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5-03-16 13:17:03
原標題:“鷗”遇青島,銜來“海鷗經濟”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鷗”遇青島,銜來“海鷗經濟”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馬曉婷
從冬到春,從西伯利亞遠道而來的海鷗,成為青島這座海濱城市最美的風景。這個“海鷗季”,“鷗遇青島 文明相伴”主題宣傳活動在全市廣泛開展,文明觀鷗、熱情護鷗的暖心之旅,帶動更多游客與青島這座旅游城市雙向奔赴。而由觀鷗熱觸發的“海鷗效應”,也帶動圍繞海鷗的文創熱、游船熱,讓青島“海鷗經濟”春意盎然。
點亮最美海濱
青島與海鷗的情誼,是一場延續了30多年的“約定”。隨著青島海洋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每年來這里越冬的海鷗日益增多,“人鷗共舞”的動人景象成為青島海岸線上的標志性景觀。
作為海鷗在青島的“大本營”,前海的棧橋是青島市民游客觀鷗的熱門目的地。青島海濱風景區管理處棧橋景區主任王萬波介紹,“海鷗季”期間,市民游客與海鷗互動的熱情高漲,尤其是每逢周末,不少市民游客做好攻略,趁著漲潮時間到棧橋觀賞海鷗,平均日接待量在2萬人次左右,高峰期能達到約3萬人次。為了迎接市民游客到來,景區從細節入手,通過延長保潔時間,增設溫馨提示等為大家營造最美觀鷗環境。
作為青島的“老友”,海鷗正深入城市的懷抱。在青島后海的金茂灣附近,眾多外地游客跟隨社交媒體上的分享而來。“我是下午過來的,日落前后可以看到兩種不同的大海,能夠遇到海鷗是今天的意外之喜。這里人不多,城區的海鷗,無邊的大海,遠處的燈塔,組合在一起的風景太治愈了。”來自濰坊的游客劉女士說。看完海鷗,不少游客在商場內就餐、喝咖啡,讓這些店鋪的生意也火熱起來。
在嶗山流清河附近,同樣可以捕捉到海鷗的身影。沿著濱海公路前行,海面和漁船上停著很多海鷗,成群的海鷗在海面起伏,有了漁船的點綴,整個畫面更為靈動。此外,在城陽區的白沙河、即墨區的濱海公園等地,越來越多的觀鷗勝地被市民游客發掘,這些自然“精靈”的光臨,讓青島的濱海岸線更為動人。
拉動消費增長
跨越冬春的“海鷗季”,正在成為青島文旅消費新的增長季。乘著游船追鷗逐浪,坐在“海鷗咖啡館”享受休閑時光,入住“海鷗民宿”枕海而眠,海鷗正為市民游客帶來豐富的文旅體驗。
“今天一出火車站就直奔游船而來,沒想到在大海上看海鷗如此壯觀,太讓人難忘了。”濟南游客張女士所體驗的游船,是青島旅游集團推出的“魅力三灣·追鷗逐浪”航線產品。圍繞冬日觀鷗這一經典城市景觀,青島旅游集團推出了“追鷗逐浪”海上旅游航線。這個“海鷗季”,青島旅游集團又將產品全面升級,除了經典的“魅力三灣·追鷗逐浪”,還在多個產品中融入觀鷗體驗,極大提升了市民游客在冬季和早春“海上看青島”的熱情。
這些“海鷗季”里獨特的游船體驗,源源不斷地吸引著游客到來。“魅力三灣·追鷗逐浪”在這個運營季至今載客約8萬人次,青島輪渡環游膠州灣航線自今年1月1日以來載客超9萬人次,而“海鷗航線”的整體接待量,還遠不止于此。
“海鷗咖啡館”深受年輕人喜愛。在西海岸新區的唐島灣,“琴島之眼”摩天輪下,地理位置絕佳的咖啡館吸引著游客到來,透過玻璃窗,坐在咖啡館內就能看到海鷗翱翔,十分愜意。與此同時,作為多部影視作品的取景地,摩天輪、彩虹橋等地標有了海鷗的點綴,也成為游客爭相打卡的“城市封面”。
在嶗山入住“海鷗民宿”,讓游客對青島的山海有了更直觀的體驗。房間內的全景落地窗,可以在一天的多個時刻捕捉到岸邊礁石上海鷗們的身影,讓客人擁有專屬的“藍調時刻”和“橘子海時刻”,成為民宿的引客“密碼”。
打造城市特色IP
小小海鷗振翅蕩起的漣漪,為旅游城市帶來積極的“鏈動”效應。近年來,與海鷗相關的文創、節會陸續與市民游客見面,成為青島城市文化新的風景線。
在青島石老人沙灘如是書店門口,海鷗“小古”頑皮地“坐”上了屋頂,吸引眾多市民游客拍照打卡。走進店內,更是可以購買到品類豐富的海鷗文創,各種表情的“小古”,傳遞著好奇、勇敢、熱愛和自由。
在青島,以海鷗為創意的IP形象還有不少。其中,市南區推出了以海鷗為形象的城市IP“鷗啦”。青島海鷗季文化旅游主題活動專門設置了海鷗IP創意市集展區,印章、書簽、明信片等琳瑯滿目的文創產品兼具趣味與創意,滿足大家把“海鷗”帶回家的美好心愿。在近期舉辦的青島市“鷗遇青島 文明相伴”主題系列活動之“相約美好春天行”文明旅游宣傳活動上,“鷗啦”也亮相倡導文明觀鷗。
在保護海鷗的同時,如何放大“海鷗效應”,讓這份美好產生更多驅動力,進一步催熱“海鷗經濟”,也在不斷引發人們的思考。
“青島作為知名旅游城市,冬季海鷗翩躚成為城市獨特景觀。在城市形象塑造與文旅產業發展中,特色動物IP具有獨特價值,成都的大熊貓、西藏的藏羚羊已成為城市極具影響力的文化標識與旅游吸引點,將海鷗打造成青島的特色IP,對于提升青島冬季旅游熱度、豐富城市文化內涵具有重要意義。”市政協委員、青島如是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郝照明認為,應當深度探索海鷗文化內涵。
郝照明給出了具體的建議,如在固定時間段舉辦“青島海鷗節”,舉行海鷗攝影大賽、繪畫比賽、創意藝術展、海鷗主題音樂秀、數字藏品發布等主題活動。在棧橋、五四廣場、石老人海水浴場等海鷗聚集地設置觀鷗打卡點,配備專業引導員和解說員,向游客介紹海鷗的生物學知識、遷徙奧秘,并引導游客文明觀鷗。支持本地文創企業、設計師以海鷗為主題,設計開發系列文創產品,還可以聯合青島啤酒、嶗山礦泉水、青食鈣奶餅干等青島特色產品共同研發,將海鷗這個特色IP打造成為青島的文旅新名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