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7日訊 2024年4月7日是第75個世界衛生日,今年的主題為“我的健康,我的權利”,旨在倡導每個人獲得優質衛生服務、教育和信息的權利,以及安全飲用水、清潔空氣、良好營養、適宜住房、工作和環境條件以及不受歧視的自由。
中國宣傳主題定為“人人享健康 共同促健康”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的數據,截至2023年,我國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居于中高收入國家前列。 多年來,中國持續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保障全體人民健康權落實落細。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合理膳食、積極運動、人人享健康,共同促健康。
2024年4月7日,在山東省棗莊市東湖小學,醫務人員在向學生們講解保護牙齒的方法。
世界衛生日的由來
1946年7月22日,聯合國經社理事會在紐約舉行了第一次國際衛生大會,60多個國家的代表共同簽署了《世界衛生組織憲章》,于1948年4月7日生效。為紀念組織憲章通過日,1948年6月,在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第一屆世界衛生大會上正式成立世界衛生組織,并決定將每年的7月22日定為“世界衛生日”,倡議各國舉行各種紀念活動。次年,第二屆世界衛生大會考慮到每年7月份大部分國家的學校已放暑假,無法參加這一慶祝活動,便規定從1950年起將4月7日作為全球性的“世界衛生日”。1950年起,世界衛生組織每年為世界衛生日選定一個主題,突出世衛組織關注的重點領域。
作為自己身體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日常生活中,我們能做些什么?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定時進食,不暴飲、暴食,避免夜間進食。合理安排飲食結構,不偏食、挑食,食譜多樣化,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少吃刺激性食物。合理分配一日三餐的熱量,早餐攝入當天總熱量的30%-40%,午餐攝取40%-50%,晚餐攝取20%-30%。少吃多餐,每餐只吃七八成飽,晚上不能吃得太飽,細嚼慢咽,不可吃的太快。餐后也不宜立刻起身活動,至少應休息一個小時。多飲水,每天保證1500ml-2000ml的飲水量。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在日常生活當中,保持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不亂丟垃圾、不隨地吐痰、外出就餐使用公筷公勺、不使用別人的生活用品(如毛巾、衣服、拖鞋、餐具等),保持良好衛生習慣。
保持充足的睡眠
睡眠是大腦休息和調整的階段,睡眠不僅能保持大腦皮層細胞免于衰竭,使消耗的能量得到補充,還能使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達到新的平衡。良好的睡眠有增進記憶力的作用。青少年每天應保證8小時的睡眠時間。
加強體育鍛煉
通過體育鍛煉不僅可以使骨骼、肌肉強壯發達,還能促進大腦和各內臟器官的發育。堅持運動能改善身體各系統調節能力,增強免疫力,生活中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提高生活素質。
勤開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隨著溫度變化而適當增添衣服,勤開門窗,使空氣對流,把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等氣體隨著空氣排出外面,避免室內有異味存在。
注意個人心理衛生
以樂觀的態度去思考問題,坦然面對事物的變化、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冷靜、客觀地處理各種事情。培養興趣愛好,合理排解不良情緒,同時也要注意合理排解出壓力,保持良好情緒以及健康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