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1日訊 近年來,快遞員、網約貨車司機、網約車駕駛員、外賣送餐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數量大幅增加。如何切實保障他們的正當權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近日,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山東省交通運輸廳等9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十二條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持續做好新形勢下穩就業、保就業工作。
閃電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通知》明確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與企業的權利義務關系。對依托互聯網平臺實現就業的網約配送員、網約車駕駛員、網約貨車司機、互聯網營銷師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根據用工事實認定其與企業之間的關系。企業招用勞動者,符合《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第一條規定情形的,應當依法訂立勞動合同,履行用人單位責任。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但企業對勞動者進行勞動管理(以下簡稱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企業應當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協議,通過協商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個人依托平臺自主開展經營活動、從事自由職業等,按照民事法律調整雙方的權利義務;企業與勞動者約定其以個體經營者身份完成工作,但對勞動者進行勞動過程管理的,根據用工事實界定成立勞動關系或者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
《通知》在勞動報酬、休息休假、就業創業、職業技能、社會保險等方面也作出一系列規定。例如,企業安排勞動者法定節假日勞動的,應當支付高于正常工作時間勞動報酬的合理報酬;網約車、外賣送餐等平臺企業應當合理管控勞動者在線工作時長,對連續工作超過4小時的,應當設置不少于20分鐘的工間休息時間;優化新就業形態就業供需匹配,以進城務工人員、有轉移就業意愿的農村勞動力、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群體為重點,提供就業、創業、培訓、維權等全方位服務;鼓勵支持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探索建立適合新就業形態的技能提升和就業促進工作模式,為提升勞動者素質和職業技能水平提供支持;鼓勵靈活就業人員以個人身份在就業地或戶籍地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等。
《通知》同時提出,要扎實推進建會入會。將新就業形態企業納入優先建會清單,大力推行“重點建、行業建、兜底建”模式,創新建設網上工會組織系統,實現“掃碼”入會轉會,推動新就業形態企業依法普遍建立工會。
此外,《通知》還從推動開展集體協商、做好工會法律援助服務、開展關心關愛活動、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健全協調聯絡機制等方面做出了相關規定,并提出凝聚部門和社會合力,推動各項政策落實落細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