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日訊 2017年起,中共山東省委省直機關工委在省直機關啟動“雙聯共建”活動,選擇省直100個單位與100個貧困村建立聯建關系,助力鄉村脫貧。今年是活動收官之年,雙聯共建工作開展成效如何,閃電新聞記者深入一線,實地探訪。
日前,記者來到臨沂市平邑縣武臺鎮白馬關村,與這里共建幫扶的是山東省稅務局。白馬關村位于平邑縣武臺鎮北部,現有770多戶2100余人,黨員52名,土地面積3000余畝,村民主要以種植黃桃、丹參等經濟作物為主。
修了進村路 山里的桃園變成了城里的果盤
在2018年以前,白馬關村進出村路是一條窄小的土路,黃桃豐收客商來收桃,村民運桃只能靠用竹簍一筐一筐往外背,短短的幾百米出村路要走將近20分鐘。“遇到下大雨,路根本沒法走,只能繞到別的村出去,費時又費力。”白馬關村黨支部書記馬沖告訴記者。
根據白馬關村的現狀,省稅務局通過“雙聯共建”動員村內黨員,廣泛宣傳動員,從村子的經濟社會發展實際考慮,對進村路進行整修。山東省稅務局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房虎告訴記者,“長2700米、面積4900平方米的道路,1460米的排水溝,加承重蓋板覆蓋,下大雨后村居、路面積水的情況再也沒有出現。”
“7月份正是黃桃成熟的時候,現在客商來收桃,物流車能直接開進村,用一個多小時就能把車裝滿。”馬沖笑呵呵地說,“修好了路,從生產到生活,極大地方便了村民,也讓山里的桃園變成了城里的果盤。”
暢通了網“路” 村里青年做起電商事業
針對白馬關村黨員文化生活現狀,省稅務局為白馬關村打造了數字信息活動室,電腦、打印機連上互聯網,村黨支部有了信息化的翅膀。
劉常鑫是一名95后,也是白馬關村的村民,進出村的路修好后,家里種植的5畝桃林就成了他的創業基地,接觸過電商的他搞起了直播賣桃。“從澆水、修剪到采摘、打包發貨都搞直播,顧客在線對產品一目了然”。
直播賣桃客戶越來越多,劉常鑫還發動本村10多個青年跟著他一起做電商。“現在平均1天100多個訂單,3個月時間純收入能有10多萬。”劉常鑫告訴記者,“現在我們開始做平臺,訂單多,品種多,我們就從村里收桃發貨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