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閃電新聞
2023-08-31 22:46:08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31日訊 前不久,住建部公布了2023年度第一批三星級綠色建筑標識項目,其中,山東青島膠東國際機場T1航站樓、青島海天中心T2塔樓兩個項目取得三星級綠色建筑標識。
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筑。根據中國綠色建筑發展規劃,到2030年,全社會建筑總量中綠色建筑占比將達到50%以上。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數據顯示,“十四五”以來山東省新增綠色建筑4.44億平方米,94個項目獲評星級綠色建筑。綠色建筑標識星級由低至高分為一星級、二星級和三星級3個級別。
綠色建筑有著怎樣的“黑科技”?我們先從熟知的地標綠色建筑為大家揭秘它們的設計理念與結構特點,一起認識這些矗立在齊魯大地的“閃耀之星”。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T1航站樓
膠東國際機場T1航站樓將“平安、綠色、智慧、人文”理念貫穿其中,打造了集生態、休閑、觀賞、娛樂為一體的中央景觀區。
航站樓以4層為出發層,3層為候機層,2層為到達及中轉,1層為站坪層;地下1層主要為設備用房和連接綜合交通樞紐的地下通道,地下2層為設備管廊及設備用房。通過太陽能發電、高效照明系統、智能空調系統、水資源管理、綠色景觀設計等打造了注重節能減排和綠色生態的現代化航站樓。
1.太陽能發電:航站樓屋頂安裝了大面積的太陽能電池板,利用太陽能發電來滿足部分電力需求。這種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減少了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同時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
2.高效照明系統:航站樓采用LED照明系統,LED燈具比傳統照明更節能,壽命更長。此外,照明系統還配備了自動感應和光線調節功能,根據光線強度和人流量自動調整照明亮度,以減少能源浪費。
3.智能空調系統:航站樓的空調系統采用智能控制技術,能夠根據人流量和室外溫度自動調整溫度和風速,以提供舒適的室內環境。這種智能控制系統可以減少能源消耗,并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費。
4.水資源管理:航站樓采用節水設備和技術,包括低流量水龍頭、節水沖廁系統等,以減少用水量。同時,航站樓還建有雨水收集系統,將雨水用于植物澆灌和沖洗衛生設施,減少對自來水的需求。
5.綠色景觀設計:航站樓周圍的景觀設計注重綠色生態,種植了大量的本地植物和樹木,提供了自然的防風和遮陽效果。景觀區內氣候宜人,綠樹成蔭,花團錦簇,各種噴泉造型新穎別致,吸引了不少候機的旅客在此拍照打卡。
青島海天中心T2塔樓
青島海天中心獲得國際級綠色評級體系中最高級別“LEED鉑金級認證”,其中T2塔樓高369米,為青島第一高樓,是LEED鉑金級與綠建三星雙認證綠色建筑。
海天中心項目在設計、采購、施工及運營管理上全過程推行綠色建筑標準,通過采用余熱回收系統、冰蓄冷系統、冷卻塔免費供冷系統、VAV空調系統和集成新風模塊、高效磁懸浮冷熱源機組、鋼管約束型鋼混凝土柱結構、調諧晃動液態阻尼器、整體式彈簧浮筑樓板、電致調光玻璃、超白LOW-E玻璃幕墻等綠色建筑技術,推行可持續發展理念。例如,配置三玻雙中空加冰蓄冷系統,節能量遠超大部分超高層寫字樓;設置現場雨水與中水回用處理系統,室內沖廁等節水率高達80.9%,室外植被灌溉等節水率達100%;采用高效熱回收新風機組,新風熱回收效率在制冷工況與制熱工況均達到60%以上……
青島自貿片區綜合服務中心
青島自貿片區編制了我國首個以綠色發展為特色的“綠色自貿”指標體系,引領全球自貿試驗區“綠色低碳生態發展新模式”。
青島自貿片區綜合服務中心項目在規劃、建設過程當中,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建筑理念,將環保、低碳、智能等融入建筑建設和應用場景。
項目采用高效多聯式空調機組及新風機組,以高效熱回收設備,降低新風熱負荷,助力節能減排。同時,項目采用先進能源數字化技術,實現了該項目用水分項計量、電力分類分項計量、空調控制、室內空氣質量、水質檢測、室外綠地含水量檢測等能源及設備數字化體現。除此之外,項目場地內還設有清晰可見的標識引導系統、與景觀相結合吸煙休息區、電動車快速充電設施、垃圾分類設施以及可供市民運動的小型綠地廣場。
濟南西城·西進時代中心
西進時代中心,位于濟南市槐蔭區高鐵站核芯地段,是山東省唯一一家榮膺綠色建筑LEED O+M(運營與維護)鉑金級認證兼綠色建筑三星認證的生態現房寫字樓,通過諸多亮點成為“生態辦公”的典范,成為了一座“城市綠色生態寫字樓”。
亮點一:采用溫濕獨立控制暖通系統,帶來更自然的冷熱感受的同時實現節約能源的目的。
亮點二:采用可再生能源系統——水蓄冷電蓄熱等技術,利用峰谷電差價,不依靠集中供暖節省配套費、運行費;地源熱泵技術綠色高效節能污染小,運行費用低,節省企業成本。
亮點三:采用綠色幕墻系統——引領綠色環保趨勢,采用6+12+6中空鋼化雙銀low-e玻璃,突出了玻璃對太陽熱輻射的遮蔽,它最大限度地將太陽光過濾成為冷光源,解決了高可見光透過率與低太陽能透過率不能兼顧的矛盾,同時具有較高可見光透光率、較低太陽熱幅射透過率,節能效果較好。
濟南中央商務區
濟南中央商務區堅持推動綠色生態轉型、生態優先,貫徹實施《濟南市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突出“含綠量”,降低“含碳量”,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
CBD里的綠色長廊:濟南綢帶公園
濟南綢帶公園以其獨特的綠色建筑設計而聞名,通過選擇可持續材料、節能設計、自然通風與采光、雨水收集與利用、綠色屋頂與垂直綠化以及建筑廢棄物管理等措施,致力于打造一個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建筑示范項目。
可持續材料選擇:在建筑設計中,濟南綢帶公園選擇可持續材料,如可再生材料、回收材料和低碳材料。
節能設計:公園的建筑采用了一系列節能設計措施,包括優化建筑外墻的保溫性能、采用高效節能的照明系統、安裝太陽能光伏板以利用可再生能源等。
自然通風與采光:公園建筑的設計充分考慮了自然通風和采光,以減少對人工照明和空調系統的依賴。通過合理的建筑布局、開窗設計和通風系統,室內空氣質量得到改善,同時減少了能源消耗。
雨水收集與利用:公園建筑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統,將雨水收集起來用于灌溉、沖廁和清潔等非飲用水需求。這種方式可以減少對自來水的依賴,節約水資源。
綠色屋頂與垂直綠化:公園的建筑采用了綠色屋頂和垂直綠化的設計,增加了植被覆蓋面積,提供了更多的生態環境和空氣凈化功能。綠色屋頂還能夠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改善室內舒適度。
建筑廢棄物管理:在建筑過程中,公園注重建筑廢棄物的分類和回收利用。通過合理的廢棄物管理措施,減少了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CBD里的“低碳”供熱制冷一體化:一套管網“實現冬暖夏涼”
濟南中央商務區“低碳”供熱制冷一體化項目采用同一套管網實現“冬暖夏涼”。冬季供暖以華電章丘電廠為主熱源,利用章丘電廠余熱,推廣電廠“長距離”“大溫差”送熱模式,減少石化燃料的消耗,減少區域內大氣污染物排放。通過冷暖同供管網的敷設,最大限度地節省了城市道路有限的空間資源和城區內建設熱源廠用地和投資。
夏季供冷通過能源中心低谷電蓄冰和集中制冷聯合運行,大幅減少制冷機組總量,減輕制冷劑泄漏導致的環境破壞,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在提高社會整體電力用能效率的同時,提升了濟南中央商務區綠色建筑評定等級,大大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
閃電新聞記者 穆廣輝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