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5日訊 今晚《問政山東》播出第120期,聚焦優化法治環境,省司法廳接受問政。
關于基層調解中心的建設,省內有一些成功的做法。在蘭陵縣南哨社區,一場積壓十年的土地糾紛,經過調解員6個小時的調解,雙方終于握手言和。
蘭陵縣司法局共設立了17個鄉鎮人民調解中心,按照不少于2人標準配備專職調解員;每個村居設立人民調解室,配備不少于1名專職人民調解員,截至目前,共聘請人民調解員2272名,基本上做到了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會出現調解員的身影。
蘭陵縣人民調解中心主任、專職調解員苗立義向記者介紹:“土地糾紛,宅基地糾紛,婚姻家庭糾紛。我們調解是沒有任何門檻的。”
那么,這么多調解員哪來的呢?原來當地一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聘用了680名專職調解員;二是從相關部門抽調業務能力強、調解水平高的工作人員專職從事矛盾糾紛調處工作。另外,蘭陵縣充分發動鄉村里德高望重的熱心人,把他們充實到調解隊伍中來。
蘭陵縣司法局局長薛振濤說:“今年以來共調解各類矛盾糾紛2330起,調解成功2324起,成功率率99%以上。”
曲阜市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調解力量,在所有行政村全建立了“和為貴”調解室,司法局定期對調解員進職業道德和業務技能培訓,通過“星級評定”進行動態管理,大力推動調解室規范化運行。2020年9月,曲阜市建設啟用了市“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中心,實現了市、鎮街、村居(社區)三級聯動,“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鎮街、矛盾不上交”成為常態。
在問政現場,省司法廳廳長王玉君說:“我曾經在臨沂工作過,對蘭陵縣調解工作比較熟悉,效果很好,當時進行了全市推廣。總結他們成功經驗,一是黨委政府重視,第二個建立非常好的機制,第三聘請有經驗的調解員,第四經費保障。下一步開一個全省人民調解員的工作會議,推廣蘭陵經驗。另外,曲阜市把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和為貴’調解中去,很值得肯定。對這一類把文化建設嵌入到人民調解工作中的經驗,我們也要總結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