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7-26 18:15:07
長島區位優勢獨特,是國家級重點生態功能區和渤海最重要的生態屏障。7月26日,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山東省長島海洋生態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該條例將于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
記者從今天下午舉行的山東省人大常委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東省長島海洋生態保護條例》共7章62條,遵循規劃引領、保護優先、陸海統籌、綠色發展的原則,結合長島海洋生態保護的工作實際,分別從規劃與區域功能管控、生態修復與培育、污染防治、保障措施等方面作了規定。條例出臺,對于保護長島海洋生態,防治污染損害,促進長島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條例》根據長島的特殊地理位置及當前環境狀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合理規范,注重解決海島污染防治中特有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
(一)堅持規劃引領,科學確定長島試驗區的功能定位和產業布局
長島試驗區承擔著生態保護屏障的特殊作用,必須注重規劃牽引,做好系統謀劃和規劃銜接。一是《條例》專章規定了規劃與區域功能管控,要求長島生態保護和建設發展應當符合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建設規劃,不符合長島試驗區規劃要求的既有建設項目應當依法關停或者遷出。二是編制、調整涉及長島試驗區的相關專項規劃時,與近期國務院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相銜接,按照國土空間規劃要求推進多規合一。三是科學確定長島試驗區的功能定位、發展規模、產業布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歷史文化保護線、基礎設施建設控制線和海岸線分類保護范圍。
(二)堅持長島海洋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
《條例》始終堅持生態保護優先原則,規定了一系列保護海洋生態的制度:一是合理布局近海養殖區域,依法劃定禁養區、限養區;在休閑度假、運動觀光功能區域內,不得新建、改建、擴建污染或者破壞生態環境的項目;二是除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外,禁止從事圍海填海活動,同時還對山體修復、海岸線資源保護、海洋生物資源和海底資源保護與恢復等作出了明確規定;三是通過科學劃定各類用地用海布局,根據生態涵養、休閑度假、運動觀光等功能需求,統籌海洋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空間布局,逐步推行深海遠海規模化養殖,鼓勵科學建設海洋牧場和人工魚礁群,發展生態漁業等制度設計,引領和保障長島綠色發展。
(三)堅持民生為本,合理兼顧當地群眾實際需求
《條例》的制定從始至終更加注意傾聽群眾呼聲,順應民生需求,統籌協調生態保護和民生保障的關系。一是規定在依法劃定禁養區、限養區,逐步清理陸基養殖設施的前提下,明確應當兼顧當地居民生產生活,對因劃定禁養區、限養區造成損失的養殖業戶依法予以合理補償,對因生態保護轉產轉業的養殖業戶和漁民,應當給予扶持;二是對生態涵養、休閑度假、運動觀光功能區的建設項目分類設定不同要求;三是在規定機動車總量控制制度的前提下,通過建設發展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共享汽車平臺等,滿足島上居民和游客出行需求。
(四)堅持信賴利益補償原則,創新完善海洋生態補償機制
《條例》創新規定了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明確規定按照“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鼓勵通過市場化、多元化方式籌集生態保護補償資金。同時細化了相關標準要求:一是規定加大資源使用費中用于生態補償的比重,并實行海島生態保護資金專項管理制度等;二是規定建立海洋生態保護補償協商機制,讓海洋生態保護者與受益者通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籌集海洋生態保護補償資金等;三是規定創新生態產品資本化運作,利用綠色金融工具,將生態產品與生產資本有效融合。
(五)堅持因地制宜,實施海島特有資源保護和陸海統籌環境整治
一是條例加強了對長島特有的生態資源和海島風貌的保護,對長島特有的候鳥生存區域、斑海豹、球石和海岸線資源以及海島特有風貌等均規定了保護制度和法律責任;二是針對海島污染防治特點,規定了細化島上生活垃圾、污水處理防治措施,實行雨污分流和生產生活污水達標排放等管控措施;三是強化海上污染防護措施,針對溢油、垃圾污染等問題,明確了相應的責任主體。
閃電新聞記者 劉慶 廖亮 張偉 濟南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