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3日訊 提到近年的潮流玩具市場中最火爆的品種,一定少不了盲盒。它不只滿足了人們求新求異的心理,更因為充滿了“運氣”成分,讓許多人欲罷不能。而今天閃電新聞記者要和大家一起打開的這個盲盒,除了有“運氣”成分,更多地體現出手藝人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在濟南曲水亭街有一位漆器手藝傳承人胡源,他打磨出的驚喜“盲盒”,一件就得三四個月的時間,對他而言,真正的驚喜在于歷經漫長磨練,顯現出“獨一無二”的過程。
據了解,用漆涂在各種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藝品、美術品等,一般稱為漆器。歷經商周直至明清,中國的漆器工藝不斷發展,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可以說,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但漆器制作工藝的傳承并非易事。
“做漆器是比較枯燥的,從開始這個坯子,大概得有三四十道工序,完全是機械重復勞動。它最讓人高興愉悅的時候是磨顯的時候,打磨之后顯現出不同的花型來,它的花型是千變萬化的,不是人為去設計的。”胡源告訴閃電新聞記者,創作漆器作品是讓人不斷驚喜的過程,打磨出什么樣的花紋總是在意料之外,這種期待的感覺讓人感到非常幸福。
從客廳擺件到汽車掛飾,兩年時間,胡源已經做出七八百件的漆器成品。他說,每件漆器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像這個酒葫蘆就是無形當中呈現出來的,當時是做了一個葫蘆,做完之后它的花紋中顯現出一個‘酒’字,喝酒的‘酒’,剛好它就是一個酒葫蘆,和這個‘酒’字契合,完全是一種巧合,也是人沒法預料的。”
漆器呈現的花色時常帶給人難以預料的驚喜,而這樣的驚喜離不開手藝人巧奪天工的技藝和默默付出的努力。“做漆器樂趣很大,但承擔的風險也大。胡源坦言,制作過程的第一關——過敏,就相當考驗人。
據閃電新聞記者了解,制作漆器必不可少的原料生漆取自漆樹的汁液,主要由漆酚、漆酶、樹膠質及水分構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但部分對漆樹過敏的人群如果碰到漆就會發生過敏反應,奇癢難耐,直至身體產生抗體。“剛開始接觸漆,身上全是泡,從手開始癢,這個癢是鉆心的癢,好多人也勸我別弄了,這個事兒本身就遭罪,三四個月的時間,始終在反復過敏。”
從身體對漆過敏到對漆免疫,胡源足足用了四個月的時間。雖然后來不再發生過敏反應,但每次做完漆器,他都要認真清洗一番。“漆在指紋里、指甲縫里往里滲,洗的時候很難洗,每天都這樣,所以每次我洗手都需要用刷子刷,這個過程很漫長。得把它完全刷干凈才能行,每天洗手的時間大概在一刻鐘到20分鐘才能洗干凈。”
從修坯、上漆,到打捻、磨顯,再到最后推光,一件漆器作品的完成前后需要三到四個月的時間。制作周期長,難以堅持,成為漆器制作手藝傳承下去的最大阻力。
“這個漆器非常耗費時間,從刷漆到打磨需要3到4個月。這個過程中學會寂寞了,自己在寂寞當中來充實自己,來學習,這就是我最大的感觸。”2019年8月,徐政找到胡源拜師學藝,他說以前自己常常在夜深人靜時一個人慢慢打磨漆器,“等到真正打磨出光澤的時候,那一剎真的倍兒爽!”
作為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漆藝具有實用與藝術完美結合的獨特魅力。如今,作為漆器制作手藝傳承人之一的胡源已在濟南招收2名學徒,他說,如果有人對漆器制作感興趣可以免費教授,希望將這門手藝一直傳承下去,讓這一民族文化的瑰寶被更多人知道。
閃電新聞記者 于嬌 劉晨 趙紅偉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