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導報
2025-03-03 18:42:03
原標題:山東“梯次”推進綠電入市
來源:經濟導報
原標題:山東“梯次”推進綠電入市
來源:經濟導報
在新政策下,未來山東省光伏電站有望逐步轉為“光伏+儲能”系統,部分不被允許進入交易的電力可通過儲能系統進行調節
◆導報記者 戚晨 濟南報道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新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電力企業如何積極應對新市場、新挑戰,這一重磅舉措將推動新能源市場邁入怎樣的新階段?經濟導報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推動行業消納轉型
濰坊濱陽新能源300MW光伏項目位于濰坊濱海區中央城區,該項目2024年6月份開工建設,一年可為電網提供清潔電能5.5億千瓦時,具有顯著節能減排和環境改善效應。
“與相同發電量的火電相比,項目相當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16.58萬噸,每年減少SO2排放量約55噸,減少CO2排放約45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約83噸,可有效提升區域能源供應能力。”濰坊濱陽新能源有限公司工程師姜林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作為濰坊濱海區“十四五”風電、光伏重點項目中的重要一環,該項目充分利用濱海區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和廣闊的鹽田面積,實現鹽光互補的綠色發展模式。
據了解,2024年10月山東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累計裝機歷史性首次超過煤電,成為全省第一大電源類型。目前,山東新能源裝機超過“十四五”末規劃目標兩千多萬千瓦,是“十三五”末的兩倍以上,新增清潔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增量一半以上。
“我們在調研走訪時看到,目前不僅是山東,多個省份新能源規模擴張迅猛,尤其是隨機性、間歇性、波動性的新能源項目大規模并網,給電力系統運行帶來保供應、促消納的雙重挑戰。”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二級研究員、山東省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周勇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面對新能源發電量的快速發展趨勢,亟須提升其消納能力,使其走向質的提高。結合目前形勢,《通知》的出臺將有利于深度施行電力市場化改革。
新能源電價全面市場化,標志著行業正式進入轉型期。山東、河北等地已率先行動,分階段、分主體推進新能源入市。以山東為例,山東已經在《通知》發布之前出臺了《關于健全完善新能源消納體系機制 促進能源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2025年起,山東省新增風電全電量或30%電量、新增光伏全電量或15%電量入市。后續,將根據國家要求逐漸擴大新能源參與市場交易比例,在2030年前達到國家要求的新能源全面參與市場交易的目標。
充分發揮市場作用
“《通知》提到讓新能源全面參與市場交易,真正發揮市場發現價格的效果。此外可實施機制創新,建立‘差價合約+現貨市場’的復合定價模式,并將電能量和綠證的關系厘清,以綠證交易對沖價格機制變革后原有新能源企業的部分損失。”周勇告訴經濟導報記者,《通知》首推的新能源“差價合約+現貨市場”模式可利用差價結算平抑新能源電價的波動。“新能源電價如果低了,就可以為新能源業主補償差價;如果新能源電價高,新能源業主方就需要補充差價。相當于新能源發電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發電成本、市場需求和競爭態勢,合理制定報價策略。”
魯北某集中式光伏發電企業相關負責人李源告訴經濟導報記者,隨著分布式光伏裝機規模的快速增加,多地電網低壓端承載力不足,分布式光伏開發容量受限、并網難、就近消納困難等問題顯現。尤其是,技術水平高、管理能力強、成本控制好的新能源發電企業將獲得更多市場份額和收益,很多小微光伏企業面臨著優勝劣汰的“風險”。
李源介紹,儲能電站是維護電網穩定的“超級充電寶”。“我們已經協調和溝通了附近的儲能電站,可以在光伏發電高峰時段將過剩電力存儲起來,在用電高峰時段再將這部分電力釋放回電網,通過‘削峰填谷’極大改善了新能源發電的時空矛盾。”李源表示。
《通知》還進一步明確,在實施新能源可持續發展價格結算機制時,新能源存量和增量項目分類施策。
2024年6月,山東電力現貨市場正式投入運行。針對電力市場試運行和正式運行期間民間投資新能源電站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山東省能源局副局長岳建如表示,山東省實行“新老劃斷”管理,對2024年之前按照政策建設的風電、光伏電站,按存量項目管理,不提高入市比例,新增風電按30%、新增光伏發電按15%進入市場化交易。同時,山東將進一步推動綠電綠證市場建設,讓新能源電力更加值錢。
據山東省太陽能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曉斌介紹,在新政策下,未來山東省光伏電站有望逐步轉為“光伏+儲能”系統,部分不被允許進入交易的電力可通過儲能系統進行調節。
經濟導報記者也走訪了多個制造業用電“大戶”。作為電力用戶,他們敏銳地感受到電力市場化交易帶來的紅利,充分利用峰谷價差安排用電時段。作為用電大戶的山東某鋼鐵企業,與新能源企業簽訂長期購電協議(PPA),鎖定低價綠電,優化結算系統,適應差價結算等新機制,探索市場化采購新能源電力的新模式。
以2025年6月1日為節點,對新能源存量項目和增量項目區別對待。其中,2025年6月1日以前投產的存量項目,通過開展差價結算,實現電價等與現行政策妥善銜接。2025年6月1日及以后投產的增量項目,納入機制的電量規模將根據國家明確的各地新能源發展目標完成情況等動態調整,機制電價由各地通過市場化競價方式確定。
“這種老項目老辦法、新項目新辦法的安排,能夠在保持存量項目平穩運營的同時,通過市場化方式確定增量項目的機制電價,有利于更好發揮市場作用。”李源表示。
向“綠”深化改革
在國家能源集團勝利電廠三期第二臺機組項目的建設現場,正在建設的是660MW超超臨界燃煤熱電聯產機組,項目投運后,660MW超超臨界燃煤熱電聯產機組一小時的發電量可滿足2200戶家庭一個月的用電需求,或將減少414輛汽車一個月的CO2排放,同時該項目還能為東營市提供熱水、冷水、壓縮空氣、工業蒸汽等綜合能源服務。
2月8日,山東召開抓改革創新促能源轉型工作推進會,進一步明確2025年能源轉型重點任務——堅定不移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海陸并進加快發展風電,集散并舉分類開發光伏,因地制宜多元化開發利用地熱能。千方百計推動新能源消納,強化儲能規劃布局,強化電網配套建設,以深化改革推動源網荷儲一體化。
“近年來,山東持續加力新能源創新發展,破解綠色能源消納難題。作為能源大省,要找準突破口和發力點,加快塑造能源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優勢,解決好新能源‘大裝機、小電量’和消納問題,加快調優新能源裝機結構,統籌能源生產力布局。”周勇表示,針對目前向“綠”發展改革的目標,相關行業企業要注重新能源消納和儲能規劃布局,相關部門要積極強化電網配套建設,以深化改革推動源網荷儲一體化。
作為新能源裝機大省,山東也吸引了眾多新能源行業頭部公司前來投資布局。周勇表示,要抓好“十五五”能源發展重大問題研究謀劃,著眼“雙碳”戰略目標,優化達峰時間,謀劃達峰路徑,發揮能源發展對經濟拉動作用,為完成經濟增長目標提供支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