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日訊 今天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山東在“優化生態環境保護方式,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方面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上,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執法局副局長楊令功就山東在生態環境方面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的舉措進行了介紹。
領域全覆蓋
將“雙隨機、一公開”作為環境監管執法的基本手段和方式。對于計劃性檢查,全面采取隨機抽查方式,避免隨意監管、執法不公等問題;對于水、大氣、土壤、固體廢物等監管事項,相關業務科(處)室和執法機構,均采取“雙隨機、一公開”方式開展檢查,實現檢查事項全覆蓋。積極會同有關省直部門探索聯合監管事項,常態化開展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有效壓減現場檢查頻次。
對象精準化
在檢查對象庫中,按照行業類型、監管類型、信用評價結果、排污許可管理類別、正面清單、環境風險分類等要素給監管對象打上“標簽”。在抽取檢查任務時,通過“標簽”組合實現對監管對象的精準識別、有的放矢,進一步提高抽查針對性、精準性。
方式差異化
綜合分析企業環境守法和環境管理指標,將全省已納入排污許可管理的29萬余家排污單位劃分為高、中、低三個風險等級,每家賦予一個專屬環境“健康碼”,分類設定抽查比例。同時,主動對接市場監管領域信用風險分類,推動實現“雙信用”體系在生態環境“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方面的統籌運用。通過多維度的差異化監管,將執法監管的力量更多地放在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差、排放量大、環境風險隱患高的企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