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網
2025-04-10 19:55:04
原標題:“云鋤頭”翻動千年沃土,山東移動濰坊分公司解碼麥浪里的“增收基因”
來源:魯網
原標題:“云鋤頭”翻動千年沃土,山東移動濰坊分公司解碼麥浪里的“增收基因”
來源:魯網
魯網4月10日訊 近年來,山東移動濰坊分公司(以下簡稱“濰坊移動”)以“數智化”為犁鏵,深耕農業現代化沃土,推出覆蓋“耕、種、管、收、銷”全鏈條的智慧農業體系,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從“靠天吃飯”到“知天而作”
“過去種地全憑經驗摸索,現在靠的是精準數據?!睘H坊市諸城市種糧大戶指著田間的傳感器感慨道。濰坊移動協同中移物聯在田間部署環境傳感監測系統,農田的溫濕度、光照強度、土壤養分等關鍵數據,能夠實時上傳至云端,結合數字孿生技術,現實的農田在虛擬空間實現1:1復刻,形成精準映射。農戶通過手機即可查看農作物生長模型。系統還能根據氣象預測和數據分析結果,自動生成科學精準的灌溉和施肥方案,讓“何時澆水、用多少肥”這類長期困擾農戶的難題,有了精準、科學的解答。
當AI遇上農技,科技正在重塑生產場景。智能蟲情測報燈搭載AI識別算法,可提前7天預警病蟲害;孢子捕捉儀如同“農田CT機”,精準捕捉病原菌活動軌跡。去年夏季,系統成功預警草地貪夜蛾入侵,通過生物防治技術使農藥用量減少15%,每畝增收超200元。“以前蟲害來了手忙腳亂,現在手機上點一點,防治方案直接送到眼前,省心又省力?!狈N糧大戶笑著感慨。
從“單打獨斗”到“全鏈協同”
在農產品流通環節,移動端“農業商城”模塊將農戶與全國客商緊密連接,智能匹配供需信息。農機管理系統通過GPS定位與大數據分析,讓閑置農機“跑起來”,資源利用率提升85%。在濰坊市諸城市皇華鎮,當地農機手老張經營的合作社迎來了新變化。過去,由于信息不暢、調度低效,合作社的30余臺農機長期處于“半年閑”狀態。農忙時搶不到活兒,淡季又只能停著,一年下來每臺機器最多作業400畝,收入勉強維持成本。
自接入農機智慧管理系統后,皇華鎮的農機資源被全面盤活。該系統依托北斗定位和大數據分析,實時監控農機位置與狀態,精準匹配周邊作業需求。老張的合作社通過平臺接單,作業范圍從本地擴展至濰坊及周邊地市。去年秋收,合作社的一臺聯合收割機借助系統跨區調度,單季作業面積突破1000畝,較過去增長150%。現在合作社的機器全年無休,一臺農機年收入從3萬元漲到7萬,翻了一倍多?!跋到y就像‘滴滴打車’,農忙時訂單自動匹配,設備全年無休。”老張興奮地說。
從“技術賦能”到“民生普惠”
針對農村老齡化現狀,濰坊移動創新開發適老化服務平臺。語音指令、大字模式、視頻指導等功能,讓老年群體也能輕松玩轉“數字農具”。整合百名農技專家資源的“云上農科院”,累計解答技術難題3.2萬次,72歲的老把式李大爺通過視頻會診,解決了困擾半月的黃瓜病害:“專家就像在田頭手把手教,種地也有‘智慧師傅’了。”
截至目前,該智慧農業項目已覆蓋濰坊市6個農業強縣,服務新型經營主體1373余家,帶動農戶人均年收入增長15%,節水節肥超35%,切實將“藏糧于技”落到實處。
當5G信號掠過金色麥浪,當數據流浸潤阡陌沃野,千年農事正在齊魯大地譜寫新章。從“汗滴禾下土”到“智耕云上田”,濰坊移動的“智慧實踐”,書寫著“糧食安全”的齊魯答卷,更勾勒出鄉村振興的生動圖景——在這里,每粒種子都帶著數字基因,每塊農田都鏈接著未來。(通訊員 紀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