成為臨沂市第一大電源類型。費縣、沂南縣納入省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試點縣。沂水上小莊“零碳”鄉村、臨沭朱村“紅村綠電”革命老區綠色用能新模式入選省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典型案例。二是煤炭消費持續“減少”,煤電轉型升級加速。推進煤電“上大壓小”,加速恒新能源等高效煤電規劃建設,加快落后小煤電關停并轉,“十四五”以來,煤電裝機占比下降25.4個百分點。煤電正加速向“壓艙石”“調節器”角色轉變。加快實施大型煤電機組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和供熱改造“三改聯動”,到2025年年底實現改造提升200萬千瓦。三是消納能力實現“倍增”,儲能布局全面提速。開展儲能“倍增行動”,積極推動儲能設施建設,力爭到2030年實現儲能容量“倍增”,達到300萬千瓦以上,提升電網消納能力。臨沂納入省首批“云儲能”試點,到2025年全市在蒙陰、沂水、沂南、費縣4個縣區,選擇部分新能源電力消納困難的10千伏臺區,試點建設一批“云儲能”示范項目。開展百園千企“光儲用零碳行動”,鼓勵企業“自發自用”。費縣沂蒙120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運行效率達80%,國內領先。
打造“一城一都一基地”,加速新質產業集聚。一是用好資源稟賦,打造“中國光伏新城”。發揮石英砂和物流優勢,堅持光儲用一體化發展,落地了曜靈時代、緯景儲能等27家光儲制造企業,打通了光伏、儲能產業鏈條,加快打造河東、蘭陵、蘭山3個光儲產業園區。二是發揮“兩端”優勢,打造“北方氫能之都”。充分挖掘20億立方米“氫源”和應用場景,積極打通“制儲運加用”關鍵環節;與同濟大學合作編制氫能規劃,制定氫能產業發展政策;加快推進“源網氫儲”一體化氫能產業裝備制造項目建設;投運氫燃料電池汽車近100輛,開通了全省首條“臨沂-青島”氫能物流專線;臨沂光儲氫一體化產業集群被列為省重點打造的15個未來產業集群之一。三是加快聚鏈成群,打造“全國新能源商用車基地”。以建設“綠色商城”為依托,發揮74萬輛商用車的場景優勢,構建“輕量化材料及循環利用-汽車核心零部件-整車產品線-現代綠色智慧物流”新能源商用車全產業鏈。
助推“聚才聚力聚創新”,營造優良產業生態。一是聚集高端人才。出臺“1+N”人才新政,引進全職院士團隊落戶臨沂;邀請知名專家人才建立“新能源高端智庫”。臨沂大學開設了省內首個碳中和學院,“氫能”“儲能”2個專業正式經教育部批復設立。二是匯聚各方力量。連續舉辦“2023臨沂市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大會”“2024年新能源發展大會(臨沂站)”,邀請專家、企業家來臨沂考察交流,洽談投資。成立了臨沂新能源協會、光伏產業聯盟、綠色低碳產業聯盟。建立“雙碳”產業引導基金、國科創投基金。打造沂蒙新質產業園,江蘇超電動力電池等一批項目落地園區。三是聚焦科技創新。始終把創新擺在能源發展核心位置,持續提升能源領域技術創新能力。世界首條純氫冶金中試線在臨沂成功運行。曜靈雙碳研究院的光伏真空鍍膜技術世界領先,正在建設省級重點實驗室。全市先后成立了碳中和、氫能、鋰電池、生物質能、低碳技術研究院,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 本報記者 杜輝升 劉元迪
11月29日,記者從臨沂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臨沂將打造“一城一都一基地”,加速新質產業集聚。
臨沂市深入踐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著力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激發高質量發展綠色動能,能源綠色低碳發展邁上新臺階。
實施“一加一減一倍增”,能源綠色屬性更加鮮明。一是清潔能源“加速”發展,綠色供給實現躍升。臨沂市持續推動清潔能源開發建設,截至2024年10月,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實現突破900萬千瓦,居全省第3位,“十四五”期間實現翻番。其中,全市生物質發電裝機51萬千瓦,全省第1;光伏發電裝機604萬千瓦,全省第2。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連續3年超過煤電裝機規模,成為臨沂市第一大電源類型。費縣、沂南縣納入省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試點縣。沂水上小莊“零碳”鄉村、臨沭朱村“紅村綠電”革命老區綠色用能新模式入選省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典型案例。二是煤炭消費持續“減少”,煤電轉型升級加速。推進煤電“上大壓小”,加速恒新能源等高效煤電規劃建設,加快落后小煤電關停并轉,“十四五”以來,煤電裝機占比下降25.4個百分點。煤電正加速向“壓艙石”“調節器”角色轉變。加快實施大型煤電機組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和供熱改造“三改聯動”,到2025年年底實現改造提升200萬千瓦。三是消納能力實現“倍增”,儲能布局全面提速。開展儲能“倍增行動”,積極推動儲能設施建設,力爭到2030年實現儲能容量“倍增”,達到300萬千瓦以上,提升電網消納能力。臨沂納入省首批“云儲能”試點,到2025年全市在蒙陰、沂水、沂南、費縣4個縣區,選擇部分新能源電力消納困難的10千伏臺區,試點建設一批“云儲能”示范項目。開展百園千企“光儲用零碳行動”,鼓勵企業“自發自用”。費縣沂蒙120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運行效率達80%,國內領先。
打造“一城一都一基地”,加速新質產業集聚。一是用好資源稟賦,打造“中國光伏新城”。發揮石英砂和物流優勢,堅持光儲用一體化發展,落地了曜靈時代、緯景儲能等27家光儲制造企業,打通了光伏、儲能產業鏈條,加快打造河東、蘭陵、蘭山3個光儲產業園區。二是發揮“兩端”優勢,打造“北方氫能之都”。充分挖掘20億立方米“氫源”和應用場景,積極打通“制儲運加用”關鍵環節;與同濟大學合作編制氫能規劃,制定氫能產業發展政策;加快推進“源網氫儲”一體化氫能產業裝備制造項目建設;投運氫燃料電池汽車近100輛,開通了全省首條“臨沂-青島”氫能物流專線;臨沂光儲氫一體化產業集群被列為省重點打造的15個未來產業集群之一。三是加快聚鏈成群,打造“全國新能源商用車基地”。以建設“綠色商城”為依托,發揮74萬輛商用車的場景優勢,構建“輕量化材料及循環利用-汽車核心零部件-整車產品線-現代綠色智慧物流”新能源商用車全產業鏈。
助推“聚才聚力聚創新”,營造優良產業生態。一是聚集高端人才。出臺“1+N”人才新政,引進全職院士團隊落戶臨沂;邀請知名專家人才建立“新能源高端智庫”。臨沂大學開設了省內首個碳中和學院,“氫能”“儲能”2個專業正式經教育部批復設立。二是匯聚各方力量。連續舉辦“2023臨沂市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大會”“2024年新能源發展大會(臨沂站)”,邀請專家、企業家來臨沂考察交流,洽談投資。成立了臨沂新能源協會、光伏產業聯盟、綠色低碳產業聯盟。建立“雙碳”產業引導基金、國科創投基金。打造沂蒙新質產業園,江蘇超電動力電池等一批項目落地園區。三是聚焦科技創新。始終把創新擺在能源發展核心位置,持續提升能源領域技術創新能力。世界首條純氫冶金中試線在臨沂成功運行。曜靈雙碳研究院的光伏真空鍍膜技術世界領先,正在建設省級重點實驗室。全市先后成立了碳中和、氫能、鋰電池、生物質能、低碳技術研究院,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