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2-06-01 10:03:06
原標題:勇當課改先鋒 為聽障學子終身發展奠基
來源:中國教育報
山東省青島市中心聾校成立于1945年,是一所集學前康復、小學、初中、高中、職業中專于一體的全日制綜合性聽障教育學校,現有36個教學班,357名學生。學校秉承“融合、健康,尊重、快樂”的辦學理念,以培養殘而有為的人才為目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聽障學生的終身幸福奠基。近年來,為了解決聽障學生實習難、就業難、守業難以及職業教育與就業脫節的問題,學校經過不斷探索與實踐,逐漸形成了“基于終身發展的聽障學生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與實踐”的教育教學成果,使聽障學生有機會更加公平地參與社會,快樂地工作,有尊嚴地生活。
全面統籌規劃
構建“四位一體”課程實施方案
怎樣通過課程有效提升聽障學生綜合素質?帶著這樣的思考,青島市中心聾校在聽障學生職業教育中,以思想為引領、具身為基礎、能力為根本、發展為目標,創新實施“四位一體”課程方案。
一是思想首位。思想首位是指在職業教育過程中始終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職業教育的全過程,重視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學生勤勞、奮斗、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
二是具身定位。具身定位是指課程設置與實施要考慮到聽障學生的身心特點、興趣、潛能、愛好與特長,尊重學生的差異,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實施“一生一案”教育,為學生量身定做個性化發展方案,知人善用、人盡其才。
三是能力本位。能力本位是指在職業教育中以提高學生職業技能為重點,圍繞職業崗位所要求的知識、技能與能力進行課程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四是發展有位。發展有位是指在職業實踐中,讓聽障學生通過自身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獲得穩定的工作崗位,擁有守崗的能力,能夠自主地爭取崗位發展空間,干得好、留得住、發展好。
此課程方案的實施,主要以學生終身發展為核心,注重科學性和人文性,突出目標的人文性;注重基礎性和發展性,突出目標的發展性;注重適應性和超越性,突出目標的超越性。通過階段能力提升,實現聽障學子從學業到就業的平穩過渡,助力聽障學子成就幸福人生。
聚焦能力提升
構建終身職業教育課程體系
課程教學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學校在聽障學生職業教育課程建設過程中,全面貫徹落實《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示精神,以勞動教育為主線,堅持“三全育人”原則,關注聽障學生當前與未來的發展,課程設置以就業為導向,職業教育貫穿聽障學生發展的全過程。
一是學前段。學前段主要以滲透勞動意識教育、個人生活起居技能教育為主,從聽障兒童的生活自理著手設置勞動教育課程,如獨立就餐、穿衣、洗漱、如廁、安全衛生等。
二是小學段。小學段低年級以個人生活起居為主要內容開展勞動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安全意識。中高段以校園勞動和家庭勞動為主要內容開展勞動教育。結合青島地域特點,以開展生活技能和勞動教育為主,主要開設家政課、農業勞動課、手工編織課、貝殼畫等課程。
三是初中段。初中段兼顧家政學習、校內外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教育內容,開展職業啟蒙教育。主要開設廚政課、學工學農綜合勞動實踐等課程。
四是高中和職專段。高中段圍繞豐富職業體驗,開展服務性勞動和生產勞動。主要開設廚政課、學農綜合勞動實踐、技能興趣選修課等。職專段重點結合專業特點,提高職業勞動技能水平。中職段學制3年,包括兩年在校課程和一年頂崗實習課程。多樣化課程體系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選擇權。
兩年在校課程包括底蘊課程和適性課程。底蘊課程包括必修文化基礎課程和輔修生存能力課程。必修文化基礎課程包含文化課和專業修養課,設置了思想政治、語文、數學、體育、心理健康、信息技術、國學等課程,在職專段全覆蓋教學。輔修生存能力課程主要開設廚政課和農業勞動實踐等。
適性課程涵蓋主修專業職業課程和跨專業走班制選修職業課程。主修專業職業課程主要開設烹飪、服裝、工藝美術3個專業。烹飪專業學習中餐熱菜、雕刻冷拼、中西面點,服裝專業學習服裝縫制工藝、服裝結構制圖,工藝專業學習國畫、電烙畫、雕刻工藝、陶藝、面塑、年畫等20多種工藝課程,每個專業都開設實訓課。選修職業技術課程包含跨專業選修服裝、工藝、中西面點專業課程。走班制選修(含普職融通職業課)電子商務、汽車美容、美容美妝、中西面點、咖啡制作、珠藝等課程。
五是職后段。職后段課程主要包括就業后跟蹤指導和技術更新指導服務等。學校跟蹤學生就業后的穩崗發展以及崗位轉換等情況,及時提供咨詢指導。學校對用人單位也隨時提供溝通服務和手語培訓服務。
此課程體系的構建,通過全學段勞動教育滲透,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勞動意識和勞動精神。針對不同學段學生成長特點,結合當前社會發展需求,科學合理地設置學習課程,在獲得生存技能的同時,使聽障學子更加積極、自信地面對今后的生活,為成長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立足實現就業
建立教學、實習、就業一體化育人機制
工作中如何做到將所學的知識學以致用?為解決聽障學生職業教育教學、實習、就業相脫節的問題,學校以實踐基地建設為載體,加強校企合作,開展實訓實習,通過教學結合、產學研一體,使學生在真實工作環境中學習、鞏固練習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不斷提高自身職業素質,使職業能力與未來工作相匹配,實現教學、實習、就業一體化有機融合、無縫銜接。
學校引進島城業界優勢資源,聘請島城烹飪界陳秀英、邴吉和等大師團隊進課堂授課,成立了“業界名師工作室”。富有融合特色的校企合作實訓站,覆蓋校內外實訓實習管理工作。烹飪專業依托學校食堂開設廚政課實訓。服裝專業與企業合作,進行來料加工等項目實訓。工藝美術專業實訓制作電烙畫、珠鏈等多種工藝品,并通過電商選修課線上銷售。汽車美容項目實訓開展洗車、保養等項目,美容化妝專業承擔校藝術團化妝等項目實訓。校外實訓則依托校企合作實訓基地進行。
教學、實習、就業一體化機制打破了長期以來聽障學生實習難、就業難的局面。聽障學生與實習單位可進行雙向選擇,在頂崗實習期間通過多次評估綜合職業能力,在主修和選修專業中選擇實習崗位,簽訂實習協議直接就業,沒有與實習單位達成就業意向的學生通過校園就業洽談會再次擇業。學校創新豐富的聾校辦學模式,有效提高了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
著力融合發展
“五方協同”促辦學質量全面提升
為進一步鞏固該成果育人成效,學校積極協調政府部門、企業、家庭、社會等多方面協同育人,共同參與聾校職業教育辦學,學校辦學質量逐年攀升,不僅創新性地突破了聽障學生實習難、就業難、守業難的瓶頸問題,而且收到了良好的社會綜合效益。
近年來,學生在技能大賽中獲國家獎項兩項,省級獎項11項,市級獎項60余項。學生姜馨田在2003年環球小姐大賽中獲多項榮譽,崔方起在第八屆全國烹飪技能競賽中獲銀獎及國家獎學金。2017—2019年烹飪專業(含選修)學生全部取得職業資格證,121人獲中級中西面點師資格,11人獲高級中式面點師資格。10多年來,學生始終保持全部就業,開發了20多家實踐基地,實習單位對聽障學生給予了高度評價。
自該成果實施以來,學校打造了一支敢打硬仗的專家型教師隊伍。學校“聾校聽障兒家庭的心理支持系統構建”獲國家課題科研一等獎,“基于終身發展的聽障學生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與實踐”獲山東省教學成果特等獎。7項國家、省市級課題順利結題,1項在研,發表論文多篇,出版《服裝專業基礎教程》等5部專著;獲評1項市級精品課程,開發校本教材28冊、微課百余項。
截至目前,學校擁有8名省特級教師、齊魯名師、省市優秀教師,8名省市教學能手,兩名“雙師型”教師,6名學科帶頭人和大批青年教師優秀專業人才,兩名正高級教師和31名高級教師。工藝美術教師曲洪波被評為全國自強模范,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學校多次承辦全國特教職業教育研討會,并應邀參加國內外知名高峰論壇,校長劉本部作為“青島市名校長”和“青島拔尖人才”,通過“名校長工作室”的輻射,將學校職業教育的成功經驗推介到國內外特教學校和姊妹學校,先后有160余所學校和機構來校參觀學習職業教育教改的經驗。中國教育電視臺、山東教育電視臺、青島日報、青島晚報、都市便民報、半島新聞、青島新聞網等媒體對學校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成果進行了專題報道,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與好評。
隨著教改工作的逐步深入,學校獲得全國聾教育實驗校、國家特殊教育改革試驗區首批實驗校、全國特殊教育先進單位、國家特殊教育藝術人才培養基地等十幾項國家、省市級榮譽。
榮譽有頂點,追求無止境。課程改革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教改的核心。站在新時代的起點,青島市中心聾校將勇當課改先鋒,不忘教育初心,牢記育人使命,把學生一生幸福成長作為治學提質的動力之源,繼續扎根課堂、躬耕教學,進一步開發更多適合社會發展和聽障學生身心發展需求的職業課程,構建科學的多元評價體系,建立相關職業教育電子平臺,為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篤定前行。(耿曉麗 許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