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7日訊 2022北京冬奧會正在舉辦,來自世界各地最為頂尖的冰雪運動員在這里沖刺自己人生的高光時刻。然而在職業體育的世界里,成績的提升絕非運動員一人之力,背后也離不開時下頂尖科技的支撐。近日,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整理了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賽場上的10項黑科技,由山東研發制造的全國首輛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雪蠟車榜上有名。
作為能夠代表山東制造最高水平的中國雪蠟車,自1月13日抵達崇禮以來,已連續執行保障任務三十余天,助力冬奧健兒取得成績突破。
這是一臺為運動員滑雪板打蠟的專用車輛。給滑雪板打蠟,可以幫助運動員雪面滑行時獲得適宜的摩擦阻力,從而節省體力,提升競技水平,取得優異成績。滑雪板打蠟需要一個嚴苛的工作環境,一臺先進的雪蠟車便尤為重要,而雪蠟車的核心技術卻長期被冰雪運動發達國家所壟斷。為了打破這一現狀,提升2022年北京冬奧會國家隊的服務保障水平,2020年,國家體育總局委托山東開展雪蠟車研制工作。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以兩位副省長為總指揮的雪蠟車聯合攻關指揮部,集合了山東省工信廳、山東省體育局、山東省科技廳、中國重汽、山東省工業設計研究院、泰山體育產業集團等十余家單位的技術力量。歷時11個月,完成了中國雪蠟車的設計、研發、制造過程,全車技術完全自主可控。整車涉及新能源動力、光伏發電、5G通訊、賽事直播、仿生光源等領域的專業技術,擁有專利79項。
為全力做好北京冬奧會的雪蠟車保障工作,山東省專門成立了由省工信廳、省體育局牽頭,中國重汽集團、山東省體育產業集團等參與的16人的保障團隊,駐扎張家口進行服務保障。保障工作于1月12日正式啟動,春節期間工作人員一直堅守一線,至今已連續工作一個月。保障團隊在技術服務、制度建設、團隊管理、疫情防控等方面進行了周密部署,研究編制了《雪蠟車服務保障手冊》《車輛日檢制度》《配件點檢制度》《空調運行輪替方案》《疫情防控手冊》《有關資料拍攝指南》等一系列工作規范,確定了“有事即辦、高質高效、團結協作、使命必達”的保障原則,24小時隨時待命,提供專業優質服務。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雪蠟車為國家越野滑雪隊的所有隊員提供打蠟服務,平均工作時長在16小時以上,有時連續多日24小時運轉,最多每天對600多副雪板進行測試和打蠟工作。在零下20攝氏度的嚴寒天氣和冰雪環境下,保障團隊克服重重困難,連續工作,嚴格執行各項工作制度,使雪蠟車始終處于最佳狀態,為打蠟師工作提供了舒適環境。國家越野滑雪隊領隊、教練、打蠟師、運動員等都對雪蠟車交口稱贊,特別是對車輛的低碳環保、智能控制、打蠟臺的新穎設計、工作臺照明、車廂配飾以及空調新風系統等給予高度評價。
國產雪蠟車的使用為冬奧健兒爭創佳績提供了更好的基礎保障,越野滑雪男子雙追逐比賽中,中國選手劉榮勝取得了中國隊在冬奧會該項目上的歷史最好名次。在越野滑雪男子15公里傳統技術比賽中,中國選手尚金財和劉榮勝也都超過了中國隊在該項目上的冬奧會歷史最好名次。在越野滑雪女子4×5公里接力比賽中,中國女隊也實現了新突破,首次進入到前十名。
附:《向世界展示中國智慧,2022北京冬奧會的十大黑科技》
01中國國家速滑館
如今,智慧場館已經成為全球體育場館建設的新方向。作為2022北京冬奧會唯一新建的冰上競賽場館,有著“冰絲帶”之稱的國家速滑館,無疑已經成為國內智慧場館建設的重頭戲。
據悉,該場館不僅在建筑材料層面匯集了目前國內外頂尖的科技成果,還利用各類軟硬件技術的加持,讓自身成為了一個“有感覺、會呼吸、會思考”的智能平臺。
“有感覺”是指場館建筑布設各類物聯網傳感器,能夠以多種方式實時捕捉室內外溫度、濕度、空氣質量、光照度等運行數據;“會呼吸”是指通過屋頂氣象站實時數據,場館可根據空氣質量主動開啟室內新風系統,并根據室外光線強弱自動升降電動遮陽簾或啟閉大廳燈光;而場館內裝置的“超級大腦”,能夠記錄各項運行指標,并根據不同比賽場景和競賽需求,自動控制座椅送風系統、制冰溫度、場地除濕系統、防疫消殺系統等,保障賽事體驗。
02國家游泳中心
作為2022北京冬奧會的冰壺比賽場館,國家游泳中心在本屆冬奧周期也完成了從“水立方”到“冰立方”的蛻變。
為了將泳池改造成為冰壺比賽場地,以哈工大為首的設計團隊先是在具有一定坡度的泳池底部,安裝了可調節的鋼結構支架、混凝土面板和高性能隔熱層等裝置,將泳池變為平地,最后在上面鋪設一層約8厘米厚的薄冰,極大降低耗能并保持冰面平整穩固。同時,他們還對場館頂棚膜結構進行了遮蔽改造,以構建“冰立方”所需要的低濕低溫環境。
就此,國家游泳中心也成為了世界首個實現冰—水轉換的“雙奧場館”。或許當冬奧結束,這座建筑再次以“水立方”姿態呈現于大眾面前,也會讓更多人為我國冬奧場館設計團隊的智慧所深深折服。
03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綜合訓練館
被稱作“冰壇”的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綜合訓練館,是國家體育總局在北京唯一的冰上訓練比賽基地,承擔國家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訓練及科研任務。與此同時,它也是國內首個采用了跨臨界二氧化碳制冷系統的冰場。
相比傳統的制冷方式,跨臨界二氧化碳制冷系統可以大幅度減少排放,制冰效能、制冰精度更高。而“冰壇”內裝置的兩套制冷系統,也可以根據需要轉換成為短道速滑、花樣滑冰、冰球、冰壺專業賽場,實現多功能場地的快速轉換,極大地提升了場館的使用效能。
04冬奧氣象預測系統
相比于夏季奧運會,冬奧會中高山滑雪、跳臺滑雪、空中技巧等室外項目,需要十分精準的氣象預報,氣象狀況甚至決定了某些比賽項目是否延遲舉行,這就對賽會的氣象預測系統提出的極高的要求。
為此,氣象部門開發了先進的冬奧氣象服務系統,例如逐小時循環的一千米分辨率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百米級分鐘級集成預報技術、先進的立體探測技術、AI氣象應用技術等。通過冬奧氣象預測系統,可實現“百米級、分鐘級”精準氣象預報,保障賽事在安全的情況下開展。
05“綠電”
秉持著“綠色、開放、共享、廉潔”的冬奧理念,北京冬奧場館成為了首個真正實現碳中和的奧運賽事。為此,賽事期間,三大賽區26個場館全部使用綠色電力,這同樣意味著奧運歷史上將首次實現全部場館100%綠色電能供應。
“綠電”是指通過零二氧化碳排放(或趨近于零碳排放)的生產過程得到的電力,其主要來源于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在內的清潔能源。據悉,北京冬奧會全部場館的電力支持,通過河北張家口的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沿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輸入北京電網,通過針對北京冬奧會的跨區域綠電交易機制,為冬奧場館的“綠電”運行提供保障。
06零上高品質動態人工造雪
在周期性的大型冰雪運動賽事中,人工造雪必不可少。然而傳統的人工造雪需要零度以下的氣溫條件,一旦氣溫處于零度及零度以上,造雪作業便無法開展。尤其是冬殘奧會將在3月舉行,此時已經入春,溫度升高,給人工造雪提出了考驗。
前文提到二氧化碳超臨界制冷技術滿足室內場館高效制冰的場景,該技術同樣被冬奧會應用于人工造雪工作當中。據悉,通過零上高品質動態人工造雪和儲雪一體化技術與裝備,當氣溫處于0℃—15℃時,利用二氧化碳超臨界制冷技術以及新型優化的造雪設計,同樣能夠實現安全、高效、低成本、高品質的人工造雪,不僅保障了賽事的進行,也進一步體現了綠色辦奧的理念。
07防疫機器人志愿者
疫情下的奧運會,防疫工作自然是重中之重。2022北京冬奧會防疫工作在布局了大量“人防”的基礎上,也引入了科技手段,而機器人志愿者便是其中重要一環。
據悉,本屆冬奧會防疫機器人志愿者主要承擔了包括消殺、清掃、送餐、引導和巡視等工作。消殺機器人可完成公共區域的日常流動消殺;清掃機器人可對場館觀眾區、媒體工作區、工作人員區、運動員區、比賽大廳等室內大面積公共區域進行清掃;5G送餐機器人能夠可自主避障,保證食物艙處于密封狀態的情況下,將食物清潔安全送達;而移動測溫和防疫監督機器人按規定路線在公共區域測掃周邊人員體溫,發現體溫超標人員會主動上前交流提示,并報告管理人員。
08風洞試驗室
在體育的世界里,風洞實驗室大多都是應用于賽車類運動當中,設計團隊將研發出的車體部件放到實驗室里進行檢測,以尋求最佳的空氣動力學支持。
面向本屆冬奧會,為了幫助運動員更高效的進行訓練、提升成績,我國將風洞實驗室也提供給了諸如跳臺滑雪、鋼架雪車等競速類項目運動隊,幫助他們在訓練中切實提升成績。
與此同時,競速類運動員比賽裝備的研發也需要風洞的支持,對運動員的服裝面料、頭盔、雪車等器具進行測試,以找到適合不同運動項目特點、不同材質要求的服裝面料和運動器材,幫助運動員更好地減少空氣阻力,從而創造更好的運動成績。
09模擬訓練系統
屏幕上模擬全真賽道,運動員在模擬器上通過肩、膝蓋、腳等部位來控制雪車運行的方向,以達到熟悉比賽場地和節奏的效果,這正是鋼架雪車運動員在訓練中使用的體育模擬訓練系統。
該系統裝有多個傳感器,運動員如整場比賽中一般,通過不同的發力方式和發力角度控制雪車前行,而平臺上傳感器匯集到的信息集中送往處理器,最終生成一個最優方案,以幫助運動員不斷優化和提升自己的成績。
10雪蠟車
給雪板打蠟是滑雪運動中十分重要的服務技術,可以幫助運動員在雪面滑行時獲得適宜的摩擦力,從而節省體力、提升競技水平。然而這一過程對環境的要求十分嚴苛,因此很長時間內大家都只能通過最原始的方式進行。
作為首臺國產雪蠟車,山東省調集多家頂尖企業研發打造的這量20余米長的箱體卡車,不僅打破了此前冰雪強國對雪蠟車核心技術的壟斷,還涉及了新能源動力、光伏發電、5G通訊、賽事直播、仿生光源等領域的專業技術,也成為了運動員賽前熱身、雪板儲藏、休息娛樂的備戰間、休閑室,為運動員的訓練備戰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在科技驅動社會變革的當下,任何一個領域的進步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助力,體育賽事同樣如此。作為一屆全球性的體育盛會,2022北京冬奧會上的科技成果還有很多很多,也希望大家在留言區進行留言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